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三强化”夯实基础建制度
2月19日,枞阳镇大青山村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对该村今年山场和圩田新一轮对外承包进行讨论议决,最终通过以高于去年4.2万元的承包底价公开招租。这是枞阳县村级组织实行该项制度以来的一次成功实践。
强化领导是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该县县委中心组多次组织学习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方世江有关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并就具体工作进行了研究。早在去年3月10日,该县召开了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会议,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农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枞阳县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工作方案》,进一步对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完成时间等进行了明确。
强化责任是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关键。为了全面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落实,该县进一步强化了乡镇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乡镇纪委书记的直接责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具体责任,要求各乡镇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提上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全县22个乡镇及时召开了班子成员会和机关干部会议,259个行政村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和党员大会,以会代训,明确工作进度表,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强化督查是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保障。为此,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领导多次深入一线指导工作,进村入户开展调研,与乡镇班子成员、村干部和普通群众进行座谈,了解工作情况,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县纪委协调组织、民政、财政、农委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制定详细的检查方案,设计百分制考评表,先后三次对全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督查、验收。随机对各乡镇行政村进行抽查,避免检查工作走过场,并及时对每次检查情况编发通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各乡镇制定有力措施,认真整改完善;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路,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疏光辉告诉笔者,通过检查,全县各乡镇都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不打折扣,不走过场,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各项规定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二步“四突出”遴选人员强组织
刘东胜是汤沟镇江厂村的一名老党员、老村干,今年72岁,本想在家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但去年11月20日,却打破了他的平静生活。原来,村里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以后,村党支部和广大村民一致推举他担任村监委主任,得到党组织和群众的信赖,刘老只好再度“出山”,发挥余热。
如何让村民更全面地了解村务监督工作的意义,选出自己的贴心人;如何配齐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让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维护?该县迈出了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第二步。
抓好政策宣传,突出一个“广”字。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文广局等部门,将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作为近期的宣传重点,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全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县纪委以工作简报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时编发,全面报道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各乡镇采取制作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县委、县政府加强民主管理,深化村务监督工作的决心,提升广大村民对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认识。
抓好组织选举,突出一个“细”字。为确保选举工作规范有序。各乡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协调、督查、指导工作,制订印发选举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深入各村开展调研活动,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干部、村民代表、普通群众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基本情况,全方位掌握群众对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动态,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选的积极性,切实维护自身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力地促进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的开展。
抓好审核把关,突出一个“严”字。各乡镇严格按照县里《工作方案》规定的选举办法和程序,引导群众把公道正派、政策法律意识强、热心群众事业、群众威信高的人员选入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把好“资格、审核、选举、公示”四关:认真执行回避制度,确保参选人员资格;各乡镇纪委抽调专人成立考察组,通过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对各村监委会成员候选人进行全面考察,经乡镇党委审核后给予各村党支部批复;乡镇党委派包村干部和纪委工作人员参加各村监委会选举会议,对选举过程严格监督,现场指导,各村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办法和选举程序,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现场唱票、计票,当场宣布选举结果,产生各村监委会成员。四是严把公示关。各乡镇党委监督各村及时将监委会主任、成员候选人名单、监委会选举结果在村党支部、村务公开栏等显要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抓好工作效果,突出一个“实”字。县纪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局,积极做好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有关领导亲自旁听了枞阳镇长河村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会议,多次深入乡村,听取乡镇主要领导关于监委会选举工作汇报,查阅选票、选举办法等有关资料,对做好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宣传发动好。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广泛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选举组织好。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好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确保一次性选举成功,确保不因为选举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造成新的上访。三是作用发挥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在基层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监委会在村务监督方面的作用,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
枞阳镇党委书记王海峰说,在村务委员会组建选举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章办事,确保选举公正、公平、公开,产生的人选让群众满意、组织放心。据统计,截至2010月12月31日,枞阳县259个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圆满结束,共选出监委会成员1088名,其中党员583名,女性成员49名,45岁以下成员235名,高中以上学历316名。
三步“两狠抓”强化培训履职责
春节刚过,2月18日,白湖乡就召开了全乡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培训会,请县纪委常委乔华雄为全乡59名监督员“充电”。经过一天半紧张的学习,全体学员们通过了考试,乡党委为他们颁发了证书,让他们回去以后“持证上岗”。
为了使监委会成员尽快熟悉业务,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枞阳县首先从狠抓教育培训入手,进一步提高监委会民主监督水平和工作效能。县纪委、乡镇纪委分别组织村监委会主任、监委会成员开展了履职培训,着重提高村监委会在党纪法规、财务管理、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有关领导亲自到会主讲。进一步要求村级监委会在工作中要做到“能监督、会监督、敢监督”,重点围绕管人、管财、管事三方面进行监督;要求监委会主任要具备无私奉献、办事实在、主持公道、作风硬朗、行为规范、清正廉洁等6种素质。此外,该县还引导各行政村由村党支部牵头,对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进行综合培训,使他们理解和支持监委会工作。据统计,该县共组织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培训23次,参训人员达1966人次,通过教育培训,增强了监委会成员责任心,提升了整体业务素质和监督能力。
为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正常运转,该县狠抓阵地建设,严格按照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6个标准,抓好软硬件建设,全面夯实监委会工作基础,确保全县259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办公场地、有工作制度、有会议记录”,达到组织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保障有力的要求。此外,该县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市文件精神,立足县情制定施行了《村级廉情通报制度》、《村级廉情季分析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工作职责》等多项制度,各乡镇为所辖行政村统一刻制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印章,根据各村监委会办公室具体情况绘制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级财务管理、项目招投标、党务、村务公开、“村民评村官”等监督工作流程图,并全部制作成版面悬挂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各村为村务监督委员会制作了与村“两委”同规格的牌子,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牌子并行悬挂,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提供了必要的办公场所,配备了桌椅、档案柜、档案盒等办公设施,并结合本村财力实际,给予监委会成员一定误工补贴和办公经费,有效调动了监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实行几个月来,全县监委会参与监督村务重大事项228项,否决不合理支出15600余元,参与监督招投标24次,提出监督意见78条,全部被村“两委”采纳。长河村党总支书记朱应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长河村实行该项制度以来,仅去年8个月时间,就为村里节约开支2017.54元,真正发挥了“过滤器”的作用。
[责任编辑:吴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