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之【余天泰医案】

 shanlieng 2012-03-16
 
查看文章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之【余天泰医案】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19:44

【余天泰医案】
    余天泰,1955年生,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已出版专著一部。自谓:“学习并践行扶阳学派理论已有时日,并有一定心得,虽还远谈不上登堂入室,但却有些许渐入佳境之感。”
    “扶阳学派风格独特,疗效显著,为当今中医临床提供了颇具价值的思路和有效方法,具有很强的优势,值得广泛深入研究,并使之发扬光大。”
    关于附子用法,主张一般情况下从常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次加量,直至达到获得满意效果为止。通常20g以上先煎半小时,30g以上先煎1.5小时,60g以上先煎2小时,基本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临床中,发现极个别病人初次服用附子后出现程度不同的唇舌麻木,甚成身麻头晕,视物昏花及乏力等(或可称之为首剂反应),不必惊慌。《内经》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这往往是药达病所,直中肯綮之良性反应。其后或许症减病轻或者向愈。曾亲身体验过数次,每每反应过后周身通泰,精神体力倍增。附子此等反应,可能与体质、个体差异和机体的反应性及敏感性有关。
    本节案例选自《中医药通报》2009年4期《扶阳学派理论在杂病中的应用》一文。

    1.慢性萎缩性胃炎——桂附理中汤加味
    刘某,男,57岁。胃脘反复疼痛6年余,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服过多种中西药均无效。近半个月来,胃脘疼痛较剧,遇寒尤甚,口淡乏味,
泛恶纳呆,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苔白滑而厚,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两尺不足。证系脾肾阳虚,中焦失利,升降反常。治当温补脾肾,和中健胃,桂附理中汤加味:
    肉桂粉10g(另包冲),制附子30g(先煎),炮姜20g,炒白术15g,苍术15g,高良姜15g,砂仁15g,姜半夏20g,吴茱萸10g,茯15g,炙甘草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胃脘疼痛显著缓解,泛恶已瘥,食欲改善.大便转实,仍神疲乏力,畏寒,舌苔已退,无滑象,舌尚胖大而边有齿痕,脉息如前。原方肉桂粉改15g(另包冲),制附子改100g(先煎),炮姜改30g,吴茱萸改15g。7剂。
    三诊:药后脘痛等症已消失,食欲复原,大便正常。因余出差,患者持处方到药店购药,药店以附子等剂量过大不敢售给,后在患者一再要求下,将附子、肉桂等按一般用量配了3剂,但服之无效。近日又感胃脘部胀闷、疼痛,口淡纳少,伴神疲乏力,形体畏寒,腰酸肢冷。苔薄白舌淡红,边有齿痕,脉细,两尺不足。上方制附子改120g,炮姜改30g,加杜仲20g,淫羊藿30g,炙黄芪30g。7剂。
    四诊:脘痛已止,食欲正常,形体畏寒及神疲乏力明显改善,手足温暖,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但有力。上方制附子改140g,再进7剂,诸症完全消失。尔后间断服用此方月余,以资巩固。3个多月后复查胃镜,已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
    原按:考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大多从脾胃虚弱、肝胃阴虚、肝胃不和、肝脾湿热、痰浊中阻、瘀血阻滞或胃阴不足等分型论治。然郑钦安指出:“病有万端,亦非数十条可尽,学者即在这点元气上探求盈虚出入消息,虽千万病情,亦不能出其范围”(《医法圆通·卷三》)。笔者崇尚此语,故临证突出阴阳辨证,广用扶阳大法,常收到前所未有的效果。本例在治疗过程中,附子曾因故减量而病情反复,足见中药用量与疗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胰腺囊肿——桂附理中汤加味
    邱某,男,63岁。反复腹痛2个多月,加剧近半个月。在省级某医院诊治,发现胰腺有一3.4cm×4.2cm大小之囊性肿物,诊断为胰腺囊肿,外科意见立即手术治疗,否则有不测之虞。患者近3年来先后做过胆囊切除及胃大部切除手术,对手术极度恐惧,因此不予接受,主张采用中医保守治疗。
    刻诊:面容憔悴,两眼无神,息低声微,少气懒言,由其子女搀扶来诊。脐上剧痛,按之尤甚,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大便溏泻,日3-4次,畏寒神疲,腰痛肢冷,苔白微腻,两边有白涎,舌淡红而胖大,边有齿痕,脉虚弦重按无力。辨证认为真阳虚衰,中阳失运,寒凝气壅,治当扶阳抑阴,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以桂附理中汤加味:
    肉桂粉15g(另包冲),制附子30g(先煎),干姜20g,吴茱萸15g,砂仁15g,高良姜15g,木香10g,枳实15g,炒白术15g,党参15g,山楂30g,炙甘草15g。4剂,每日l剂,水煎服。
    二诊:服后腹痛略微减轻,稍有食欲,精神好转,大便日l-2次,仍较溏,舌脉如前。上方肉桂粉改20g(另包冲),制附子改90g(先煎),干姜改30g,吴茱萸改20g,炙甘草改20g。7剂:
    三诊:腹痛已愈,其他症状亦随之消失,神思爽慧,身体轻快。已可骑摩托车上街闲逛。将前方制附子改为120g(先煎),干姜改60g,炙甘草改30g,再予7剂。服罢轻松自如。按上方续服2个多月,彩超及MRI等复查,囊肿已不见踪影。外科医生疑惑不信,断言检查报告有误,建议到他院再查一次,结果亦然。
    原按:胰腺囊肿临床罕见。患者以腹痛为主症,抓住这一主症,结合舌脉,分析判断乃阳虚阴盛作祟,以桂附理中加味,扶阳抑阴,重用附、桂等,破阴散结,俾阳复寒散结消而囊肿除。中医诊疗疾病必须以中医临床思维为指导,“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郑钦安语),若见囊肿而治囊肿,可能事与愿违。故郑钦安深情地说:“吾愿天下医生,切切不可见头治头,见肿治肿。凡遇一证,务将阴阳虚实辨清,用药方不错误”(《医理真传·卷四》)。

    3.腹痛——理中汤合大黄附子汤加味
    李某,女,24岁。右上腹反复疼痛2天,伴恶心欲呕。体温:36.4℃,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莫斐氏征(-),血常规:白细胞6.3×l09/L, B超检查肝、胆、脾、胰、泌尿系及子宫附件无异常。外科考虑急性胆囊炎,拟收住院观察治疗,患者及家属以诊断不明确为由拒绝入院而转中医治疗。
    刻诊:痛苦病容,面色苍白,右上腹疼痛而腰背不能伸直,畏寒肢冷,纳呆,大便已3日未解,苔白厚微腻,舌面罩黄,脉弦紧。证系寒邪内阻,阳气被遏,气机壅滞,当以温里散寒,理气止痛,佐以通腑为治,用理中汤合大黄附子汤加味:
    炮姜15g,党参10g,制附子30g(先煎),桂枝30g,吴茱萸15g,姜半夏20g,白芍30g,山楂30g,生大黄10g,炙甘草10g,生姜20g,大枣5枚。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当日服l剂即痛定便通,3剂服完,诸症全消,已无所苦,宛如平人。为慎重起见,乃疏桂附理中汤加山楂、麦谷芽及苍术3剂以善其后。
    原按:本例腹痛西医诊断不甚明确,诊断不明则治之茫然,故患者弃西选中。寒为阴邪,既易伤耗阳气,亦易壅遏阳气,气机壅滞不通,不通则痛。根据症状舌脉辨析,确认系寒邪内阻,阳气被遏,气机壅滞。其苔见罩黄,此非热象,乃寒极似热,腹气不通之故。临证紧扣寒邪之主要矛盾,重用温里散寒,阳气伸展振奋,气机顺畅,通则不痛矣。可见在急症方面,中医有其自身长处而大显身手。

    4.痛风——四逆汤加味
    章某,男,58岁。患痛风性关节炎6年余,近2年来症状加重,左踝关节及双侧第一跗蹠关节几乎常年肿痛,无法穿着皮鞋,走路稍长即感疼痛,遍服抗痛风中西药及消炎止痛药,未能根治,停药2-3日又发,苦不堪言。伴见形寒畏冷,肢凉腰酸,口不渴,苔白厚微腻,舌淡红而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尿酸642mmol/L。脉症合参,考虑为元阳不足,寒湿阻滞经脉,经气不利所致。治当扶阳散寒,除湿通痹,四逆汤加味:
    制附子30g(先煎),干姜20g,桂枝30g,当归15g,细辛5g,淫羊藿30g,补骨脂15g,菟丝子15g,川断15g,土茯苓30g,威灵仙15g,白芷10g,炒白术159,苍术15g,炙甘草1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关节肿痛明显减轻,但服药后出现周身骨节麻木感,1-2小时消退,神疲乏力,不欲动作,苔薄白微腻,舌淡红而胖大,边有齿痕,脉细。上方制附子改60g(先煎),干姜改30g,细辛改10g,当归改20g,加鹿角霜15g,7剂。
    三诊:关节肿痛等症若失,周身骨节通泰舒适,精神体力显著改善,试走约1小时,尚无不适现象,已可穿皮鞋而高兴万分。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有力。上方制附子改100g(先煎),鹿角霜改20g,连服7剂,肿痛未作,身轻神爽,尿酸亦转正常。
    停药观察半个月,其间少许饮酒、进食海鲜等,并末发作,再查尿酸仍无异常,多年病疾从此告愈。为从长计议,嘱其以制附子30g,生姜20g,水煎服,隔日1剂,迄今仍良好。
    原按:痛风性关节炎乃顽症,病程长,疗效差,易复发,据其症状表现当属痹证之列。由于多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以下肢足踝及跗蹠关节为主,似乎湿热为患。然该病中年以上多见,《内经》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加之病程冗长,日久耗气伤阳,故多呈本虚标实证,其本在元阳在肾。其标在寒、湿、瘀。因此笔者从扶阳入手,在此基础上或散寒,或祛湿,或化痰,或通络,每收较好疗效。不过。使用通络之法时,蜈蚣等虫类药当慎用,是否与其体内嘌呤含量有关,有待研究。

    5.心绞痛——四逆汤加味
    郑某,女,58岁。既往有心绞痛病史4年多。近半个多月来因心前区疼痛频繁而住入心内科治疗。经用硝酸酯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未能奏效。建议作心脏介入治疗,因费用较高而拒绝,邀余氏会诊。
    刻诊:心前区疼痛,一日发作6-7次,无明显规律,伴气短乏力,神疲肢冷,二便自调,苔薄白舌淡红而胖润,边有齿痕及瘀斑,脉细涩,重按无力,两尺不足。心电图:大部分导联ST-T段改变。证属元阳虚弱,胸阳不振,寒凝血瘀,心脉痹阻。治宜温阳散寒,化瘀通络,宣痹止痛,四逆汤加味:
    制附子30g(先煎),桂枝30g,干姜20g,细辛5g,吴茱萸10g,石菖蒲15g,薤白20g,枳实15g,降香15g,炙甘草1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心前区疼痛缓解,气短乏力减轻,精神改善,仍肢冷,脉象转细而有力。上方附子改60g(先煎),细辛改10g,7剂。
    三诊:近一周多来心绞痛未曾发作,诸症向愈,心电图明显好转,要求出院。带前方14剂以善后。
    原按:心绞痛,《金匮要略》中称之为胸痹,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郑钦安说:“真气不足,无论在何部,便生疾病”(《医法圆通·卷一》)。笔者体会,元阳不足乃此病之关键,故治疗当以扶阳为首务,兼以祛痰、化瘀等法,标本兼顾,常可提高疗效。

    6.盗汗——四逆汤加味
    孙某,女,46岁,2007年4月7日诊。反复夜间盗汗半年多,严重时一觉醒来浑身湿透,衣被几如水渍,天气暖和还好,寒冷季节苦不堪言,以至惧怕入睡,多方诊治罔效。索病历处方细阅,前医皆以滋阴降火,补血养心论治。观其症,少神乏力,寐差梦多,口干不欲饮,腰酸膝软,手足欠温;诊其舌脉,苔薄白舌淡红,舌体微胖,边有齿痕,脉细数无力。四诊合参,判断此盗汗非阴虚火旺所致,乃由阳虚使然,遂拟扶助真阳,敛液止汗之法,方用四逆汤加味:
    制附子30g(先煎),肉桂粉10g(另包冲),干姜15g,五味子10g,白芍20g,炙黄芪30g,生熟枣仁各30g,煅龙骨30g,炙甘草15g,生姜15g,大枣5枚。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药服第2剂,盗汗全止,能安静入睡,精神好转。服完3剂,诸症皆消。因出差,有所不便,要求改服成药,嘱其续服桂附地黄丸以巩固疗效。约4个多月后,患者因感冒来诊,告曰愈后未再发作,感觉体力及体质较过去增强许多。
    原按:一般认为,盗汗多责之于阴虚火旺和心血不足,恒以滋阴降火,补血养心为治。然以余临床所见,因阳虚而盗汗者并不少见,本案即是一例。缘由阳虚阴盛,格阳于外,虚阳外越,津液随之外泄所致。诚如郑钦安所云:“此为阳欲下交而不得下交,阳浮于外,故汗出。法宜扶阳,阳旺而阴不敢与争,阳气始得下交”(《医法圆通·卷一》),不致外越,故以四逆汤加味而收效迅捷。
 
   7.慢性咽炎——潜阳封髓丹加味
    陈某,女,36岁。患慢性咽炎2年有余,常觉咽部有异物感,用过多种抗菌消炎药和汤剂及六神丸、牛黄解毒片等,屡治不愈,每在天气变化感冒时发作或加剧。近一月来因受凉又出现咽痛,吞咽时尤甚,时有阻滞感,伴咽痒欲咳,口干烦燥,无恶寒发热,手足心热,咽峡充血(+),扁桃体轻度肿大,苔薄白舌淡胖润,边有齿痕,脉弱无力。
    此为真阳不足,虚火上炎。治宜扶助真阳,引火归宅,潜阳封髓丹加味:
    制附子15g,砂仁15g,龟板30g,黄柏10g,蝉蜕5g,肉桂粉10g(另包冲),黄连5g,山茱萸30g,炙甘草10g。3剂,每日l剂,水煎服。
    服药当晚,患者来电咨询,诉药后咽病更甚,咽中灼热似冒烟,问是否药性太热之故,是否停药改方。余氏以为不然,而是药力已达病所,邪正斗争之抗病反应,建议继续服用,患者勉强接受。3剂服完,果然咽痛等症基本消失。上方附子改30g,再服7剂而愈。后以口服成药桂附地黄丸巩固,随访1年多未曾再发。
    原按:慢性咽炎属喉痹范畴,辨治当分阴阳。咽喉乃少阴经脉循行之处,本例在长达2年多的时间里,用过多种抗生素及六神丸、牛黄解毒片等清热解毒药,终致苦寒伤阳,真阳不足而虚火上炎,是以虽见咽痛,但舌脉却呈阳虚之证,显然非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等法所宜,治当扶助真阳,使真阳旺而虚浮之火得以回归原宅,咽喉无所困扰而诸症愈。手足心热乃虚阳外越所致,若以为是阴虚火旺而滋阴泻火则误矣。《内经》云:“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诚然是也。

    8.老年精神分裂症——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周某,女,81岁。2个多月前因其夫病逝悲伤过极,性情抑郁,闷闷不乐,继而出现间歇性狂躁不安,胡言乱语,夜不成寐,每天必发作1次,不分昼夜。发作时必外出狂走5-6小时,力大倍常,家人根本无法阻止。其间见车就上,见街边摊点食物拿起来即吃,且口出秽言,无法自控。曾经精神病院治疗无效,寻求中医治疗。
    刻诊:表情呆滞,两目无神,口中念念有词,口干不多饮,喜热饮,腰酸膝软,四末发凉,苔薄白舌胖大边有齿痕,脉细略数。辨为元阳不足,虚阳躁动,上扰神明。治宜温阳补肾,摄纳浮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桂枝20g,煅龙牡各30g,制附子15g,干姜10g,磁石30g,生熟枣仁各30g,远志5g,淫羊藿30g,补骨脂15g,杜仲15g,菟丝子15g,川断15g,鹿角霜10g,炙甘草1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脉症同前,但药后无不适反应。仍守原法,制附子改30g(先煎),干姜改20g,3剂。
    三诊:症状明显改善,近3日仅发作一次,且程度较以往减轻,夜能入睡3-4小时,四末转温,腰酸膝软消失,精神好转,苔薄白,舌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原方制附子改60g(先煎),干姜改30g,鹿角霜改15g,炙甘草改15g,7剂。
    四诊:近一周来未曾发作,似如常人,苔薄白舌淡红,脉细。制附子加量至90g,炙甘草加至30g,加炒白术15g,再服7剂完全康复。嘱间断服药,每周服上方2剂,至今末发。
    原按:从本例临床表现看,当属狂证。一般认为,狂证多实,为重阳之病,主于痰火、瘀血,治疗宜降其火,或下其痰,或化其瘀血,后期应予以滋养心肝阴液,兼清虚火。《内经》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人之君火当明于上,相火宣行君火之令,而守位察命。君相之火动而有节,则助本脏之气生化之用,若动而不和而妄起,则少火成为有害之“邪火”、“壮火”。患者由于情志扰动,心动则相火随之妄动,上扰心君,神明错乱而诸症迭起,显非常法所宜,治当温阳补肾,摄纳浮阳,俾君相之火各司其职,各就其位,故而疗效满意。

    9.失眠——祝氏温潜法
    患者某女,近2个月严重失眠,有时彻夜不眠,痛苦不堪。曾服天王补心丹、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及安眠药等乏效。诊见失眠多梦,腰酸耳鸣,心悸健忘.注意力不易集中,神疲乏力,口干喜热饮,纳少便溏,苔薄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辨为脾肾阳虚,虚阳浮越,上扰心神。治当温补脾肾,摄阳安神,仿祝氏(祝昧菊)温潜法:
    制附子20g,磁石40g,生熟枣仁各30g,桂枝20g,远志5g,茯神30g,石菖蒲10g,姜半夏15g,苍术15g,炒白术15g,山楂30g,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枣4枚。每日l剂。服药2剂即效,3剂基本能睡,他症亦明显改善,7剂睡梦香甜,精神倍增,将附子加倍,先煎1.5小时,桂枝改30g,再服7剂康复(《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