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是社区民主自治的基础,邻里和谐才能社区和谐,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一个小区要实现居民生活舒畅、邻里和谐,最基本的是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和社区居委会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市北区洪山坡街道物业管理覆盖率比较高,我们始终把理顺社区、业主、物业三者关系作为提升社区和谐力的有效途径,构建了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居民委员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共驻共建的联动共创工作机制,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和认可。 以联动共创模式推进社区管理。 现在城市社区普遍缺乏公共活动场所,致使居民的需求无处诉说,居民的活动无处组织,居民的矛盾无处解决。通过推行联动共创活动,设立专门的议事活动场所,让居民在公共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互相帮助,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洪山坡街道在所辖5个社区全面推行了联动共创模式,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由社区居委会选拔两名群众威信高、责任感强、有能力的业主委员会委员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记录来访居民的诉求,对上联系街道协调区直机关、驻街单位,对内协调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在第一时间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以联动共创模式强化城市管理。 长期以来,街道、社区与物业公司在城市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职责重叠,为此,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经常因某一区域该谁负责互相推诿,造成不必要的摩擦。我们在推行联动共创管理模式中,创造性的实施了立体联动、网格化管理的城市日常管理联动机制,形成了“块块有人管,事事有人办,干事有标准,结果有考核,考核有奖惩”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密切了社区“两委”、小区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由过去互不往来逐步向利益共享转变,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居民代表搭建了协商沟通平台,社区单位加强服务管理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的层次。 以联动共创模式开展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或福利,但是,由于社区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往往会因为争取服务领域而滋生许多矛盾。推行联动共创管理模式,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形成良性的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互动关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从而形成最大合力,有效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推行联动共创,健全社区服务网络。以楼组长为主体,联合党员队伍、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各服务管理部门,组成一个完整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四方合力,从而有效解决过去一方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使社区服务步入更加科学、更加规范高效的轨道。推行联动共创,延伸社区服务领域。积极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工作、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供包括预约办理、学生托管、家政服务、老年保健等100余种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行联动共创,进一步拓宽社区“两委”听民声、解民忧、让民乐的渠道,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联动共创模式加强社区党建。 推行联动共创管理模式,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找到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工作新的着力点。社区党组织通过引导其他社区组织对社区重大事务进行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实现对联动共创的领导,掌握了社区党组织工作的主动权;找准了整合社区资源的结合点,通过交叉介入或联席会议等形式,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桥梁、润滑剂和助推器的作用,把其它三方紧密联系起来,共同研究、协调、处理社区事务,进一步健全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使社区真正成为社会和谐的推进器、社会秩序的稳定器。 管理模式的创新,凝聚了社区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业主来讲,避免了出现矛盾纠纷后有关方面互相推诿,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的问题;对社区来讲,通过借助联动共创的平台,能迅速快捷掌握情况,协调各方处理矛盾和纠纷,解决了因社区人手少、任务重,许多工作难以抓到位而影响社区稳定的问题;对物业公司来讲,由于增加了沟通渠道和协调途径,工作压力有所减轻,与业主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对街道来讲,因为大量的矛盾在基层得到解决,从而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全力以赴加快税源经济发展、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
来自: 雨阳2001 > 《党建与社会管理 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