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泣血秦可卿——可卿不是蓉大奶奶

 木柳书屋 2012-04-01

 

 

 泣血秦可卿——可卿不是蓉大奶奶

 
孙爱民 在 2011-6-20 下午12:19 发表于 细品红楼 来源:红楼艺苑
 
 
书中第十六回,原文:
凤姐笑道:"妈妈你放心,两个奶哥哥都交给我。你从小儿奶的儿子,你还有什么不知他那脾气的?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可是现放着奶哥哥,那一个不比人强?你疼顾照看他们,谁敢说个'不'字儿?没的白便宜了外人。——我这话也说错了,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是看着'内人'一样呢。"【庚辰侧批:可儿可儿!】说的满屋里人都笑了。
以上的话是凤姐同赵嬷嬷说的。在这段话中,凤姐提到了"内人"与"外人",她是这样说的:"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是看着'内人'一样呢。"在庚辰本中,凤姐说的这句话之侧,脂砚斋"硬生生"地批出来"可儿可儿"四个字!初看此批语时,就感到异常兴奋,此时可卿己死,凤姐同赵嬷嬷的对话之中,更是没有她的事。可脂砚斋连续用两个"可儿"在提醒我们,凤姐的"内人"、"外人"之"说"是直指可卿的!这也是脂砚斋再一次告诉我们有关秦可卿的真相。"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是看着'内人'一样呢。"凤姐的这一句话,点明了可卿是姓"秦"的"外姓人",不是"蓉大奶奶"般的贾家"内人"!脂砚斋有句批语"运得灵机属凤卿"!说凤姐就是打开可卿之谜的一把总钥匙!可卿虽贵为公主,可她毕竟是隐藏在贾家的"秦姓"之人,即"外人"!通过"内人"与"外人"一说,更加说明了可卿只是为了隐藏真实身份,才做了贾家名义上的"重孙媳妇",她只是贾蓉名义上的"妻子"!书中第五回,原文: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甲戌侧批:又夹写出秦氏来。】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上面这段文字,成了许多妄自菲薄的人,指责曹雪芹的口实。因为在书中,贾母没有第二个重孙媳妇!可卿是唯一的一个!既然没有第二个,那曹雪芹为何写"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难道大文豪也犯"小"错误?我就曾见过这样指责曹雪芹的文章。他们哪里晓得曹雪芹与脂砚斋的厉害!甲戌本中,在这段文字之侧,脂砚斋有批:"又夹写出秦氏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作为重孙媳,可卿是被捎带着写出来的!既然是捎带,那么在书中,可卿作为贾蓉的媳妇是真、是假,就被画上了大大的问号了。以贾母所言,在宁府中,起码还应该有一位真正的重孙媳妇!那么这个重孙媳妇,有没有在书中出现过呢?

第五回.被"隐"的贾蓉之妻

书中第五十三回,原文:
一时贾珍进来吃饭,贾蓉之妻回避了。【庚辰眉批:自可卿死后未见贾蓉续娶,此回有"蓉妻回避"语,是书中遗漏处。绮园。】
在这一回,突然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仔细看,就会很容易的忽略掉。这句话看似不起眼,但它却揭明了书中的另一个重大秘密。这句话中出现了令人惊奇的"贾蓉之'妻'"之语!大家都知道,在曹雪芹生活的那个时代,各种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这在家庭的规据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看官们都知道,贾蓉有一妻两妾。一妻当然是秦可卿,两妾分别是胡氏、许氏。可卿既己死,那贾蓉又何来了一个"妻"?贾蓉要是再有妻的话,那他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再续弦,二是把两个妾当中的一位扶正,扶正的妾就是贾蓉的正妻。可曹雪芹在书中并没有写贾蓉再娶妻子,也没把胡氏、许氏其中的一位扶正。既没有写明,这就难怪脂砚斋也批出曹雪芹犯大错了。脂砚斋特意揭露是作者遗漏了贾蓉是"再娶"、还是把哪一位妾"扶正"的章节了。即"是书中遗漏处。"这可也真是奇怪!因为,从我读红楼二十多年的经验上来看,曹雪芹先生写的《红楼梦》,每字每句都是蕴含一定深意的。仔细分析之后,我又有了新发现!这就是作者故意地"不写之写"了!让我们再重新认真地理解一下这句脂批,这句脂批提到了"蓉妻回避"之语,认真地结合全书的情节分析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脂批又是在对看官们做"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提醒,脂砚斋是在告诉我们,此回书中出现的"蓉妻"才是贾蓉真正的妻子。他既没再娶、也没扶正,他原本就有一位妻子,可他妻子为了可卿与家族的安全,牺牲了自己在家庭中应有的"地位"和"利益",甘愿把"正妻"的名份"让"给可卿,好让秦可卿能更好、更隐秘地藏在宁国府。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曹雪芹为贾蓉取"蓉"名,就是取"包容"之意!到此,我们也终于理解了,作者为贾蓉取名为"蓉"的良苦用心和真实含义!是的,贾蓉与妻子所作的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这俩夫妻所具有的博大胸怀。作者还在这里不失时机地特意写出"蓉妻回避"之语,就是在进一步说明,宁国府的家风很正,贾珍与这位蓉妻也绝没有"扒灰"的嫌疑。其实这回书并不是第一次提到"贾蓉之妻",在书中第二十九回,原文:
刚要说话,只见贾珍、贾蓉的妻子婆媳两个来了,彼此见过,贾母方说:"你们又来做什么,我不过没事来逛逛。"
贾母领众人在清虚观祈福打醮,贾珍知道后,命贾蓉赶紧告诉他"娘母子"尤氏一声。不一会儿尤氏就来了,可来的不是她一个人,而是还有贾蓉的"妻子"!书中明表,来的是"贾珍、贾蓉的妻子婆媳两个"人!这可奇怪!难道脂砚斋没看到此处有"蓉妻"出现?在第五十三回才看到?脂砚斋在这处没批语,是有原因的,这其实就是她的"不写之写"!。我们再来看两处有"蓉妻"的章回。书中第五十八回及第五十九回,原文: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
临日,贾母带着蓉妻坐一乘驮轿,王夫人在后亦坐一乘驮轿,贾珍骑马率了众家丁护卫。

这两回的文字中,都清清楚楚地提到了贾蓉之妻。原来这贾蓉之妻竟是他的"妾"许氏!这两回书中的许氏可是"非同小可"了!她竟是诰命加身!朝中薨了一位老太妃,凡内务府有爵位家族的"命妇",是必须得进宫"随祭"。许氏能入宫,就说明许氏亦是诰命加身的。薛姨妈、凤姐、李纨都不是命妇,所以她们得以安生地在家玩耍。那这许氏是什么时候诰命加身了呢?这等"大事",曹雪芹是不会有笔误的,他必会在书中有所体现。书中第十一回,原文:
邢夫人王夫人说道:"我们和亲家太太都点了好几出了,你点两出好的我们听。"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了一声,方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递过戏单去说:"现在唱的这《双官诰》,【蒙侧批:点下文。】唱完了,再唱这两出,也就是时候了。"
贾敬生日当天,凤姐探完可卿后,路上又摆脱了贾瑞的纠缠,登上了天香楼去吃酒听戏。由于凤姐是半路而来,她婆婆邢夫人出于好心,让她点几出自己爱听的戏。凤姐点了两出戏后说,现在正唱《双官诰》,唱完了再唱她点的戏,等她点的戏唱完后,今天的酒席也该散了。就是在凤姐的这段话中,隐藏了可卿与许氏二人的真相。在蒙藏本中,脂砚斋在《双官诰》之侧批了三个字:"伏下文。"显见,这出戏所伏的下文是在说"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之事。

贾蓉买了个五品龙禁尉,按照当时的制度,他的正妻就应当是"命妇",也就是诰命加身了。既所谓的五品官夫人——宜人。曹雪芹在书中的表面,写可卿是贾蓉的"正妻",而实际上,许氏才是贾蓉的正妻。他为了想让读者了解他写的真相是什么,就利用了《双官诰》这出戏的戏名,来表达此意。在第十三回中,贾蓉买官后,他有两位妻子得到了"命妇"的身份。但正妻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许氏!许氏才是真正的"宜人"!可卿的"命妇"身份,实是曹雪芹的"障眼大法"!而凤姐点的两出戏显然也是直指可卿之事。《还魂》是借杜丽娘的故事说"可卿托梦"。《弹词》亦是指可卿,借李龟年晚年在大街卖艺,唱起了当年他在繁华年间的故事,来说可卿在"热闹"(直指告密人元春才封凤藻宫)的时候,走向了死亡。曹雪芹在书中用了大量的伏笔与暗喻,来"说明"可卿的真相,其"诡异"的写作手法,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曹雪芹的行文灵活多变,更是令人眼花撩乱,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