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方法》

 佳宁图书馆605 2012-04-05

《教学方法》

第一章,            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为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发文倡导的新的教学方法

1愉快教学法 (借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着力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它要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情景教学法  (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首创的。情景教学法提出的根据是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互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情意活动〉相互统一等原理。)

3尝试教学法 (由江苏常州特级教师邱学华首创。)(它的特点是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尝试练习,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容易。尝试教学法综合了讲授、自学、讨论、发现、练习等方法的优点。)

4成功教学法 (基本要求有三个:1,积极的期望  2,成功的机会  3,鼓励性评价) 

运用到我国教学实践中的国外的教学方法:

1,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

2,范例教学法 (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范例,是指教材中那些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造的)其基本原则是:教学与德育相统一,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知识学习相统一,基础知识学习与智能培养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3,目标教学法 布卢姆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掌握学习”。目标教学法是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与“掌握学习策略”。目标教学法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它包括“定标”,“实施”与“评价”三个环节。目标教学法的流程是双向信息沟通式传递,随时调整教学节奏,达到课堂教学优化控制。教学流程以目标为灵魂,师生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4,程序教学法 斯金纳——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法,他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强化在他的教学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5,暗示教学法 (又称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或启示法,是教师通过各种暗示手段,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情感倾向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其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暗示教学法坚持的原则: 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 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是保加利亚教学心理学家乔治 洛扎诺夫提出的)

6,非指导性教学法 (又叫促进教学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首创,该教学法是建立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式非指导性教学法的核心和关键。)(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来提高学习效果。)

当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点:   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2,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   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  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5,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方法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来讲就是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教学计划的意义在于优化教学程序,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2,关注真实生活  3,以“研究”超越“经验”  4创造性和灵活性

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有:1,现代教学理论  2,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3,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4,依据学生的特点  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模式有:1,系统分析模式 (是在借鉴了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的基础形成的。) 2目标模式(呈直线型)  3,过程模式(非直线型)

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石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  2,激励功能  3,标准功能  

教学目标的分类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的教育学家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3,难度适中  4,便于检测

  教学目标的表述:布鲁姆关于行为目标的研究表明,教学的完成是学生行为的改变,这些行为是可观察的,也是可测量的。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对目标的把握与评定。

第三章,            课堂教学的方法

传统教学常用的方法分为四大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讲授法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以口头语言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体,向学生意向输入信息,学生经过思维把知识存储在自己的头脑中。优点在于:省时,高效,系统化。

讲授法的具体方式1,讲解  2,讲述  3,讲读  4,讲演

讲授法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2讲授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3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准、精、美)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把教材内容概括成一系列问题,向学生一一提出,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通过问答、质疑、反问、补充和讨论,使学生从所得结论中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倡导并运用过这种教学方法。  《学记》中就要求教师教学要做到“善问”、“善待问”)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的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并进行群体性的讨论,借以交流信息,深化认识,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特点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学生处在主动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求真理的求实精神及创造精神。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事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演示法,参观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演示法,是指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知识,以促使其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特点在于直观性强。常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进行。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等。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进行独立作业,并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获取知识,培养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特点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手脑并用,进行独立操作。

实习法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被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特点在于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学了会用的目的。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欣赏法),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利用一定教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正确的态度、兴趣、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法1,主体参与性教学的方法  2,合作学习型教学的方法 3,研究学习型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5,教师自身的素养  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若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传授新知识——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若是让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练习法、实习法等

若是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发展智力——谈话法、讨论法等。

 

第四章,            教学组织的方法

教学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

教学组织的特点:1,特殊的师生互动 2,特殊的时空安排  3,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教学目标、内容、媒体、手法手段等因素在教学中各具独特的作用)

贝尔——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

道尔顿制,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在道尔顿中学提出并实行的。

特朗普制,由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教学组织发展的特点1,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化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化  3,教学组织形式的个别化  4,更加重视课外、校外活动

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或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班、课、时三个特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从时间和空间看,课堂教学都是培养人才的有效、经济的形式)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班级授课组织的具体形式1,全班上课 2,班内分组上课 3,班内个别教学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和批改 4,课外辅导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态度,思想特点和个性特征。

要上好课就要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恰当  4,教学组织严密  5,教学效果优异(教学成功与否最终要看教学效果。)

可以把课分为两类:单一课(特点:一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和综合课(“混合课”,特点:一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教学任务的课)

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安排顺序和时间分配。课的类型不同,相应的结构也不同,每种类型的课都有一定的结构。

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是: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条目式教案的基本结构1,课题名称2,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 4,重点、难点  5,课的类型6,教学方法 7,教材教具准备8,教学时间 9,教学过程设计10,板书设计11,教学反思。

 

第五章,            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教学媒体的特性:  1, 固定性 2,扩散性 3,重复性 4,组合性 5,工具性 6,能动性

优越性:一,扩大了教育传播的范围和规模二,能传送活动图像,能准确、直观地传送事物运动状态,从而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技术性原则  4,艺术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意:1,应该在以信息技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试试课程教学活动;2,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第六章,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评价的功能1,导向与激励功能  2,鉴定功能  3,改进提高功能  4,管理功能 5,研究功能

教学评价的分类:一,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

1,诊断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测定与预测。

2,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指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是指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

二,根据评价的标准分类,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三种。

三,根据评价主体分类,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现代教学评价强调三种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 2,强调教师成长 3,重视以学论教。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1,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2,设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3,设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策略  4,设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处理好的几对关系(a,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重点性  b,指标的独立性和相关性 c,指标的可测性和概括性 d,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客观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可行性原则

现代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1,测试 2,档案袋评价

现代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角色把握,学习环境的营造,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现代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一,测试,二,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过程性评价方法)

 

第七章,            教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学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学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  2,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依据  3,发展和完善教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4,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学研究的特点:一,从过去只研究存在,发展到现在关注研究变化,演化;二,从过去只研究简单事物,追求简单性,发展为探索复杂性;三,从研究实体转向研究关系,相互作用,非线性关系;四,从归纳法得出结论到更强调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五,从仅采取逻辑推演,到逻辑推演与非逻辑;六,从分析意识发展到整合意识

教学研究的功能:一,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揭示教学活动内在的特性,增长教学知识,构建,丰富,发展教育教学理论。二,改进实践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教学研究方法的类型,按研究目的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比较研究和预测研究等。

教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可以归纳为:选定研究问题、查阅文献和初步调查、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实施研究(搜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报告

选题一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价值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1,课题名称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研究内容 4,研究方法与设计 5,具体实施步骤 6,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7,成果形式  8,经费概算及所需仪器设备

研究成果的评价1,评价教学研究成果的作用  2,教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内容  3,教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4,教学研究课题鉴定的程序

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实验法;四,个案分析法;五,行动研究法;六,比较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直接观察,记录,分析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特点:一,适用范围较广,研究课题较小;二,直接,客观,有表面性;三有目的,有计划,不能控制条件。

调查法的含义:调查法是指研究者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学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机会、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的特点: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常用的调查方法:一,问卷法;二,访谈法;三,调查表法。

个案分析法是指对单一人或事进行个别深入研究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