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如何临习王羲之《兰亭序》

 五象之鹰 2012-03-21
3只飞鹅SWF边框

 

 
【摘  要】:作者以十余年研究、临习《兰亭序》的经力,系统叙述了临写《兰亭序》时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文章认为:要以智永《真书千字文》为基础,以集王字《圣教序》为阶梯;临写时要注意工具、疏密、粗细、正侧、节奏、同字异形、涂改、特殊点画、章法等九方面的问题。这些经验极具可操作性,对临写《兰亭序》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王羲之   《兰亭序》   临写
作者:林 文 彪
本人生活在书圣之乡,从小耳濡目染,对《兰亭序》向往之至,心摹手追十余年,略知其中奥秘。现将自己多年临习之体会记录于下,以求教于广大书法爱好者。
一、 临习《兰亭序》要以智永《真书千字文》为基础,以集王字《圣教序》为阶梯
很多书法爱好者只知《兰亭序》“天下第一”的美名,又从书论中读到了“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的古训,就偏面认为:既然这样,那就一开始选择具有书法最高境界的“神龙本”《兰亭序》作为入门字帖。结果写了好多年,距离依然很大,甚至连门径都未找到;有的还形成了习气,失去了书法作品应有的神采。
实际上,《兰亭序》虽以行书之面出现,而很多字其实是行楷,例如“永和九年”四字即是,对书写者的技法要求很高,要临好《兰亭序》必须具有扎实的楷书基础。但是王羲之的楷书作品只有小楷《黄庭经》,没有留下中楷与大楷。今传《黄庭经》已非东晋原迹,而是几经翻刻的拓本,其点画的起承之迹因年久而漫漶不清,风采大失,不足为习楷之范本,特别是对于书写中楷大小的《兰亭序》,《黄庭经》没有借鉴意义。钟繇书的《宣示表》等“三表” 王羲之曾用心学过,甚至有人认为《宣示表》是王羲之的临本,但风格属质朴一类,与《兰亭序》的妍美不符。
最接近《兰亭序》笔法要求的是智永《真书千字文》。生活在陈隋间的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收藏有家传至宝《兰亭序》和其他王羲之手迹,一生恪守祖法,曾登楼临书四十年,发誓“书不成,不下楼”,积年书写《千字文》,得八百本,分送江东诸寺,名声大振,求书者纷至沓来,门庭若市,遂有“铁门槛”之说。今传智永墨迹本《真书千字文》,技法精熟,点画的起承转折不激不厉,笔法丰富,书写速度比唐楷略快,特别是下笔用侧锋,行笔时转中锋,锋芒毕露,结体茂密,灵动活泼,非常符合《兰亭序》的技法要求,后人评价智永书法继承乃祖遗风,“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难喻之”。由于智永技法精到,运笔娴熟,风格酷似王羲之,以至于郭沫若认为《兰亭序》是智永伪作①。
在这里作者无意讨论《兰亭序》的真伪问题,但翻开智永《真书千字文》墨迹本,其风貌确系王字嫡传。《兰亭序》里不少字和点画能在《千字文》里找到影子,如:“亦”、“籣”、“年”、“右”、“内”、“因”、“听”、“群”、“取”、“流”、“之”、“不”、“映”、“为”、“万”、“坐”、“在”、“信”、“此”、“行”、“虚”、“是”、“清”、“兴”、“感”、“和”、“集”、“永”、“领”等,这些字只要稍一加速就变成了《兰亭序》里的行书,其渊源关系十分清晰;《真书千字文》中很多偏旁与《兰亭序》里不少字也很类似,如“亻”、“ 氵”、“ 訁”、“ 辶”、“ 忄”等。此外,一些特殊点画,例如《兰亭序》里的“欣”、第十五行最后一个“不”字的反捺等,运笔方法与智永相同。第十四行“殊”字的“蟹爪钩”,在《真书千字文》中很多,如“李”、“羽”、“翔”、“间”、“寸”、“时”等均是,这一点画常被忽视。如果一简化,“难度系数”就大大降低,其神采也不一样了。至于其他点画的运笔方法两者完全一致。
《真书千字文》结体茂密,神韵浑然,字字堪称经典楷则。写好智永《真书千字文》不仅可以学到《兰亭序》里的运笔方法,而且借此掌握楷书的结构特征。以此为基础再写行书,可以做到运笔轻松,结构紧凑,变化丰富。
《圣教序》全称《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高僧怀仁花了二十五年时间完成的集字作品。由于是集字,尽管怀仁对章法、气韵十分讲究,但仍“下真迹一等”。又因是刻本,即使最好的刻工也难以将墨迹本中全部细微之处表现出来,因此与墨迹本比总是简单一些,特别是《兰亭序》里的起承之笔和细如发丝的游丝,刻本只能简化。有鉴于此,《圣教序》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训练众多的行书单字,字字独立,多达2000余字。二是可以训练王字行书的经典结体和运笔过程。特别是结体,怀仁集字时,只要《兰亭序》里有的字,基本上被采纳,如“文”、“将”、“以”、“无”、“是”、“品”、“天”、“地”、“其”、“阴”、“然”、“者”、“有”、“哉”、“仰”、“可”、“虽”、“不”、“或”、“形”、“在”、“崇”、“知”、“群”、“领”、“怀”、“之”、“能”、“虚”、“幽”、“况”等字,完全出自《兰亭序》。三是由于《圣教序》是刻本,简化了原来的笔画,便于初学者入门。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晚年在上海创办书法篆刻研究会,曾竭力倡导学习“二王”,向年轻人推荐《圣教序》,白蕉、潘伯鹰、马公愚、邓散木等海派大师都很重视临习《圣教序》,可以说,建国以后学习“二王”书法的至今没有超过上述海派大师,这里就有《圣教序》的功劳。
二、《兰亭序》临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有了智永楷书和《圣教序》行书的基础,就具备了临习《兰亭序》运笔和结构的条件,但是楷书的变化毕竟没有草书来得丰富,所以如果不注意观察,临习《兰亭序》很可能落入平淡无奇的状态中,这是很多初学者常常出现的问题。要克服这一点,就得仔细读帖,领会《兰亭序》妙臻自然的丰富变化,特别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工具:毛笔须用狼毫或兼毫,不宜用羊毫,宜用中锋,不宜用长锋和短锋,也不宜用秃笔。临写《兰亭序》的毛笔要求很高,锋毫即使稍秃即不能使用,只要看一看“茂”字的游丝就可知道,所以才有“笔冢”之说;王羲之当年用的是“鼠须笔”,今天可以优质狼毫代替;宣纸宜半生半熟,如果有条件在宣纸上打上黄蜡,则书写效果更好。王羲之当年用的是“蚕茧纸”, “蚕茧纸”和古代的硬黄纸,其效果类似现在的半生半熟纸,打上黄蜡就更接近。渗透性太强的生宣和表面摩擦力较大的纸不适宜临写《兰亭序》。
(二)疏密:笔者常在一些工艺美术商店里看到多种《兰亭序》的制品,其中有不少把总共28行原文一行行刻在均匀的竹片上,或一条条红木、金属制品上。殊不知这样一来就把原来疏密有致的行距全部平均了,致使原作风韵大失。《兰亭序》是手稿,信手写来,疏密变化自然,体现了“疏处可跑马,密处不容针”的创作原则,这一原则在临写时要严格遵守。
《兰亭序》的疏密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距的大小,第一至第四行较疏,第四、五、六三行较密。第十六、十七行较疏,第十八至第二十一行较密,第二十六行至二十七行较疏,最后两行较密。这样疏密不等的行距如果用一样大小的竹片或金属片制作,感觉就平了。二是每行中的疏密变化,这一变化十分微妙,必须与前后左右相呼应,一般来说须顾及到左右各两行,即在五行的局部中形成疏密变化。如:第一行“癸丑”、“初会”的密与其他字的疏,第六行“有崇山峻岭”、“有清流激”的密与第三行的疏,第六行前半行的密与后半行的疏,第九行“观宇”、“之大俯”的密与“宇宙之、“品类之盛”的疏,第十八行“之间”、“为陈迹”的密与“以”字的疏等,没有一行的字距是平均的。三是体现在单字的疏密上,有上密下疏的,如第三行“集”、第十八行“为”、第十五行“然”,也有上疏下密的、左密右疏的等。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左右结构的字故意拉开距离、中间留白的,“计白当黑”,如第五行“以”,第六行“列”、“虽”、“竹”,第十二行“抱”,第十九行“能”、“化”等。《兰亭序》里疏密和粗细的变化是造成作品层次丰富、纵横跌宕效果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变化,作品就会变得平淡无奇。
(三)粗细:一位对《兰亭序》研究、临习了几十年的书法家说:如果把《兰亭序》手稿放在桌上观察,会发现它像晴朗夏夜天空的繁星,点画粗的字如明亮的星星,离地球较近,点画细的字若隐若现,就像离地球很远的星。印证了孙过庭《书谱》所言:“纤纤乎如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如众星之列河汉”。这种层次错落的效果就是疏密对比和粗细变化形成的。很多作者在临习《兰亭序》时都没有注意粗细的变化,就连民国时期十分流行、由平衡主编的《书法大成》,那些海派大家的临作也多不注意。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粗细变化在王羲之所有“传本墨迹”中都十分明显,是王字的重要特征。《兰亭序》中的粗细变化既巧妙又丰富,形成强烈反差,作品的空灵感和疏朗感由此而生。如:第一行“在”、“丑”的粗与“癸”字的细,“初”字的粗和“会”字的细,第三行“少”、“咸”的粗与“长”的细,第四行“有清”的粗与“流激”的细,第九行“类”“盛”的粗和“之”的细,第十行“是”、“极”的粗和“以”字的细,第十三行“因”、“浪”、“骸”的粗与“之”的细,至于修改后造成的“因”、“痛”、“向之”、“长”、“文”等粗笔字,在作品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兰亭序》中粗细变化之巧妙,还体现在同一字中上下左右粗细的变化,如“初”、“视”、“贤”、“竹”、“听”、“能”、“后”等;还有一个字中局部点画的粗细变化,如:第一行“之”,第二行“群”,第四行“又”,第十行“足”,第十一行“也”,第十二行“室”,第十四行“欣”,第十八行“犹”,第二十二行“尝”、“悼”,第二十八行“将”等,变化之多不胜枚举,临习时一定要细心观察。

 
(四)正侧:董其昌云:“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反正,此赵吴兴之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虽然用此话来评价赵孟钣惺模悦项作书过于平整却是事实。《兰亭序》构字生动,正侧变化奇妙,米芾行书主要吸取了《兰亭序》中的奇侧之美,使作品纵宕多姿,很吸引人的眼球。我市著名书法家沈伟先生在分析书法创作中应正侧并用时,曾以人拍照为例:每个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奇侧的字是类似于生动活泼的侧面照;正面的字类似于端庄严肃的证件照。《兰亭序》多侧锋落笔,字多奇侧,所谓“漂若浮云,矫若惊龙”。例如:第一行“暮春”、“初会”,第六行“列坐”、“虽无丝竹”,第九行“大俯”,第十行“骋怀”,第十二行“一室之内”,第十四行“当其欣”,第十五行“遇暂得”,第十八行“不”,第十九行“以”、“现”、“化”,第二十行“古”,第二十一行“揽”、“感”,第二十二行“临文嗟悼”,第二十四行“彭觞为妄作”,第二十七行、二十八行的几乎所有字都奇侧,特别是“兴”字的竖画,飘逸秀美而又不失雄强之气,王羲之后再无第二人有如此构字。
(五)节奏:书法的节奏美就像音乐的节奏一样,美妙的音乐必有高音和低音,把高低音有机地串联在一起,音乐才会动听。凡音乐都有开始,有高潮,有结束,书法作品亦然。《兰亭序》的节奏需要临习者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发现。例如:第十四行从“趋舍万殊”开始,笔画逐渐加粗,到“当”字形成高潮,之后逐渐减弱,至第十五行“们”字起又开始回升,到“暂”字到达高峰,后又减弱,到“快然”形成新的高峰,之后第十六、十七行都较平,但到“向之”两字突然来一高峰,打破了连续两行的平整。又如最后一行,从“者”字起笔画逐渐加重,到粗笔“文”字犹如一个响亮的高音使全曲戛然而止。类似上述例举的书法节奏贯穿《兰亭序》全篇,这种节奏感是集字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圣教序》中虽然有不少粗笔字,如《心经》中的“耳”,“乃”,“死”等字,如一个个亮点,但缺乏过渡,显得太突然,有“做作”之嫌。其实,只要仔细品读王羲之的“传本墨迹”,这种音乐般的节奏每行都有,最典型的是《行  帖》,从“足下”开始,无论是点画还是字形都逐渐加粗、加大,到“  ”字形成高潮,然后减弱,第二行又重复了这一过程,只是节奏感没有第一行那样强烈。
《兰亭序》里的节奏不但体现在笔画的粗细,也通过字的大小疏密来体现。例如第五行从疏到密,第六行从密到疏,第九行密——疏——密——疏,第十行疏——密——疏,等不一一例举。
六)同字异形:这一点最被人们所熟知,何延之《兰亭记》里关于《兰亭序》诞生、流传,萧翼智取《兰亭序》,直到下葬昭陵,绘声绘色的描写,是人们熟知《兰亭序》变化丰富的重要原因。例如文中提到二十个“之”字,皆同字异形,变化自然。除了“之”字以外,在《兰亭序》里凡是重复出现的字,没有一个不变化的,如“和”、“有”、“修”、“事”、“流”、“也”、“觞”、“会”、“畅”、“为”、“以”、“其”、“无”、“是”、“人” 、“怀”、“仰”、“所”、“清”、“虽”、“能”、“不”、“生”、“一”、“兴”、“世”、“文”、“将”、“感”、“以”、“亦”、“死”、“矣”、“随”、“大”等,无一重复。
除了这些易被人发现的变化外,《兰亭序》里还有些易被人忽略的变化,如:“月”字的写法,第四行中与“月”有关的字有“有”、“修”、“有”、“清”四字,写法皆不同,此外,“静”,“随”,“期”等字中,“月”字的写法也不同。又如“觞”的写法,文中屡次出现“觞”、“畅”等字,而右半边的写法都不同。这些隐藏在字中的偏旁变化是不易被人发现的,只有仔细读帖才能看出其中奥秘。
(七)涂改:越中著名书法家、追摹“二王”书法三十余年的章剑深先生曾撰写《从王羲之〈兰亭序〉的涂改说起》一文,论述了《兰亭序》里几处涂改的作用。章剑深先生认为这绝非单纯的涂改,而具有重要书法意义,其最大的作用是打破了平淡无奇的格局,使整幅作品纵宕起伏,形成了音乐节奏中的重音。《兰亭序》中有六处地方改动:第四行加“崇山”,第十三行“外”改为“因”,第十七行“于今”改成“向之”,第二十五行将“大可”用墨块涂掉,将“也”字改为“夫”,最后一字“作”改为“文”,这些改动不仅使文章更具色彩,更重要的是由此造成的视觉冲击,使书法作品完美无缺。不妨做一试验,假如将第二十五行的墨块去掉,留白在此,那么这一局部显得平淡无奇,没有可看性。其他几处改动亦然,因此,临写时不可自作主张,将改动之字变细。
       其实,在“二王”的书作中,即使不改动也有这种大胆用墨的粗笔字,造成强烈的对比,例如“传本墨迹”《二谢帖》中的“女”、“左边”,《丧乱帖》中的“离”、“临”,《孔侍中帖》中的“且”、“日”,《姨母帖》中的“顿”、“顷”等字都因强烈的对比给人以视觉冲击。王献之深受其父影响,在《廿九日帖》中的“廿九”两字,异常粗重,这是乃父遗风。
    十)字外功夫:《兰亭序》之所以如此精美,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颠峰之作,其真正原因是王羲之广博的学识和创新精神,“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兰亭序》代表了中国古代两种哲学思考。一种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庸之道,另一种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自然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夫书肇于自然。”④将这“天人合一”的思想运用进书法艺术中也恰如其分。《兰亭序》不激不厉,从容中道,他将雄与秀、动与静、奇与正、方与圆、肥与瘦、刚与柔、文与质统一到恰到好处,正如张怀  《书断》所言:“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中和之美在《兰亭序》中得到恰到完美的体现。王羲之又能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统一,升华到第二自然的最高境界,所谓“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犹绝色佳人,不施粉黛而天姿国色,辉光动人,正如黄庭坚所谓:“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可以说这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国的境界。

以上是本人十余年来对《兰亭序》研习的点滴认识。《兰亭序》的是一座永远挖掘不完的艺术宝库,对《兰亭序》每一种风格的继承都可以成就一名大家,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苏东坡继承了《兰亭序》里的雄强浑厚之美,赵文敏、董其昌继承了《兰亭序》中的平整秀雅之美,米芾继承了《兰亭序》里奇侧纵岩之美,等等,不一而足。正如陆维钊先生所说的:我一生探究的东西,《兰亭序》里都有了。

注释:
①    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原载《文物》一九六五年第六期
②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③    《老子》
④蔡邕《九势》
(八)特殊点画:王羲之书法点画之丰富,是书法史上任何一位大家所不能企及的,这也是本人坚持《兰亭序》出于王羲之手笔的重要依据。智永虽然技法精到,恪守家法,但仔细研读《真草千字文》,以平整秀雅为主,缺乏王字的纵宕奇崛、萧散风流。至于唐代欧、虞、褚、颜、柳,宋代苏东坡、米黼,元代赵文敏,明代董其昌等,在继承二王书法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更难伪托了。
       《兰亭序》里出人意料的点画,除了前面已提到“殊”字的“蟹爪钩”外,尚有:第六行“其”字的横划起笔,这种写法非无意中出现,而是王字点画丰富性的表现,第七行“情”字中“青”字的起笔是再现。“大”、“足”的反捺,特别是第二十行“大”字的反捺很难写,得反复训练后才能为之。第十七行“之”,第二十五行“夫”,最后一个“文”的捺笔,粗壮雄强,有燕尾。第十五行“暂”字最后一笔是一短促的反捺,第十五行“然”字和第二十四行“为”字的四点,轻轻下笔,不断加重。此外,“畅”字中“申”字竖笔,“迁”字的捺笔,“迹”字的“辶”等都须引起重视。
       《兰亭序》里还有少数异体字,用法与今天的习惯不一样,如“修  ” 的“ ” ,写作“ ”,“快然”的“快”字写作“怏”,“俯仰”的“俯”写作“ ”字等,也要注意,这些字只能在书法创作中使用。
       (九)章法:章法美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章法好的作品,即使个别字艺术性差些,亦可通过美的章法掩饰。《兰亭序》的章法堪称完美,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仿佛如天生丽质,翩翩起舞,其舞姿之美是无与伦比的。董其昌云:“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人法则,所以为神品也。”②此外还要注意:首先,这是横幅作品,晋唐手稿以横幅居多,临习时不宜改动,如果改成立轴则章法尽坏矣。其次,《兰亭序》是草稿,从其大小不同的行距可知,书写前并没有划格子,划格子只能将行距平均化,失去原作韵味;由于写前并未刻意安排,所以上平下不平,参差错落,一任自然。
综上所述,《兰亭序》的风格特点:细腻精巧、线条多变、破正立奇。《兰亭序》的用笔特色:露起露收、用转代折、侧笔取势、方圆兼备、粗细徐疾、提按轻巧。《兰亭序》的结构特征:重心平稳、点画呼应、疏密统一、俯仰生情、向背成势、参差错落、欹斜偏侧、以白当黑、以楷入行。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变化无穷,是一座高不可攀的艺术高峰。

 素材:网络   编辑整理"五象之鹰图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