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毋庸拼死吃河豚

 欧阳笔记 2012-03-20

毋庸拼死吃河豚

(2012-03-19 20:29:23)

   毋庸拼死吃河豚

  河豚之所以被饕餮客们一直奉为珍馐美味,大抵与它肉质鲜嫩和自身带有致命毒素有关,正是有了拼死吃河豚的说法,食用时的那份忐忑,才激发出饕餮客追求新鲜刺激的莫大勇气来,然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拼死吃河豚”已经成了一个传说!

 

    进入春天,一些沿江城市都纷纷打出了江鲜牌,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扬州和扬中,前者烟花三月下扬州,吃长江江鲜尝野菜自古有知,而身处环岛的扬中,则专门拿河豚做文章。 

 

   前日,有幸被邀请参加镇江下属的县级市扬中举办的第九届“扬中河豚美食节”。在看过美食节花大代价制作的动漫宣传片之后,方知道一直在大西洋里快乐生活的河豚命运多舛,尽管身体蕴含惊人毒素,然而却不敌火龙发威,在三条龙暴动之下,大西洋发生灾难,河豚迫于生计离开大海,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东海,并沿长江上溯寻找扬中,将这里当成了桃花源!且不论河豚是如何从大西洋飞奔到东海,单看故事,就知道河豚没头脑,否则怎么会游上人们的餐桌,成了珍馐美味。  

 

    河豚自古便有“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的美誉。苏东坡在食河豚后,对其鲜嫩无比的口感万般感叹,脱口一句“食河豚而百无味”,这评价算是相当高了。随后又写下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名句来,可见河豚的魅力足以让其他的美味望尘莫及了。

 

    一直很是神往河豚之鲜美。可每每到春天提及时,姑妈总说:“不是不给你吃,也不是舍不得钱,而是河豚有毒。我们小时候,村里的谁谁被河豚毒死了;还有前两年,隔壁邻村有人在江都街上请客吃河豚,结果几个人全都中毒去医院了,河豚不能吃。”这些半真半假颇有谣言色彩的消息,使得不谙江鲜之理的我,也断了吃河豚的念想儿。

 

     初次看见水族箱里的一条条河豚鱼互相挤着挨着,一副气鼓鼓的样子,便觉得很好玩。厨师见状,取一只河豚鱼,用手指挠其腹部,不大的工夫,小肚子又开始浑圆,围绕腹部一周的毛刺一个个都支楞起来,颗粒分明。或许被我们这种无赖的行为激怒,只见河豚鱼嘴巴微张,上下四颗白牙拼命一合一张想要撕咬,见不成,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像似恐吓说:赶紧离我远点,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今年早春时节,万物枯荣,当我安坐在一家餐馆内,看到服务员端上一只白瓷盘上用秧草打底,一条香浓油亮的鱼儿安卧在上面,鱼未到已闻香味飘香之时,脱口而问,这是什么?回答:河豚。这一刻,忽然想起苏东坡“拼死吃河豚”的诗句来,顿时心里紧张起来,在厨师一再保证下,又架不住肠胃馋虫滚动,还是伸箸品尝了一下。

 

毋庸拼死吃河豚

   河豚的肉质白嫩细腻,只是含有胶质的鱼皮沾染上褐色浓香油亮的酱汁之后,入口后却感觉河豚表皮疙里疙瘩的毛刺与味蕾碰撞的感觉,并不美妙,如同嚼咽锯末,于是偷偷的将鱼皮吐掉了,然而几日之后,在查阅与河豚相关书籍时发现,原来吃河豚皮还是有窍门的,就是将其翻转过来,不嚼咽,直接将河豚皮整个儿吞下,有清理肠胃之功效。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小插曲,使我在吃河豚时,压根儿就没有想起“厨师试毒”这件事来。其实河豚并不是很稀有,也不是很名贵。只是河豚的全身除了部分肌肉,它的皮层、卵巢、肝脏、肠子都含有剧毒,尤以卵巢和肝脏为甚。这些内脏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毒素(TTX),资料显示,其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一滴河豚血足以毒死11人)。据说在扬中、在靖江,河豚菜品做好之后,厨师会当着客人的面儿吃一口,以证明此菜无毒。这样颇有仪式感的事,为何没有在这家餐馆上演?

 毋庸拼死吃河豚

   一打听,原来野生河豚已经十分稀少,这些河豚都是人工喂养的,毒性已减弱。不过,以防万一,宰杀时,厨师还是会按照惯例将河豚中有毒的部位清理彻底。按照厨房的规矩,负责宰杀的厨师会将河豚与身上摘取下来的物件单独分开,宰杀完,还会对有毒部位进行清点过数。如万一发生短少,则要仔细查找,否则是绝对不会下锅的。再有清洗时,要经过多次清洗漂白,使鱼身的血液全部溢出,最后的关键是烹饪,铺猪油烧,以酒代水(不另加水),先入鱼白,再入皮,再下骨,再下肉,依次倒入锅中,前后加热时间至少四十分钟,一定大火烧四十分钟以上将河豚完全烧熟后再上桌。红烧河豚的味道鲜美香醇,将其汤汁淋上一勺在白米饭上,原本一碗平淡的白饭,顿时变得光彩照人。

 

   被称为“西施乳”的河豚精巢据说是全身最精彩的部分,白嫩,细腻,绵滑,犹如凝脂。当年吴王成就霸业后,更将极品美食河豚与美女相比,河豚精巢也称之为“西施乳”。

 

   古人捕捉河豚有妙法,“吹肚鱼(河豚)南人通言之,以其腹胀如吹也。南人捕河豚法,截流为栅,待群鱼大下之时,小拔去栅,使随流而下,至自相排蹙,或触栅则怒,而腹鼓浮于水上,渔人乃接取之”(《墨客笔谈》)。因河豚易怒而生气,怒则鼓腹浮于水上,用网很容易就捕捉到了。河豚自己动不动就发怒吹气,古人说,人吃河豚中毒后,最初亦会腹中胀痛,从胀痛到绞痛,最终活活胀死。

 

   其实早在《山海经*北山经》中,就有“河豚有毒,食之杀人”的记载,只不过那时称河豚为“赤鲑”。《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河豚体圆呈筒形,牙床愈合成牙板,有背鳍一个,没有腹鳍。豚鱼,一名鲑,立春出于江中,盛于二月。无颊无鳞,口目能开及作声,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而在《酉阳杂俎》、《石林诗话》、《辍耕录》、王充的《论衡》等多部书籍中,对河豚之毒性也都有提及。

 

   由于总毒杀人的性命,石湖居士范成大有《河豚叹》一诗传世:“彭亨强名鱼,杀气孕惨黩。既非养生具,宜将砧几酷。吴侬真差事,纲索不遗盲。捐生决下箸,缩手汗童仆。朝来里中子,馋吻不得熟。浓睡唤不应,已落新鬼录。百年三寸咽,水陆富肴蔌。一物不登俎,未负将军腹。为口忘计身,饕死何足哭。”宋代诗人梅尧臣是反对吃河豚的,为此专门写了一首《戒食河豚》的诗:“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炮煎苟失所,入喉为莫邪(利剑)。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觉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吾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从先秦富有神话色彩的古籍《山海经》,到苏东坡、范大成、梅尧臣,乃至今天,河豚的美味被推崇到极致,传得神乎其神,然而河豚有一种致命的诱惑力,让人无法抗拒,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拼死吃河豚。或许正是这种以生命为代价,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刺激之下,使得人们对河豚依然趋之若鹜。

 

   日本人从绳文时代便好吃河豚,不过他们吃的是栖生于海的河豚。明知河豚有毒而拼死食之,已属不易,除此之外,嗜食河豚的日本人的胸口上还别一个“勇”字——即非但不忌讳,而且对河豚之毒及其所散发出来的死亡气息大作渲染。例如,日本餐馆里的河豚刺身,大都在盘子里被组合成菊花图案,而菊花正是日本的葬礼之花。虽然日本当局对河豚厨师有严格的规定,凡加工河豚鱼者必须持有资格证书,不过据《感官的自然史》作者艾柯曼说,在日本,“最受推崇的烹调河豚的厨师会给用餐者留下直接接触毒素的感觉……只让用餐者的嘴唇有麻刺的感觉,但不足以真正杀死他。”

 

    按照身上的纹饰,河豚被分为菊黄豚、条纹豚两种,其中以菊黄河豚为佳,条纹河豚次之。菊黄豚的口味和野生的差别不大。在餐馆,一条7两菊黄河豚能卖到328元一条,而同样大小的条纹河豚则卖250元一条。据说这两种河豚的差别在于肉质的柔嫩程度。河豚的重量最好控制在九两以内为妙,倘若超过,肉质开始变老。河豚的烹饪方法多半是与秧草红烧,或白汁河豚,也有餐馆专门用河豚烧汤,据说也有用河豚肉包饺子、包包子。只是这种食用方法,在我看来真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过去,在江南一带,吃河豚时,主人决不说“请吃河豚”之类的话,也不殷勤地“敬菜”,因为怕有“万一”的变异。据老辈人讲,早年间河豚才几毛钱一斤,如今身价倍增,早已是价格不菲的珍馐美味,现在请吃河豚则成了最高礼遇。

   毋庸拼死吃河豚

  附上第九届扬中河豚美食节烹饪邀请参赛作品及花絮照片:

 

 毋庸拼死吃河豚

 看到这么多小河豚被宰杀,心中还是有点悲鸣!这些河豚用来参赛要制作成河豚宝岛之恋,是扬中师傅来做!做法就是将过油入味的鱼肉和胡萝卜丁塞进河豚肚子里,下油锅温熟入锅而成!寓意宝岛扬中!

 

毋庸拼死吃河豚

 这是日本料理师傅,看到他们所采用的河豚还是活的,采用的是条纹河豚!英俊的日本料理师傅正在宰杀河豚,忽然被叫到主席台,所以我们看到的河豚还在喘气![泪]

 

毋庸拼死吃河豚

   采访新加坡选手陈先生,他说新加坡没有吃河豚的习惯,他们作为观礼嘉宾而来,请用新加坡做鱼的方式做河豚鱼生,这道菜在新加坡是用草鱼,好在主办单位提供宰杀好的河豚-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毋庸拼死吃河豚

台湾厨师做的河豚无任何惊艳之处,用大蒜头清水煮,询问之下原来台湾人根本不吃河豚,她们是被拉来参赛,所以采用的是台湾煮鱼方式!

 

毋庸拼死吃河豚

香港大厨做的河豚鱼一看就是典型的粤菜做法-到缺精致!但汤甜回干!刚询问-香港大厨说香港人是吃河豚的,但会烤着吃,也会用野生河豚干煲汤。我品尝的河豚汤是用花菇,海带-和三种河豚煲汤而制!

毋庸拼死吃河豚
韩国河豚料理的做法是用煎锅沾上辣酱进行煎制,刚品尝很像韩国烧烤全无鲜味,鱼肉有些老!

 

毋庸拼死吃河豚

宫廷藏红花西施乳


毋庸拼死吃河豚
扬中的选手太煞有介事了!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毋庸拼死吃河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