分享

《论语》与孔子

 书中淘乐 2012-03-15

  文/李淑章

  《北方新报》新开一个专栏叫《国学天下》,让我开篇。我向来不懂也不会谦虚,所以一口答应下来。

  说到什么叫国学,大家都想到了争论。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在这个专栏里,我说的不是国学,那只能给读者留下笑料而已。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先写点同《论语》有关的知识与看法为好。因为不管是著名学者还是普通百姓,谁也不会否认《论语》是国学,而且都会肯定《论语》是国学中的经典。

  首先,谈及《论语》,人们立刻会想到孔子。有些人稍不注意,就会把《论语》的作者误说成是孔子。其实这也无甚大错,因为《论语》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写孔子言行的。不过,从整理并编纂成书这个角度来看,那倒是与孔子无直接关系。中学生都知道,《论语》的作者应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

  至于《论语》中的论字,为什么读lún,而不读lùn,我想多说两句。学者们对论语二字的含义争论不休,各持己见。我所知道的主要有3种观点:一种认为,论语,就是孔子弟子们把孔子的话汇辑起来的意思。持这种观点的人,其主要根据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的一段话:“《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另一种认为,论,即是伦,有伦理;语,是叙述。合在一起,就是有条理地叙述。持这种观点的人,其主要根据是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写过的一段话:“《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最后一种认为,论,为伦的通假字,当次序讲;语,当语言、语录讲。合在一起,就是按次序一条一条、一篇一篇地编辑起来的语录。曲阜师范大学黄怀信教授持此看法。按第一种观点说,论,应读lùn;按后两种观点说,论,就应读为lún。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论语中的论读为lún,如果有人读为lùn,别人往往会笑话他没学问。所以,我建议,还是读lún为好。

  其次,谈及《论语》的伟大,人们也会很快想到孔子的伟大。

  在我看来,这种伟大,至少表现在4个方面:

  第一,《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恐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据我所知,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属于语录体著作,但从现在人们的研究成果来看,认为《论语》的作者们开始汇编孔子言行材料的时间是春秋末期,成书的时间是战国初期,比《理想国》的问世要早几十年。所以,可以这样说,后来我国出现的所有语录体著作,其源头都是《论语》。而且,《论语》的这一伟大之处,也体现了孔子的伟大。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他自己不写自己,也不去授意弟子为他做什么文章,写《论语》完全是他的弟子们在他死后出于对他的怀念与敬仰主动发起的。迄今为止,由众多学生出面,完全自觉地组织起来,记录并编辑他们恩师一生的言行,进而把它写成书,公之于世,传之于后代,我想,除《论语》外,恐怕再无他例。所以,孔子堪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范。

  第二,《论语》是古今中外第一部言简意赅的伟大著作。说《论语》言简,不仅指《论语》的字数少,更重要的,是指《论语》用语的凝练;说意赅,主要指《论语》的内涵丰富。内涵丰富的著作当然有,如《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孟子》、《左传》等,但其字数都比《论语》多,其用语的凝练,也未超过《论语》。于丹说,《论语》有2万多字,有人批评她是胡说,认为只有15000多字。其实,于丹也非信口开河。因为《论语》有不少版本,人们统计的方法也不同:有的算标点,有的不算;有的连空格、空行都算,有的则不然。比如高考作文要求写800字以上,空格和空行都算在内的。由此可见,说《论语》有2万多字,恐怕不会有什么大错。

  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论语》这部著作能以极其凝练而精湛的语言来表现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几乎无所不包的思想和知识。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而如此凝练、如此精湛的语言多是出自孔子之口,如此无所不包的思想和知识又多是出自孔子之心。你说,孔子还不伟大!

  第三,有些著作,其思想、理念、知识、语言,也会被后人继承,但从古到今,能够被中外亿万后人(不论哪个阶级、阶层,不论何种职业、部门,不论其文化有无与深浅……)认真学习、广泛传播、不断引用,而且永志不忘、努力践行的著作,恐怕只有《论语》。

  而孔子由于其深邃的思想和语言而被后人尊为圣人,顶礼膜拜,自古及今,虽历经磨难,打而不倒,愈挫愈坚。这恐怕也是史无前例的。当今,孔子学院遍及四海五洲,而且其发展之势犹如雨后春笋。这又足以证明孔子的另一种伟大。

  第四,《论语》是一部最能透视孔子之言行进而感悟其伟大灵魂的著作。古今的学者对于现存的有关孔子的好多著作,都有过某种质疑,比如有很多人就怀疑《孔子家语》的真实性。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只有《论语》是研究孔子最可靠的著作。的确,《论语》之于孔子,如影随形:你读着《论语》,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你好像在听一位哲人侃侃而谈,真是如坐春风!不仅如此,你也许还会感到,《论语》好像不是一部书,而是孔子灵魂的写照。它所发射出来的光芒,简直可与日月争辉。于是,你可能突然有一种认识的升华:啊,原来《论语》是一部三位一体的伟大著作,它是孔子的影、形、魂三者天衣无缝的交融体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