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笔丹青话二石

 学欧堂 2012-04-10
                  妙笔丹青话二石

傅二石简介:   
    著名山水画家。1936年生于江西南昌, 195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美术系, 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1979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国画创作, 曾任山水画创作室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画师、傅抱石纪念馆名誉馆长、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黄山书画院名誉院长、新余市抱石画院名誉院长、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书画鉴定顾问、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江苏文德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傅二石擅长山水画及人物画,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 深受海内外人士欢迎, 众多作品为博物馆, 美术馆及收藏界人士所收藏。代表作有:“夏山过雨图”、 “阿尔泰风光”、 “夏山雨霽”等。曾出版过《傅二石画集》、《傅二石山水画选》、《名家精品 – 傅二石写意山水》、《名家精品 – 傅二石写意人物》等。
    长期研究傅抱石的绘画艺术成就, 有“一半山川带雨痕 - 谈傅抱石画雨”, “傅抱石的诗意画“、“醉笔写出画中情”等多篇著作问世。              云山得意丹青妙
                                                                                   傅二石先生自序
         我爱白云, 尤爱山中的白云。 我爱它的虚无缥缈, 行踪不定。 我爱遮峰蔽嶺、浩瀚无际的云海, 也爱在峭壁下飘动、时隐时现的残云。 我既爱在蔚蓝天空中随意游荡的白云的闲适, 也子岩壑间乌云翻滚是的汹涌。 古人有诗云:“云来山更佳, 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 云共山高下。”故而我愿做“梦与白云游”的庄子, 也愿做“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中的李白, 还愿与温庭筠一起“几时抛俗事, 来共白云闲”。
       但我在山中倒是“闲”不住的。 每次登山我总目不暇接地忙于观察, 观察山中烟云的变化, 领略古人诗句“岩上无心云相逐”,“浮云载山山欲行”的妙境。 欧阳修有句名言:“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我亦是“醉翁”,我陶醉于山间白云之中, 并努力获得云山之“意”,体会造化的伟大与无穷魅力。 而每当与云山“会意”而心有所得, 灵感便有了。 云山得意丹青妙。多少年来,我不停地画云和山:“云深不知千岩秀”, “白云生处有人家“,  “归云嶺”, “残云入太华”…… 山中白云是我作画永恒的主题。
       南朝陶弘景有咏山中白云的诗一首:“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愉悦, 不可持赠君。”我爱山中白云, 却不甘心“自愉悦”。 于是, 把我的画拿出来给大家欣赏, 让大家分享我的“愉悦”。只是尚不知我的画能否让观众感到“愉悦”呢! 祈望观众朋友对我的作品能不吝赐教, 这是我举办这个画展的真正目的的之所在。
 

     谈傅二石的山水画
                                                                                             王其美
        古人云: 观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此语用来形容山水画家乃无比确切矣。 山水画家终其一生所画无非是山山水水, 何以如此百画不厌? 其中的道理可以从一个“情”字中找到。 “山水无情我有情”。 既有此“情”在, 便必会有山水诗与山水画。            
        看二石的山水画, 便可体会“情”与“景”的关系。 在他的画中, 常有几间农舍点缀在山顶、山腰或山麓。 无论春夏秋冬或刮风下雨, 山民们总是挑担携子, 翻山越岭赶路回家。 路途遥兮足不停, 道崎岖兮无所惧。 这就是山民的生活和山民的性格。二石作为一个画家, 面对此景总不免会动情。 在他看来, 那挑着担子爬山坡的山民是人生的象征。 人生无平坦之道, 这不正与山民的旅途相似么?
        但二石的画中又并非以农人为主。 他将农人与农舍置于烟雾缭绕的“世外桃源”。那重重叠叠的山, 郁郁葱葱的树, 尽显造化的伟大与无穷魅力。 在这样的画面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成了引人深思的主题。
        二石的山水画刚健清新;构图简洁明快, 奇中有巧。 其笔法多变, 以适应自然面貌的多样性。 其设色在“单纯”中求变化, 力求不以色掩墨。
        二石从小随父亲傅抱石习画, 但他却不刻意模仿其父之笔法, 而依自身之性格、修养与观念去画属于他自己的画。 他特别反对那种故意标新立异、矫揉造作的所谓“独特风格”。当然, 在二石身上还是有着他父亲的深刻影响的。 这首先反映在他对绘画本质的看法上。 他与父亲一样, 认为自然而和谐的事物都是美好的。 画家的任务是发掘并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现这种自然而和谐的美。 笔墨技巧、个性、风格都必须服从这一目的, 而不能凌驾于它之上。 画家有选择表现技法的自由, 却没有违背自然、歪曲造化的权利。 也就是说, 画家必须真正做到以造化为师。 既不能虚情假意, 也不能三心二意。
        二石与父亲一样, 深知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他以数十年之功, 苦练技巧, 终于进入了中国画的自由境界, 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他与父亲一样, 喜用大笔作画, 善于写“大块文章”。 他钦佩父亲在绘画创作中那种博大精深的气度, 并深知父亲作品中那种使人震撼的“大美”, 来自豁达而深沉的历史观和宇宙观。 而二石的山水画中为观众所称道的磅礴大气, 正是来源于对父亲绘画精神的继承。
        如今, 傅二石已年过七旬, 却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在他的作品中人们看不到一丝的僵化与陈旧, 所看到的是永远的探索和永远的进取。 我们衷心祝愿二石先生永葆艺术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