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一般来说婴幼儿是不会患痔瘘疾病的,但肛瘘是个例外,婴儿肛瘘 9 0%以上发生在 1岁以下,特别是男婴。肛瘘形成初期是以脓肿、炎症为主,炎症消退,瘘道逐渐形成,局部症状逐渐减轻。但复杂性肛瘘或有急性感染时,局部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并伴有全身症状,常让婴儿啼哭不止。 婴儿若小时患有肛瘘,切不可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加以调养,等婴儿长大后,在能承受手术的能力下方可进行,切记!选择正规医院,莫盲目寻医。 婴儿的肛瘘,应根据肛门炎症、脓肿、瘘道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①多数小儿肛瘘,可随发育生长自己愈合,所以一般不主张及时做根治手术,一旦肛瘘已形成,可等孩子稍大些,到5—10岁时再手术,可行瘘道切开术或挂线治疗。如在肛门两侧同时存在两个瘘道者,应分次行瘘道切开术,若采用挂线方法,可用胶线一次收紧即可。 ②如脓肿已形成,可切开排脓,预防反复感染,由于距肛窦较近,可一次切至肛窦,可避免日后成肛瘘。 ③当肛门周围尚未形成脓肿,仅见皮下有炎症反应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每日用温开水坐浴2—3次,适当吃些抗生素,局部可用金黄如意膏外敷等消炎、消肿治疗。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吴金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