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印会河教授三十八方集验(11)茵陈蒿汤加味

 关东老圃 2012-04-08

11 茵陈蒿汤加味(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茵陈3O克.栀子lO克.大黄9克,黄柏15克,大青叶3O克.川金钱草6O克。

 

[功能]泄热利湿。

 

[主要症状 ]身目黄色鲜明,发热口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心中烦热嘈杂.或见烧心吐酸,如台蒜状,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要点] 本证是阳黄初起见症.由于湿郁热蒸,不得泄越,胆汁外溢,泛溢周身.故见身目色黄.由于热重于湿,乃见发热口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心中烦热。

 

[适应证]病毒、药物引起的肝内胆汁瘀积性肝炎、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瘀积、胆囊炎、胆石症等。

 

[加减] 心烦加豆豉1O克,大便不通加元明粉6克(分冲),寒热往来,口苦加柴胡lO克.黄芩lO克.半夏1O克.胁痛甚者加广郁金lO克,赤芍20克,烧心吐酸或嘈杂者加煅瓦楞子30克(先下).

 

[验案]昊某,男.5O岁.中日友好医院病素号552070。初诊:1992年3月26日。主诉:黄疸1月余。痛史:1990年8月因慢性肾炎、尿毒症在北京友谊医院行肾移植手术.术后口服环胞素维持抗排异反应.近1个多月来,皮肤及巩真黄染,口苦,尿黄.纳少.大便干结。

 

检查:BP 170/120 mmHg.BUN 2Omg%.Cr 1.2mg%,CO2—CP 50Vol% ,T—bi11.7mg% .D—bil0.41mg% ,A/G为4.5/2.9.尿蛋白(卅).GPT(一),TTT正常。舌红,舌苔微黄,脉弦。

 

辨证:湿热黄疸,西医诊断:药物性黄疽.冶法:活血燥湿清

 

热。

 

处方:柴胡10克.当归3O克,赤芍30克,丹参3O克.生牡蛎60克(先下),郁金lO克,川糠子l5克,桃仁lO克.桔梗10克.紫菀lO克,直虫l2克,茵陈30克.栀子12克.生军3克,川金钱草60克,黄柏l5克,知母l2克,蒲公英3O克。15剂,每日1剂,水煎分次服.

 

二诊:1992年4月20日。服药半个月,黄疽消退.血清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转为阴性,惟仍感头痛.BP 170/120mmHg.舌苔黄而干.脉弦细。原方收效.再以上方加减,继续治疗。上方加款冬花lO克.虎杖3O克,夏枯草15克,青葙子l5克,苦丁茶12克.共15剂。

 

[按语]肾移植后黄疸,随着脏器移植的开展而增加.抗排异反应的药物,诸如环胞苷、环礴酰胺等.无不对肝脏产生损害,轻则肝功能受损,重则出现黄疽,甚则肝坏死而致死者也有之。西医对此尚无良策。近年来北京在肾移植手术开展比较领先的医院.通过邀请印会河教授会诊.发现其疗效颇佳,故凡遇到此类患者,即让其投奔印老门诊求冶。

 

印老认为此病病机仍不出中医湿热黄疸范畴,并且存在肝内瘀血.所以方用柴胡、当归、赤芍、丹参、郁金、川楝子、桃仁舒肝理血.桔梗、紫菀、冬花开启肺气,通利三焦以开气道.生牡蛎软坚散结,土鳖虫化瘀消积.并伍以茵陈、川金钱草利胆消炎,栀子、黄柏清热燥湿.蒲公英、虎杖、土茯苓之类解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