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粮食堂:哥吃的不是饭,是一条全产业链

 花开五叶 2012-03-29

吃完那顿饭,求职者不再犹豫:什么时候上班?

  朝阳门的中粮福临门大厦。中粮员工张康来到地下一层的食堂吃午饭,还带着一个来“蹭饭”的朋友季婕。食堂是自助形式的,他们刷过卡,拿起餐盘,走进选餐区。

  大煮干丝、紅烧划水、百叶结烧肉、清炒油菜……扬州人季婕发现这些菜的食材做法都是家乡的样子,忍不住每样都取了一份。等到餐盘堆满,她才注意到,旁边还有6种热菜和4种凉菜。徘徊了一阵,她最终放弃了狮子头、油焖笋干和酱鸭,选了很久未吃到的紅烧茭白。

  到了主食区,玉米面馒头、紫米面馒头、贴饼子、烤胡萝卜、蝴蝶卷、菊花卷……他每样都取了一点放进自己的碗中。然后又经历一次艰难的比较割舍,她放弃了蔬菜汤、薏米粥,选了一碗老鸭汤。

  “这个办公楼里人多,五湖四海的人都有。食堂每周都会有不同的美食主题,比如川湘风味、粤港风味、鲁豫风味等,”张康告诉她,“今天刚好是淮扬风味。”

被中粮的食堂打动了

  张康在中粮工作近三年了。

  当初找工作时,张康在中粮和另一家企业中举棋难定。那天,他与中粮一位领导谈未来工作的情况,近两个小时后仍然不能做出选择。谈话结束时已接近中午,领导拍拍他的肩膀说:“就在单位食堂简单吃个便饭吧。”

  他发现这顿饭并不简单,食堂里也处处显示:这是一家产品种类众多的粮食企业。

  “这儿的米、面、肉和大部分的调料都是咱们集团自己产的。”领导说,比如米和面都是福临门的,肉是佳佳康的。当时墙上大屏幕正播着福临门的广告片,强调着“指定优质产区”、“标准化加工”之类的词。

  “调料也都是咱们自产的,现在各种化工勾兑的香料防不胜防啊。” 领导说,中粮的全产业链,就是所有产品、所有工序都在这盘菜里。

  午餐一直是最丰盛的一顿,就餐的人也最多,价格是每人20元。早、晚两餐人比较少,菜的种类也只有几种,分别是每人5元和15元。

  食堂占了大厦整个地下一层,炒菜和主食之外,还有两个小吃区和一个清真区。每天大约有四十多名厨师为全楼三千多员工准备三餐。每餐的菜单、特色食品等都写在进门处的大屏幕上,菜的原料及其来源也标在菜上方的挂牌上。吃完那顿饭,张康马上问,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

不节制可能营养过剩

  在张康的印象中,自从2009年在这所大厦办公后,食堂饭菜的丰盛程度就一直如此,价格也没有变过,“只是具体菜系有调整吧。”现在中粮食堂里每餐荤素搭配、摆放顺序,都是经过中粮和北京市相关部门专门研究调整的。

  自2011年6月1日开始,到中粮食堂就餐的人也许会注意到,每道菜旁边都标注了相应的能量:一两丝瓜11.5千卡,一两蛋糕219千卡……

  当时,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健康教育协会等部门联合启动“健康食堂项目”,诱因是“‘大锅饭’的高油、高盐、高热量,让很多上班族避无可避”。中粮食堂是项目首批试点之一,此外还包括东城区政府下属机关的14个食堂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试点食堂的厨师们将接受营养与健康、科学膳食等方面的培训,每个试点单位选派2至3名餐厅人员参加营养师培训,并取得公共营养师资格。试点单位还将开发个体营养配餐软件,每天在单位局域网上公布次日的菜谱,便于职工通过软件自行搭配营养餐。试点食堂会精确记录每周油、盐、酱油等调味品的用量,逐步减少总用量,还将开发一些低油、低盐的新菜品。

  在中粮,专家团队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考察后,得出结论:食堂营养全面,但用餐者若不注意节制,可能导致营养过剩。

  中粮食堂很快做出调整。以前进入自助选餐区会先看到荤菜,专家团队提出建议后,食堂经营方开始将素菜放在前面——素菜盛多了,后面的荤菜摄入量自然会下降。

  “这变动在前两周似乎有了效果,”张康回忆说,“不过两周后,大家似乎摸出了这个规律。”于是就餐员工的荤素摄入量又恢复了原来的水平,食堂随即再次调整,荤菜素菜随机摆放。

  每天去食堂,中粮员工们有时也会觉得腻,好在旁边的餐厅比较多,可以轮换着吃。“不过还是这里的饭菜好吃、干净、舒服。”张康说。

  食堂用的米、面、肉和大部分的调料都是中粮集团自己生产的。中粮集团的所有产品,所有工序,整个产业链,几乎都能在一道菜里体现

食堂中的国企历史: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福利性质的职工食堂一度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从职工食堂的变化,可以窥见中国经济变迁的一点历史。

  有中石化老员工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公司筹备初期就设了行政组,那时就有了食堂。随着企业的兴建和不断发展,食堂数量也逐渐增多。

  一名中石化员工上世纪70年代在一个初建的油田工作。他记得,当初单位每顿饭常常是馒头加一点咸菜,新鲜蔬菜很难买到,他们就自己在附近种,每天下班时摘一些送到食堂去。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有食堂的大国企工作,还是被很多人羡慕的事情——在那个物资供应并不丰富的年代,它意味着每天都能吃到便宜、可口的饭菜,有时甚至能解决一家几口人的饮食问题。

  上述中石化老员工回忆,到了1990年前后,一向热闹的单位食堂变得冷清了,大家开始要求饭菜的口味,管理僵化的食堂不再有吸引力。而近年他再去单位食堂,发现饭菜的种类已不下三四十种,各窗口排着长队,还可以自己点菜现做。

  一些大型国企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还有配的食材基地。位于上海的宝钢厂区,其食堂包揽了上海宝山区罗店镇光明村1300亩农场所产的几乎全部蔬菜。在上海南汇一家蛋品公司, 1、2号养鸡棚被指定专供宝钢,并由专人饲养。

  每天在食堂吃饭,宝钢员工不需要担心农药过量之类的问题。原材料必须是绿色无公害产品,这是宝钢食堂采购标准之一。该企业食堂还规定,严禁重复使用大豆油,即使烹调一次后油仍然透明,也必须倒掉。

  能做到这些的,也只是少数大型国企食堂。更多的国有企业境况大不如前。为降低成本,它们往往将职工食堂转为承包经营,不再向职工发放补贴,有些企业的食堂甚至随着厂办医院、学校一起被剥离。不过,在运营良好的那些国有企业,在食堂中,依然可以看到计划经济的浓重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