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肛瘘

 骆行 2012-04-06
肛瘘

概述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疾病。祖国医学称为痔漏。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溃破切开后的后遗症。肛瘘大多是非特异性感染,少数是结核性的。其内口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长年不愈。


临床表现

1.肛周或臀部瘘口经久不愈,或时愈时溃,溢出脓液,刺激局部皮肤痒痛不适。
2.肛周或臀部可见瘘口,或溃或闭,有的可见局部变硬,不平滑,色紫脱皮等。
3.浅的瘘管可沿外口触及硬索状管道行向齿线,指压有少量脓液从外口溢出。有的可在齿线肛隐窝处触及凹陷硬结为内口。


诊断依据

1.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溃破或切开史。
2.肛旁经常或反复流脓,有时有气体排出。
3.瘘外口呈疹状突起或凹陷,位于肛门周围,按压瘘外口四周有脓溢出。
4.借助探针或X线造影有助诊断。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包括热水坐浴、通便、理疗,局部有急性炎症可用抗生素。该疗法只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脓肿初期以及手术前准备,但不能彻底治愈。
2.手术治疗(挂线或切除)。


用药原则

1.如肛瘘为结核性,则按抗痨常规处理。
2.单纯性肛瘘术前、后以口服灭滴灵、抗生素及其它辅助药物为主。
3.复杂性肛瘘,体质衰弱病例,除应用抗生素外,尚应支持对症治疗。


辅助检查

1.对单纯性肛瘘,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复杂性肛娄,疑有结核或癌变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和“B”。


疗效评价

治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伤口愈合,无并发症。
好转:经治疗后,局部炎症得到控制,瘘管可能暂时愈合,无自觉症状。


专家提示

肛瘘虽非大恙,但足可令患者不胜其烦。平素保持大便畅通而有序,避免肛周感染,当是预防该病之良方。对久治不愈肛瘘,应注意全身病的可能,特别是胃肠道非特异性炎症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