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阻肺日关注肺功能,7招维护你的肺动力

 糊涂虫馆 2012-03-17

1、让家清新高氧
   
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即使开着地暖或空调,也要记得偶尔开一下窗,为紧闭的房间通风换气,如果长时间待在室内的话,至少3~4个小时就要通一次风,而下班回到家时也要先将门窗打开一会儿再开空调,否则室内含氧量降低,即使你的呼吸功能没有问题,也会让身体进入缺氧状态。另外,也可以在客厅和卧室摆放一些能够清新空气和释放氧气的植物,帮助增加室内的氧气量和湿度。

2
、出门戴口罩
   
其实空气环境污染也是诱发慢阻肺等肺功能问题的元凶之一,但对于这一点,我们除了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之外,几乎无计可施,但灰尘、刺激性气味又实在来势凶猛,所以,建议你随身带一个口罩,如果外出时天气不好,或突然经过灰尘很大的地方,就把口罩戴起来,既能防止冷空气刺激鼻腔,又能直接地把灰尘和细菌拒之门外,这也是万欢英医师强烈推荐给大家的,尤其是要给孩子配备干净的口罩,因为孩子的高度更低,更容易吸到扬起的灰尘和细菌。

3
、拒绝伤肺燥食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关系密切,所以,当肠功能不佳的时候,肺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在眼下特别容易的秋冬季节,更应该多吃些蜂蜜、牛奶、营养粥等润燥的食物,拒绝火锅、辣食等上火生燥的食物,避免出现便秘,引致胸闷咳喘。

4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别以为感冒、咳嗽几下都是小毛病,要知道,很多肺功能疾病都是由长年累月的疾病积累造成的,而反复患上呼吸系统疾病也会让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变得更快,所以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注射疫苗和增强自身抵抗力,避免呼吸系统疾病。秋冬季尤其要小心冷空气的刺激,而已经患有慢性哮喘病的人更要小心做好药物控制,因为反复的急性发作也会让你的肺功能受损。

 

5、严厉地拒绝烟草
   
很多女性并不吸烟,但还是得了肺癌、慢阻肺,这除了环境因素以外,还可能是由二手烟、三手烟引起的,所以,如果有人在你附近烟熏火燎,千万不要抱着忍忍就过去了的心态,如果无法自动远离他,就要请他把烟熄掉,因为他吸的不是烟,而是周围人的健康。如果丈夫没有能力戒烟,也要请他到阳台上吸烟,而且一定要远离孩子。

6
、小心美味油烟
   
贤妻良母们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你们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的时候,吸入的油烟和有害气体可能正在侵蚀你的肺健康,这也是很难防的一个致病点。但可以尽可能把伤害减小,比如保持厨房高度通风,使用性能更好的吸油烟机,减少煎、炸、爆炒,而多用蒸、煮、烘焙等方法,都会对保护主妇的肺起到一定帮助,同时也能让家人的饮食更健康。


7
、呼吸锻炼法
    ·
腹式呼吸
    
简单说,就是用腹部的容量来加深呼吸,在吸气时,腹部轻微鼓起,让横膈膜向下沉,感觉空气是直接进入腹腔,尽量吸得越深越好;而呼气时,则将小腹回收,横膈膜向上,充分排出废气。完全可以将腹式呼吸法作为平时的正常呼吸,长期保持这种高效能的健康呼吸。
   
功效:
   
能让沉在肺部底处的肺泡得到扩张与收缩的锻炼 有效地增加身体的氧气供给,帮助将氧气充分地输送到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净化血液,肺功能也会更加强。

    ·
缩唇呼吸
    
把舌尖放在下牙的底部位置,嘴巴缩成吹口哨状,先用鼻子深深吸气,然后不要急于呼气,稍微屏一会气,再通过口哨状的嘴巴慢慢将肺内废气呼出,尽量延长呼气时间,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保持在12。每天练习3~4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功效:
   
用鼻子吸气,让吸入的空气经鼻腔黏膜的吸附、过滤、湿润、加温,可以减少对气道的刺激,有效预防感染。而整个呼吸法能通畅呼吸系统,避免废气滞留在体内,能延长呼吸时间,提高呼吸效率,有助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

 

COPD症状,自测小问卷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就是慢性咳嗽、多痰、气急,轻微运动后呼吸就会变困难。但因为很多肺功能问题都有非常类似的症状,所以可以通过回答下面这个小问卷来辨别。
    1.
你每天都要咳嗽好多次吗?
    2.
你经常会咳出黏稠的痰液吗?
    3.
和你的同龄人相比,你是否更容易感觉气短?
    4.
你的年龄超过40岁吗?
    5.
你吸烟吗?或者曾经吸过烟吗?

   
如果上述这些问题,你的回答中有超过3,就要小心了,你可能已经患上了慢阻肺,建议你及时去看医生,做一做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及早开始采取措施,避免肺的进一步损伤。万欢英医师还介绍了另外一个检测方法:如果你每年会有超过3个月的反复咳嗽,并持续超过2年,天冷和早起时咳嗽又会明显加剧的,你可能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肺气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