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督脉要穴主治歌(21穴) 及针炙取穴图解

 蔡灸哥 2012-03-29
十四经要穴主治歌(229穴)(十四) ◎督脉要穴主治歌(21穴) 及针炙取穴图解
2011年04月08日 星期五 下午 11:16

 

十四经要穴主治歌(229穴)(十四) 

◎督脉要穴主治歌(21穴)


 

◎督脉要穴主治歌(21穴)

督脉胞中行背阳,督脉起于胞中,行于腰背正中

阳脉之海正中央,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

醒脑开窍主神志,督脉入络于脑,有醒脑开窍之功

角弓反张及项强。主神志、角弓反张及项强

长强解痉治脊强,长强有解痉止痛之功,治脊强反折、癫痫

调肠又主诸痔疮,可调肠治各种痔疮便血

尾骶疼痛阴湿痒,主尾骶腰脊疼痛,阴部湿痒、癃淋

便秘泄痢及脱肛。主泄泻、痢疾及脱肛

腰俞主治腰脊痛,腰俞有散寒除湿之功

冷痹强急经不通,主寒滞经脉之腰脊强痛、冷痹顽麻

腰下至足不仁冷,本穴可温阳通痹,治腰以下至足冷

溺赤妇人经种种。又主溺赤及妇人月经各种疾病

腰阳关穴主通阳,腰阳关有通阳活络之功

祛寒除湿补肾强,可祛寒除湿,补肾强腰膝

腰骶疼痛下肢痹,主腰骶、下肢痿痹冷痛

阳痿带下针无恙。遗精阳痿、带下月经不调

命门补肾壮命火,命门可补肾壮阳,益命门火

强壮保健生殖弱,为强壮要穴之一,主生殖衰竭

头晕耳鸣五更泄,治头晕耳鸣、癫痫、五更泄泻

遗精胎坠尿频数。遗精、阳痿、带下胎坠及虚损腰痛

脊中可止痛腰脊,脊中位于脊柱之中央,可镇痉止痛,治腰脊强痛

黄疸癫痫痔下痢。亦可健脾利湿治黄疸、痔疮、泄痢及癫痫

筋缩宁神癫痫疾,筋缩可平肝宁神,治癫狂惊痫及胃痛

熄风镇痉筋拘急。亦可熄风镇痉治筋挛拘急、脊强抽搐

至阳利胆可退黄,至阳有利胆退黄、宽胸利膈之功

阳中之阳善通阳,位居阳气至极之处,可通达阳气,治一切阳气闭郁之证

黄疸胃痛不嗜食,主黄疸、胃痛不能食、腹中鸣

哮喘心痛连脊强。亦主哮喘、咳嗽、心绞痛及脊强背痛

灵台清热疗疔疮,灵台可清热化湿治疔疮

气喘胃痛认端详。主气喘不能卧,急性胃痛在此常有压痛

神道失眠主心恙,神道可镇静安神,治失眠、心痛惊悸

咳喘灸疗脊背伤。又主喘咳,灸之可治腰脊肩背疼痛

身柱癫痈鸣似羊,身柱可宁神镇痉,治癫狂痫

咳喘腰背起疮疡。又有宣肺清热之功,主咳喘痰,腰背痛疔疮疡肿

陶道疟疾清热良,陶道可清热截疟,治疟疾、热病

寒热癫痫弓反张。亦治寒热表证、头项强痛、癫痫角弓反张

大椎泄热又振阳,大椎可振奋阳气、清热解表

补虚镇静功效强,又可补虚镇静、截疟止痫、治疟疾

热病骨蒸及疟疾,热病、恶寒发热、骨蒸劳热

癫痫惊风角弓张,又主癫狂、小儿惊风、角弓反张、脑病

咳喘鼻病项背强,咳嗽气喘、颈项强痛、疮疡、鼻病

通阳祛寒最善长。最善疏通阳气、通经活络治诸寒滞之证

哑门醒脑开窍功,哑门醒神清脑,只针不灸,但剌入不可过深

舌缓舌强不语聋,哑门开窍益聪,多治喑哑、痴呆

头痛项急下肢病,又治头痛头重,颈项强急及下肢酸重

癫狂癔病及中风。主癫狂、癔病、中风及衄血、重舌

风府祛风通窍关,风府可祛内外风邪,安神定志,治眩晕、诸风疾

中风舌缓不能言,可醒神清脑,治神志诸疾,中风偏瘫不语、咽痛

颈项强急及痪疯,亦可熄风通络,治颈项腰膝强痛、疾疯、头痛

眩晕诸风癔癫痫。为阳维之会穴,可散风通络,亦可治下肢病

百会主治卒中风,百会可祛风熄风,治眩晕、中风半身不遂

兼治癫痫儿病惊,督脉入络于脑,百会可醒脑开窍,治癫痫、健忘

大肠下气脱肛病,百会位居最高,为三阳五会之处,功擅升提阳气,治气陷之证,如阴挺、脱肛

提补诸阳气上升。又百会为髓海之上输,可补益脑髓,治肾虚头晕、耳鸣

囟会嗜睡小儿惊,囟会可安神醒脑,治嗜睡、小儿惊风、癫疾

眩晕鼻塞头面肿。又可清热消肿,治眩晕、鼻塞鼻衄、头痛面肿

上星清热治鼻衄,上星有清热通鼻之功,治鼻衄

左病治右当用灸,《医宗金鉴》载当用左病灸右之法

头痛眩晕目流泪,又可熄风宁神,治头痛眩晕、迎风流泪

癫痫又治鼻渊鼽。癫狂痫证及鼻渊、鼻塞、鼻鼽

神庭镇静又安神,神庭为神气游行之处,使神归舍

失眠多梦神之本,有镇静安神之功,治神志诸证,失眠

角弓反张癫狂痫,亦治癫狂、痫证、角弓反张

头痛目鼻其效真。及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

素髎开窍治鼻疾,素髎有苏厥开窍之功,主治鼻疾

鼻塞鼻衄止清涕,治鼻塞鼻衄鼻渊、鼻流清涕、鼻中息肉

惊厥青盲儿遗尿,又主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小儿遗尿

跟痛窒息血压低。治足跟痛、青光眼、高低血压

水沟中风口不开,水沟为急救要穴,具醒神开窍、苏厥定惊之功

中恶癫痫口眼歪,治中风昏迷、癔病、癫痫,亦可疏经通络,治口眼 斜

中暑昏厥风水肿,亦治中暑、昏厥、小儿急慢惊风,消肿治风水面肿

急性疼痛鼻衄塞。亦可舒筋止痛治急性疼痛,如急性胃痛、腰痛,鼻衄鼻塞

龈交主治内外痔,龈交可清热消肿,治痔疮出血、内外痔

腰痛吻强衄在齿,治急性腰痛、唇吻强急、齿衄龈肿、口臭

项强颊肿鼻息肉,项强、颊肿及鼻塞不利、鼻息肉

癫狂面疮又面赤。又主癫狂、面疮面赤

 

◎督脉针炙取穴图解

    长强(DU1):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跪伏或胸膝位,于尾骨尖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取穴。

  腰俞(DU2):仰卧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俯卧或侧卧,正当骶管裂孔中取穴。

  腰阳关(DU3):仰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DU4):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悬枢(DU5):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于后正中线,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脊中(DU6):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枢(DU7):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筋缩(DU8):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至阳(DU9):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灵台(DUl0):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道(DU11):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DU12):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陶道(DU13):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DU14):俯伏坐位。当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正坐低头,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哑门(DU15):正坐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O.5寸,第1颈椎下。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O.5寸之凹陷中取穴。

  风府(DU16):正坐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脑户(DU17):俯伏坐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强间(DU18):正坐位或俯伏坐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正坐或俯伏,在后发际中点上4寸;或当风府与百会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

  后顶(DU19):正坐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百会(DU20):正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正坐或俯伏,在后发际中点上7寸;或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

  前顶(DU21):正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3.5寸处取穴。

  囟会(DU22):正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2寸处取穴。

  上星(DU23):仰靠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神庭IDU24):仰靠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O.5寸。

  素髎(DU25):仰靠坐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正坐仰靠或仰卧,当鼻背下端之鼻尖处取穴。

  水沟(DU26):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1/3交点处。仰靠或仰卧,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取穴。

  兑端(DU27):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龈交(DU28):仰靠坐位。在上居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正坐或仰靠,提起上唇,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移行处取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