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摘]写给上班族的解忧心理学

 满船空载月明归 2012-03-17
    《写给上班族的解忧心理学》 [日]植木理惠 (Ueki Rie) 著 袁光 王薇 译 印刷工业出版社


  头脑灵光 审时度势的解忧术
  为何老板总是听到我讲他坏话
  [用鸡尾酒会效应甩掉对手]
  酒席宴上,你本以为躲在角落里讲上司的坏话很安全,可他却像听到了什么似的一直恶狠狠地瞪着你。很多人都能听到从远处传来的有关自己的闲话,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顺风耳吧。
  人人都有一双顺风耳,但这和他听力的好坏一点关系都没有。这种现象被称作“鸡尾酒会效应”(图6),它指的是在喧嚣的鸡尾酒会上,你即使正和谁聊着什么,也还是能听到有人在远处谈论你。
  其实,人耳朵的构造和麦克、扩音器等机械不一样,它只能选择性地听到和你有关的消息和你感兴趣的内容。如果别人说的是你感兴趣的东西,耳朵会一下子竖起来给你搜集情报。
  不过耳朵的功能貌似有点不合理,它要是能多听听你不了解的事情,帮你扩展一下知识面该有多好。但耳朵为什么只对已知的事情敏感,想听到更多与它有关的消息呢?

  你即使在喧嚣的鸡尾酒会上,也还是能听到别人在谈论你和你感兴趣的事情。
  其实,耳朵的构造与大脑活动有关。据说,大脑在日常生活中仅用占总容积5%的空间工作,它即使收到了新情报也不愿意用迄今为止没工作过的空间去处理。这种节能高效的工作方式偶尔也会给人一种小气的感觉。认知心理学把大脑的这种工作方式称作“节能原理”。我还给大脑起了个更通俗的绰号,“小气脑”。
“小气脑”导致了御宅族的出现
  大脑只能搜集一些它认为重要的信息,那些和它无关的情报会被它自动屏蔽。于是,“小气脑”就生出了顺风耳。
  有人问你兴趣爱好的话,你肯定不会列举太多,比如说:“我喜欢旅游、看戏、数学、长跑、做手工、打电玩等等。”一般人提及自己的爱好顶多是两三个,像“看书、听音乐”之类的。
  从大脑“节能”的特点来看,它更愿意深入了解某些特定的事物,而不是泛泛地去关注太多的方面。
  因此,“御宅族”并不是变态,他们只是本能地用顺风耳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罢了。他们的行为才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
  如此说来,御宅族指的也并不光是在中关村淘游戏软件的人了。精于勤俭之道的家庭主妇是“节约御宅族”,对潮流敏感的姑娘是“时尚御宅族”,热衷于事业的人是“工作御宅族”。出了这么一本书的我呢,也可以算是很宅很宅的“心理学御宅族”了。因为大家精通的都是某个特定领域内的一部分知识,所以说人人都是御宅族。
  都是自恋惹的祸
  心理学家做了几个有关鸡尾酒会效应的实验。
  其中较为出名的是,让某政党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在美国大选期间听取该党派候选人发表的竞选演说,从而比较被试验者对演说的理解力、记忆力与精神集中度。
  实验成功地证实了鸡尾酒会效应所发挥的作用。候选人的支持者对演说很感兴趣,能精神高度集中地记住讲话内容。但反对者则对讲话内容完全没有印象。
  参加另一个实验的是一群教徒,他们的表现和上一则实验中的被试验者一样,都只能记住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教义,对其他宗教的教义则完全不感兴趣。
  这些实验在验证了鸡尾酒会效应的同时,也表明我们会在心理上排斥那些与我们原有的信念、哲学相违背的理论。对于悖论,我们既不爱听也不爱想。这样一来,“小气脑”就变成“恶魔脑”了。这种“不想改变自己想法,自以为是”的心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恋”(个人主义)。因此,我们能在不知不觉中竖起一对顺风耳捕捉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因为我们很在意别人是否在讲我们的坏话,所以就敏感地启动了耳朵的检测机能。
  还有个专门测试人们自恋度的实验。心理学家让某大学文学系的十名学生读一篇作文,并询问他们对此文作何感想。心理学家告诉其中的五人说:“作者是理科生。”告诉余下的五人说:“作者是你们系的同学。”结果,前者给这篇文章做出了高评,而后者则把它狠狠地批判了一通。因为后者认为:“这篇文章没有说服力。”“字里行间看不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明明是同一篇文章,为什么被告知作者不同之后,大家做出的反应也不同呢?这就是人的自恋心理在作祟了。有竞争意识的人会用很挑剔的眼光看待对手,会竭尽全力地寻找对手不如自己的证据。此时,人的大脑就变成“恶魔脑”了。
  其实,人都很自以为是,讨厌别人干涉他自恋。而且在极度自我肯定的状态下,人会对信息做出很偏激的处理。自恋在本质上和鸡尾酒会效应是一样,即,只有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出现时,人的精神才能高度集中。
  抑制恶魔脑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的确,没几个人愿意认真地分析对手的情况。一旦意识到某人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讨厌他”“不想输给他”的想法。
  对手的情况你能听进去多少呢?越听对方的信息就越会伤到你的自恋心理,你能对此忍受多久?你越觉得对手强大对自己就越没信心,这种心态的你还能和对手抗衡多久?然而,人只有能经得住这样的考验才能成为人上人。
  我也不想接触和自己同时代的心理学者、心理咨询师,因为和他们在一起会刺激到我脆弱的自恋心理。但我要是能抑制住对他们的排斥,就可以从他们口中获取新情报,发现到以前没想到的新观点。如此想来,我就会鼓起勇气尽可能多地参加心理学会,心理咨询案例讨论会,并主动接触那些给我造成心理威胁的人。
  怎样才能抑制住蠢蠢欲动的恶魔脑呢?怎样才能做到能屈能伸呢?在告诉大家秘诀之前,请先看一下我整理出来的数据吧。
  这则数据反映的是商人的活动及其业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业绩好的商人们会经常和同行一起吃饭。
  商人们会尽量抑制恶魔脑的活动,并利用午餐和晚餐的时间和同行交换宝贵的情报,让自己的大脑充分活动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样他们就能脱颖而出,打败更多的竞争对手了。
  只要你狠下心来,做好别人不愿做的事,就能轻松胜出。不要让你的小气脑和恶魔脑胡作非为,请尽量让大脑的全部空间都活动起来。
  为什么在联谊会上结成的情侣多会以分手告终?
  [跳脱伪记忆症候群,即可看透人心]
  生活中“看人”的时候还真不少,谈恋爱也好、录用新人也好,都需要你睁大双眼。
  不过,人的好坏还真没那么容易看出来。你费尽心思才追到手的恋人会莫名其妙地和你分手,千挑百选后录用的新人也会做出让你大失所望的表现。看人的确是人生中的大事,可是你不觉得自己经常会看走眼吗?
  看走眼不是幻觉而是心理问题。也正是在这个心理问题的作用下,你才爱了不该爱的人,用了不能用的人。
  在解密这个心理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人是在“何时”给对方做出评价的吧。
  是在初次见面相互寒暄的时候吗?不是!你会把对方的第一印象作为数据输入大脑,并由大脑保存一段时间。等你再去回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时,大脑就会把上次保存的数据提取出来供你参考。这才是完整的“评价对方”的行为。
  也就是说,“对人产生印象”分为三步“输入—保存—提取”。
强迫性回忆可导致虚假记忆的出现
  问题多出现在“提取”这一阶段中。
  心理学家把“提取”阶段产生的错误称为“False memory syndrome”(图7)。False就是虚假的意思,所以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虚假记忆症候群”。“虚假记忆症候群”已经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一大难题。比如,法庭审判时,原告如果在幼年遭受过虐待或性侵犯,就会用被告根本没做过的事去指控他。
  原告为什么能如此离谱地把痛苦的经历记混呢?说来话长,他原打算解救自己才做的心理咨询,竟成了使他产生虚假记忆症候群的主要原因。
  见面—保存印象—再次想起(问题出在这里)
  你对某人的印象并不是在初次见面时形成的,而是在把第一印象保存在大脑一段时间后,再回忆起来时产生的。而虚假记忆症候群引发的错误也正是在回忆时发生的。
  你看过曾在电视里热播的深层心理分析法和催眠疗法吧。心理咨询师让患者躺在床上闭起眼睛,并用这些方法帮他回忆起曾经的伤痛。但遗憾的是催眠疗法让患者回忆起来的多是错误信息。患者会在回忆时产生错觉,想起一些自己从来没经历过的事。由于这种疗法是在强迫患者回忆往事,所以患者才会把真实和虚幻搅在了一起。可见,美国心理学家把“催眠疗法”视作虚假记忆症候群的诱因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催眠疗法还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人在遭遇不幸时会自我安慰:“这不是我的问题,倒霉的不光我一个嘛!”此时,大脑会自动把这次不幸的经历视作一件“与我无关”的事。大脑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出于人的防御本能。不过这种本能会给我们制造出多重人格。即,它会让你觉得“还有另外一个我的存在”。所以说,催眠疗法也是诱发多重人格精神疾患的原因。
  因为催眠疗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不宜用它来帮助患者回忆往事。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没有很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那他就只能帮助患者制造一些虚假记忆了。因此,在当今心疗内科和精神科的心理咨询中,深层心理分析就不像以前那样备受青睐了。现在心理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不应让患者回忆过去,要让他关注“现在”。
  这回你就明白“错误评价”导致的错误记忆是怎么一回事了吧。它并不是从“输入”时开始的,而是在“提取”时发生的。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家一起回忆某事时更容易把错误的记忆提取出来。
  一个人的联谊分析会
  姑娘们在联谊会之后喜欢七嘴八舌地评判那些来联谊的小伙子们。这种乱哄哄的讨论真可谓是培养虚假记忆的温床。
  有人要是问:“最右边的那个男孩怎么样啊?”其他人就会接茬道:“他怎么还背了个小包包啊?”“嗯,而且长得也不好看。”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那个小伙子是个“土老帽”。实际上那个小伙子没准真就是个很不错的人呢,可就这样被判了死刑!好可惜哦。当然,在这种场合下,那些原本不怎么样的人也可能会被大家追捧成一个完人。谁都会在联谊分析会上遇上这种事。因为大家在边回忆边给某人作评价时,肯定会受到“语言干扰”的影响。
  有个很有趣的实验。实验的组织者让两组被试验者观看同一段车祸录像,然后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他们猜两车相撞时各自的时速是多少。A组的问题是:“两车相撞时的时速是多少。”B组的问题是:“两车激撞时的时速是多少。”于是,B组就做出了比A组夸张许多的回答。A组回答:“大概是60km/时。”B组回答:“大概是120km/时。”提问方式不同竟会让看了相同录像的人做出如此迥异的回答。
  还有一个实验。实验的组织者让被试验者看关于某家庭的一天的录像,然后就其内容提出各种问题。组织者在这些像孩子的名字,父亲的发型,母亲的年龄等问题中设置了一个陷阱,即:“他家养了一条多大的狗?”可这家人并没有养狗,所以录像中自然也就没有狗的镜头了。一般人肯定会轻而易举地识破这个圈套,但大家在一起时就会做出“好像是一只中型犬”的回答。这个回答可真够中庸的了。
  由此可知,语言能扭曲人的记忆。所以,大家边说边想,肯定没法给某人做出一个公正的评价。这也就是“看走眼”的原因了。
  为了避免看错了、买错了、失望了等结局的出现,请不要和别人边讨论边回忆。这会彻底让你做出错误的判断。不过,公司的面试多是在“大家商谈之后”定下人选的。所以用人单位日后必然会对新人产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真让我失望”的想法。
  一定要一个人开联谊分析会。千万别被虚假记忆蒙住双眼,选中一个不适合你的人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