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立创--------生产制作工艺详解(工程师必备)

 szhlwang 2012-04-01

嘉立创--------生产制作工艺详解(工程师必备)
                      ------请转交贵公司电子设计工程师
一流的生产来自一流的设计,我们的生产离不开你设计的配合,请全力配合各位工程师请按嘉立创生产制作工艺详解来进行设计
一,相关设计参数详解:
一. 线路
1. 最小线宽: 6mil (0.153mm) 。也就是说如果小于6mil线宽将不能生产,如果设计条件许可,设计越大越好,线宽起大,工厂越好生产,良率越高 一般设计常规在10mil左右 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
2. 最小线距: 6mil(0.153mm).。最小线距,就是线到线,线到焊盘的距离不小于6mil 从生产角度出发,是越大越好,一般常规在10mil,当然设计有条件的情况下,越大越好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
3.线路到外形线间距0.508mm(20mil)
二. via过孔(就是俗称的导电孔)
1. 最小孔径:0.3mm(12mil)
2. 最小过孔(VIA)孔径不小于0.3mm(12mil),焊盘单边不能小于6mil(0.153mm),最好大于8mil(0.2mm) 大则不限(见图3) 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
3. 过孔(VIA)孔到孔间距(孔边到孔边)不能小于:6mil 最好大于8mil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
4,焊盘到外形线间距0.508mm(20mil

5.  a.孔到线间距:
   NPTH(没焊环的): 孔补偿0.15MM后 距 线0.2MM以上
   PTH(有焊环的):孔补偿0.15MM后  距 线 0.3MM以上

b.孔到孔间距:
    PTH(有焊环的):孔补偿0.15MM后 孔到孔0.45MM以上
    NPTH孔:孔补偿0.15MM后  孔到孔0.2MM以上 
     VIA:间距可稍小点
    
         (图1)        (图2)              (图3)        (图4)
三.PAD焊盘(就是俗称的插件孔(PTH) )
1,插件孔大小视你的元器件来定,但一定要大于你的元器件管脚,建议大于最少0.2mm以上 也就是说0.6的元器件管脚,你最少得设计成0.8,以防加工公差而导致难于插进,
2, 插件孔(PTH) 焊盘外环单边不能小于0.2mm(8mil) 当然越大越好(如图2焊盘中所示)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
3. 插件孔(PTH) 孔到孔间距(孔边到孔边)不能小于: 0.3mm当然越大越好(如图3中所标的)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
4. 焊盘到外形线间距0.508mm(20mil)
四.防焊
1. 插件孔开窗,SMD开窗单边不能小于0.1mm(4mil)
五.字符(字符的的设计,直接影响了生产,字符的是否清晰以字符设计是非常有关系)
1. 字符字宽不能小于0.153mm(6mil),字高不能小于0.811mm(32mil), 宽度比高度比例最好为5的关系 也为就是说,字宽0.2mm 字高为1mm,以此推类
六:非金属化槽孔 槽孔的最小间距不小于1.6mm 不然会大大加大铣边的难度(图4)
七: 拼版
1.    拼版有无间隙拼版,及有间隙拼版,有间隙拼版的拼版间隙不要小于1.6(板厚1.6的)mm 不然会大大增加铣边的难度 拼版工作板的大小视设备不一样就不一样,无间隙拼版的间隙0.5mm左右 工艺边不能低于5mm
二:相关注意事项
一,关于PADS设计的原文件。
1,PADS铺用铜方式,我司是Hatch方式铺铜,客户原文件移线后,都要重新铺铜保存(用Flood铺铜),避免短路。
2,双面板文件PADS里面孔属性要选择通孔属性(Through),不能选盲埋孔属性(Partial),无法生成钻孔文件,会导致漏钻孔。
3.在PADS里面设计槽孔请勿加在元器件一起添加,因为无法正常生成GERBER,为避免漏槽,请在DrillDrawing加槽。
二,关于PROTEL99SE及DXP设计的文件
1.我司的阻焊是以Solder mask层为准,如果锡膏层(Paste层)需做出来,还有多层(M ultilayer)的阻焊窗无法生成GERBER,请移至阻焊层。
2.在Protel99SE内请勿锁定外形线,无法正常生成GERBER。
3.在DXP文件内请勿选择KEEPOUT一选项,会屏敝外形线及其他元器件,无法生成GERBER。
4,此两种文件请注意正反面设计,原则上来说,顶层的是正字,底层的要设计成反字,我司是从顶层到底层叠加制板。单片板特别要注意,不要随意镜像!搞不好就做出来是反的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外形(如板框,槽孔,V-CUT)一定要放在KEEPOUT层或者是机械层,不能放在其他层,如丝印层,线路层。所有需要机械成型的槽或孔请尽量放置于一层,避免漏槽或孔。
2,如果机械层和KEEPOUT层两层外形不一致,请做特殊说明,另外形要给有效外形,如有内槽的地方,与内槽相交处的板外外形的线段需删除,免漏锣内槽,设计在机械层和KEEPOUT层的槽及孔一般是按无铜孔制作(做菲林时要掏铜),如果需处理成金属孔,请特别备注。
3,如果要做金属化的槽孔最稳妥的做法是多个pad拼起来,这种做法一定是不会出错
3.金手指板下单请特殊备注是否需做斜边倒角处理。
4.给GERBER文件请检查文件是否有少层现象,一般我司会直接按照GERBER文件制作。
5.用三种软件设计,请特别留意按键位是否需露铜。(嘉立创pcb打样,电路板打样,小批量生产)
//=================

1、最大加工尺寸:

锡板:长<1200mm

金板:长<800mm

宽度均<600mm

长宽均<500过飞针测试,最小飞测尺寸:30mm*30mm

注意孔(或焊盘)-板边>3mm,方可飞测;

IC宽度<0.15mm时,飞测机测不到

 

2、最小成品孔径:0.3mm;

板厚孔径比:61 

比如最小孔径0.3mm,孔不能加大,则最大加工板厚为1.8mm;

元件孔-元件孔间距≥0.45mm;

3、最小线宽/线距(焊盘与焊盘),包括单面板:

喷锡、沉金:0.5OZ-1OZ0.18mm/0.18mm

2OZ0.22mm/0.22mm

   内层与外层安全间距一样;

4、最小环宽:

              0.5OZ-1OZ :元件孔单边焊环最少0.2mm,过孔单边焊环0.15(锡板、沉金板)

              1OZ以上: 元件孔单边焊环0.3mm,过孔单边焊环0.2mm;

   最小BGA >0.5mm;

5、最小成品槽直径:0.7mm;

 

//===================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气连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了。 标准的PCB长得就像这样。裸板(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PWB)」。
          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为了将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们将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Component Side)与焊接面(Solder Side)。
         如果PCB上头有某些零件,需要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拿掉或装回去,那么该零件安装时会用到插座(Socket)。由于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装。下面看到的是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拨插力式)插座,它可以让零件(这里指的是CPU)可以轻松插进插座,也可以拆下来。插座旁的固定杆,可以在您插进零件后将其固定。
         如果要将两块PCB相互连结,一般我们都会用到俗称「金手指」的边接头(edge connector)。金手指上包含了许多裸露的铜垫,这些铜垫事实上也是PCB布线的一部份。通常连接时,我们将其中一片PCB上的金手指插进另一片PCB上合适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扩充槽Slot)。在计算机中,像是显示卡,声卡或是其它类似的界面卡,都是借着金手指来与主机板连接的。
PCB上的绿色或是棕色,是阻焊漆(solder mask)的颜色。这层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在阻焊层上另外会印刷上一层丝网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这上面会印上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丝网印刷面也被称作图标面(legend)。
//==========================
我司技术生产能力范围:过孔大于或等于0.3mm(12mil),外环大于或等于0.6mm(24mil),线距线宽大于或等于0.15mm(6mil),多层板内层线距线宽大于或等于0.18mm(7mil)。
//================================

5、最小成品槽直径:0.7mm;

6、元件孔焊环(包括无孔焊盘)与线路:0.2mm;

过孔不开窗的情况下,过孔焊盘与线路≥0.15mm,否则≥0.2mm;

7、 板材厚度:我司双面板板材厚度0.4mm0.6mm0.8mm1.0mm1.2mm1.6mm2.0mm;

多层板的最小厚度:4≥0.4mm6≥0.8mm8≥1.2mm;

成品板厚度公差±0.127mm;

8、铜箔厚度:18um(H/HOZ)35um(1OZ)70um(2OZ);

9、外型公差和孔径公差:±0.15mm;

导线公差:±20;

10、油墨塞孔:孔径<0.4mm;

1199se中外型以keep out layer 层或mech1 层为准;

12、线路网格:

              0.5OZ-1OZ:网络线宽>8mil,网格间距>8mil

              1OZ以上:网络线宽>10mil,网格间距>10mil

13、常规锣板间距:2mm;

    最小锣板尺寸:10mm*10mm,

14、金手指产品询问客户是否斜边;

15VCUT成型:V-CUT方向的尺寸必须大于80mm小于360,与VCUT垂直的尺寸必须大于50mm;

VCUT只能走直线,不能走曲线和折线,v-cut的残留厚度为板厚的1/3;

V-CUT成型只接受板材0.6mm以上的板;

 

//=============================

4、最小环宽:

              0.5OZ-1OZ :元件孔单边焊环最少0.2mm,过孔单边焊环0.15(锡板、沉金板)

              1OZ以上: 元件孔单边焊环0.3mm,过孔单边焊环0.2mm;

   最小BGA >0.5mm;

5、最小成品槽直径:0.7mm;

6、元件孔焊环(包括无孔焊盘)与线路:0.2mm;

过孔不开窗的情况下,过孔焊盘与线路≥0.15mm,否则≥0.2mm;

7、 板材厚度:我司双面板板材厚度0.4mm0.6mm0.8mm1.0mm1.2mm1.6mm2.0mm;

多层板的最小厚度:4≥0.4mm6≥0.8mm8≥1.2mm;

成品板厚度公差±0.127mm;

8、铜箔厚度:18um(H/HOZ)35um(1OZ)70um(2OZ);

9、外型公差和孔径公差:±0.15mm;

导线公差:±20;

10、油墨塞孔:孔径<0.4mm;

1199se中外型以keep out layer 层或mech1 层为准;

12、线路网格:

              0.5OZ-1OZ:网络线宽>8mil,网格间距>8mil

              1OZ以上:网络线宽>10mil,网格间距>10mil

13、常规锣板间距:2mm;

    最小锣板尺寸:10mm*10mm,

14、金手指产品询问客户是否斜边;

15VCUT成型:V-CUT方向的尺寸必须大于80mm小于360,与VCUT垂直的尺寸必须大于50mm;

VCUT只能走直线,不能走曲线和折线,v-cut的残留厚度为板厚的1/3;

V-CUT成型只接受板材0.6mm以上的板;

 

//==========================

项目 加工能力
层数(最大): 1-30(暂不做:阻抗,埋盲孔板)
板材类型: FR-4(KB军工A级料,板内有“KB”水印字样)
最大尺寸: 400mm X400mm
外形尺寸精度: ± 0.2mm
板厚范围 :0.40mm--2.4mm
板厚公差 :( t ≥ 0.8mm) ± 10%
板厚公差 :( t < 0.8mm) ± 10%
介质厚度 :0.075mm--5.00mm
最小线宽 :6mil
最小间距 :6mil
外层铜厚 :35um
内层铜厚 :17um--100um
钻孔孔径 ( 机械钻 ): 0.3mm--6.35mm
成孔孔径 ( 机械钻 ) :0.3mm--6.30mm
孔径公差 ( 机械钻 ): 0.08mm
孔位公差 ( 机械钻 ) :0.09mm
板厚孔径比: 8:1
阻焊类型 :感光油墨
最小阻焊桥宽 :0.1mm
表面处理类型: 有铅喷锡,无铅喷锡,化学沉金


过孔大于或等于0.3mm(12mil),外环大于或等于0.6mm(24mil),线距线宽大于或等于0.15mm(6mil),多层板内层线距线宽大于或等于0.2mm(8mil)。BGA 间距不能小于0.15MM(至少要0.2MM);BGA焊盘在0.55MM以上
//==================================

CAM制作基本流程

检查资料→钻带处理→内层线路→外层线路→阻焊处理→字符处理→检查资料→排板→GerBer(钻带)输出→光绘→出片→检查菲林

2.PCB打样|线路板打样|电路板打样的制作流程

单面板工艺流程

开料→钻孔→印线路→全板镀金→蚀刻→检验→印阻焊→喷锡→印字符→成形→成品检查→过松香→包装

双面板喷锡板工艺流程

开料→钻孔→沉铜→板电(加厚铜)→图形转移→电铜电锡→蚀刻退锡→检验→印阻焊→印字符→喷锡→成形→测试→成品检查→包装

双面板镀镍金工艺流程

开料→钻孔→沉铜→板电(加厚铜)→图形转移→电镍电金→去膜蚀刻→检验→印阻焊→印字符→成形→测试→成品检查→包装

多层板喷锡板工艺流程

开料→内层线路→内层蚀刻→内层检查→黑化(棕化)→层压→打靶→钻孔→板电(加厚铜)→图形转移(外层)→电铜电锡→蚀刻退锡→检验→印阻焊→印字符→喷锡→成形→测试→成品检查→包装

多层板金手指+喷锡板工艺流程

开料→内层线路→内层蚀刻→内层检查→黑化(棕化)→层压→打靶→钻孔→板电(加厚铜)→图形转移(外层)→电铜电锡→蚀刻退锡→检验→印阻焊→印字符→电金手指→喷锡→成形→测试→成品检查→包装

多层板镀镍金工艺流程

开料→内层线路→内层蚀刻→内层检查→黑化(棕化)→层压→打靶→钻孔→沉铜→板电(加厚铜)→图形转移(外层)→电镍电金→去膜蚀刻→检验→印阻焊→印字符→成形→测试→成品检查→包装

多层板沉镍金板工艺流程开料→内层线路→内层蚀刻→内层检查→黑化(棕化)→层压→打靶→钻孔→沉铜→板电(加厚铜)→图形转移(外层)→电铜电锡→蚀刻退锡→检验→印阻焊→化学沉镍金→印字符→成形→测试→成品检查→包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