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阅读回归自然状态

 佳宁图书馆605 2012-03-24

让阅读回归自然状态

  

                                           ——关于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摘 要 从阅读心理等角度鲜明地提出并论证了让学生回归自然阅读状态的观点,着重指出了废除传统的课前预习和盲目“满堂读”的必要性。

   关键词 阅读心理 主体 自然阅读状态 预习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 (1776---1884) 通过对儿童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认为儿童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要经过“注意—期待—探究—行动”这样几种心态,提出教学程序也要符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流向,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目标的实施,应符合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要达到汲取精华,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知文章,体验感情,品味妙处,陶冶情操。不管是针对中考、高考中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还是适应以后工作和生活中阅读的需要,都应该让学生回归到自然阅读状态。

    一、不妨废除传统的课前预习。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长期以来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划分段落、概括大意;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手法;课后记背字词及有关内容。这就使阅读文章这种娱情审美益智立德的乐事变成了记背字词了解大意的简单枯燥机械乏味的“苦刑”。

    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流”,为什么人们常会泡一杯香茗、放一曲舒缓的音乐来读书?因为这种环境和气氛有助于阅读者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潜入到阅读的这股“流”中去,这样便能对书中独到意旨悠然心会。那么,学生阅读课文也应保持这种“流”,一气呵成、悠然心会的“流”。而传统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初读课文时指向性非常明确:重查找生字词,轻领会文章内容和手法的妙处。即使一不小心,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理智便立即提醒:预习应先解决生字词!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只好抽身退出,机械地去翻查字典,抄写词语。有了课前的预习,就必有课上的检查:上课时,教师先来一段精心设计的精彩导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情感被“煽动”起来了,学生阅读的这股“流”开始汩汩流动起来了,而教师接下去的却是一个既定的、必然的教学程序——检查预习。于是,学生的阅读之“流”被无情打断了。从预习到上课,学生的阅读兴趣被一次次打消,可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字词的掌握也许实在了,可是从阅读的最终目的来说,实在是舍本逐末。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来看,“注意”是心灵的唯一门户,知识的摄入,只能由这扇门户通过,而注意又是不断转移的,很多刺激(包括外界的和机体内部的)都有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从阅读学习中夺走。面对这种负面影响,教师必须想法设法让学习目标占据学生的“注意”这扇门户,而不能一再用单调机械的字词预习、检查来转移学生的“注意”。人的注意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否则人的心理就会被弄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钱谷融、鲁枢云《文学心理学教程》)根据心理学研究这一原则,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字词预习,让学生怀着饱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

    那么,语文学习究竟要不要课前预习呢?可要,但不强求。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查阅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及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样既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让学生在阅读时能知人论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陌生化处理,也就是将学生所熟悉的材料转化为陌生的对象,使学生感到新鲜,并快速聚合自己的审美注意,让学生始终保持好奇感、期待欲,这是较好的阅读状态。遇到难读难理解的字词怎么办?圈下来,集中查字典,或者由教师用投影仪打出,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查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流”不被打断,帮助学生真正深入地理解文章,并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进行相关的课外延伸阅读,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不必苛求课堂书声朗朗

    语文教改似乎循着这样一个过程在“前进”: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读。是否有“人声鼎沸”的读书声似乎便成了现今评判一节课是否是优质课的标准。当有人质疑:现在的语文课为什么听不到琅琅书声?于是我们顿悟:要读书。于是各种形式的“读”应运而生:指名读、轮流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诗歌读、散文读、议论文读,就连说明文也要齐读;各种风格的文章都要齐读,激昂的齐读,低沉的齐读,活泼的齐读,就连缠绵的爱情诗也要齐读。课堂的确是书声朗朗了,可这种人多势众的齐读,唯一的作用大概只能用高分贝的书声让学生不打瞌睡,并不能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诗文的意境。

    课堂要不要读书?当然要读。心理学的接受科学告诉我们,阅读是读者将别人的“言”转换为“意”,并内化为自己收获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靠理性分析和他人言传收效甚微,只有自己反复阅读,才能感知文章内容、体悟文章情味,并调动联想、想象去进行再创造,达到在读书过程中自求而得之的效果。

    课堂读书应该如何读?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出声诵读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曾祥芹的《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中说“长期以来,从总体看,阅读教学一味抓精读,很少抓略读,几乎不抓快读训练,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只会‘点式阅读’,不会‘线式阅读’,更谈不上‘面上阅读’。为改变蜗牛般爬行的‘慢读’习惯,必须在精读、略读的基础上实施和推广快速阅读训练,养成与朗读、默读配套的‘视读’习惯。新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阅读一般现代文初中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高中不少于600字’,实际上已经灌注了‘快读’的精神,量化了‘快读’的最低指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2.)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掌握和利用信息成为决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仍然是通过阅读。阅读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足以适应未来需要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当然离不开反复的历练,所以课堂应当兼容并蓄,多种阅读方式并存。

    阅读方式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目的而异。(1)各人的阅读习惯不同,应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或默读,或低吟,或高声诵读。阅读是个人的感悟行为,不是学校搞军训,不必要求整齐划一。(2)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更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式。文章内容缠绵悱恻、清雅宜人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浅吟低唱;活泼明朗、慷慨激昂的,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鲁迅的《“友邦惊诧”论》,适合全班集体朗读;朴实平易、知识性强的,如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指纹的奥秘》宜于默读。抓取信息,了解大意,不妨快读、跳读;品味语言,赏析妙处,亦可反复低吟诵读;理解积累后的回味,当然应该大声朗读。而真正需要感悟、联想、再创造时,也许还是默读为佳,因为这样才能透过字面悟到本质,于无文字处求文字,自然容易领略言外之旨趣,丰富自己的美感体验;才能“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动用已有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并调动联想、想象去再创造。

    三、尝试进行无目的阅读

    阅读不但是求知、益智的便捷手段,而且是立德、审美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既要有直接目标(认识目标)——提高适应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又要有间接目标(能力目标)——磨练开发智力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还要有潜在目标(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而我们的阅读教学通常把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作为阅读的终极目标,把“文本解读”作为最主要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把阅读知识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阅读教学效果检测的唯一标准。所以现在学生的阅读通常是一种负重阅读,一定要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读,读时一定要“求甚解”,这就使现今学生的阅读变成了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苦差使,而不复为欧阳修所言“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的乐读书。

    而笔者所说的无目的阅读,可应用于一直被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所忽视的,却又是学生习得语感和审美立德的主要途径的课外阅读。所谓无目的阅读,没有我们平时针对课文所确定的具体的教学目的,实际上是为广义的人生大目的(情感目标)而读。其大目的不在于培养文学家,而在于通过书中真善美的形象来提高阅读者的素质和修养,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也就是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品德的培养、品位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为阅读的效果在短时间内、在学校的试卷上无法体现,所以无目的阅读在人心浮躁的当今社会不被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这种阅读对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却至关重要。

    在当今信息多源、信息多变、信息多歧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无目的阅读,容易陷入无序的“漫读”状态。因此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和校外阅读的指导特别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提倡 “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还需要“择其(学生)不足而读”,通过阅读弥补学生知识、个性、人生观等方面的缺点,通过阅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现文本向实际生活的迁移,完成有字书向无字书的过渡,化阅读吸收的精神营养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量,这才是人文阅读的终极目标。令人高兴的是新大纲已经提供了一些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语文教师还可根据需要推荐一些富有时代气息且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好书。

 

    总之,现代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回归自然阅读状态,即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期待欲,以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并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和情感经验,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品味妙处,。这是一个动态的、主体的、和谐完整的而又充满激情的流程,这个流程切合学生“注意—期待—探究”的阅读心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违背现代教学规律,阅读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实中的种种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里不再赘述。因此,语文教师要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前预习和“满堂读”的现象,让学生真正回归到自然阅读状态。这是落实新语文大纲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的要求的具体表现,也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