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血的中醫調治

 金朝陽宮 2012-03-30

便血的中醫調治

大便下血,可以是紅色、暗紅或黑色,也可能看不到顏色改變。便血表示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結腸、直腸、肛門的管壁結構有破損在流血。病變部位可能只是一個小出血口,也可能是大面積的出血,比如胃潰瘍多數只有單一出血口,結腸炎就呈現彌漫性腸壁滲血。醫生常用內視鏡或其他檢查方法來明確出血部位,同時亦需要知道具體病情以診斷病因。

消化系統管道

鮮血附在糞便表面,或大便後滴血,或者只是衛生紙沾有鮮血,表示痔瘡、肛裂的可能。

糞血混雜而下,表示出血部位在結腸上段或更高處,便色多為深紅或褐色。

一般來說,大便顏色愈深,表示消化道出血位置愈高。

持續便血,伴隨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又有不明原因體重下降,要驚惕直腸腫瘤的可能。

深黑柏油樣、惡臭大便,多數是消化道上部出血,例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是小腸問題。

血性腹瀉,排出黏液膿血便,伴隨便意頻頻,腹痛,發燒,多數是結腸炎表現。

大便潛血(指出血量極低,無法用一般的肉眼看出),可以是結腸癌或結腸息肉初期的第一個信號,45歲以上人士要注意。如果有腸癌或息肉家族史,更應定期檢驗大便。

慢性失血導致貧血,會漸漸表現疲倦、乏力、蒼白、氣短等。

服用鐵劑、鉍劑、活性炭、中草藥或者深色食品,都可能令糞便顏色加深,需要鑒別。

便血,如果還有其他出血症,例如牙血、鼻血、體表易有瘀斑,可能是全身性疾病。

總括而言,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種、出血部位、出血程度和持續時間,使症狀表現各異。有時候,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導致鮮血直接從肛門排出,而不顯眼的微出血只能靠大便潛血檢驗才可發現。患者需要醫生的專業判斷,以確定便血是因為痔瘡、腸道憩室、腸炎、膿腫、潰瘍、息肉、癌症、肛裂或是其他病種引起的。當發現自己的糞便有血,或者顏色、便質、排便習慣有改變,應該找醫生做檢查,不要自己診斷,以免延誤病情。早發現早治療才能獲得最佳預後。

從中醫觀點看,大便的形成及排泄,是由整個臟腑系統來支援的,大便異常與臟腑功能有關。便血亦稱下血、瀉血,總由胃腸脈絡受損所致。臨床上,肛門疾病、胃腸病變、某些急性傳染病、血液病、中毒等,均可見便血症狀。便血病証多因外感濕熱、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勞倦內傷等,導致腸道積熱,熱傷脈絡,或瘀阻脈絡,血不循經,或氣虛不攝,血液下溢而成。中醫辨証論治,整體分析治療,有助修復導致便血的病變,也可提升消化道功能,防止再出血,促進早日康復。

http://www./chi/exam/bleeding_symptoms_blood_in_stool.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