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神节来了!

 阳光妥妥 2012-04-15
山神节来了!  

             ——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而作

                        刘德文

 

         今天是农历三月十六,我应恒德华公司管理层之邀,参加了该公司煤矿分公司的山神节纪念活动,并代表中国国际商会鸡西国际商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从煤矿返回市里的路上,同行的苏总边开车边对我说:“我是第一次到矿山过山神节,感觉有点乱,怎么一会儿叫山神节,一会儿叫开山节,一会儿叫把头节?刘老师,您能不能给叨咕叨咕这山神节的来历?”为满足苏总要求,我对东北山神节的由来粗略叙述了一番。
    山神节,顾名思义,就是祭奉山神的节日。东北山神节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商周时期肃慎人的祭山活动。《晋书·肃慎传》有“肃慎,一名挹(yì)娄,其国东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铁。将取之,必先祈神”的大段记载,主要讲的是西周时期,肃慎造楛矢石弩向中原进贡采石拜山的事儿。后来,逐步演变为每到三月中旬,东北山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采矿营林打猎挖参开始之时,山里人都要举行祭祀山神的仪式。祭祀时,行业头领要率众伙计们到庄严的祭祀场所,鸣鞭放炮,烧香摆供,磕头许愿,求山神保佑业兴人旺。最后,还要请伙计们大碗酒、大块肉地吃上一顿。著久成俗,沿袭至今。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神信仰在东北民族的生存发展中,不断发挥着相应的功能。据说,哈尔滨市阿城区已将东北的古山神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申报。
    另外,东北山神的神性并非是单一的,它融合了神性和人性的共同特点。在东北长白山林区,还有一个“孙良版”的山神节。说的是清朝初期,长白山盛产野山参,虽朝廷一度严禁采挖,但入山私采者仍是络绎不绝。长白山采参俗称“放山”,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劳动,既要躲避官府重兵缉拿,又要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需要组织多人“拉帮”进山才行,领头拉帮的叫“把头”。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这里的放山人都要祭拜“入山再有迷路者,我当作为引路人”的放山英雄老把头孙良。据通化师院教授孙文采先生考证,孙良确有其人。近四百年来,当地采参人一直把孙良作为山神供奉。有关山神老把头孙良和长白山采参习俗已于2008年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孙良版”的山神节至少要比《晋书·肃慎》记载的晚两千七百年。但无论如何,在我看来,两个版本的山神节都是我们东北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山有灵当敬之。五一国际劳动节要到了,山神节来了!尽管我是无神论者,也愿山神真在,能保佑我们的大东北物阜年丰,保佑我们东北的劳动人民平安幸福!

【原创】山神节来了! - 颜色词 - 颜色词

        

老称八两参为宝;难怪朝廷总禁山!这棵山参是6位采参人于2007年在长白山西南坡、鸭绿江畔海拔920米处的森林中发现的。经过测量山参年龄300多岁,体长145厘米,主须长112厘米,鲜重366克。被通化市的一个人参经销商以300万元天价购买。俗话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按老秤十六两为一斤计算,这支山参重量合老秤十一两七一,简直是宝中之宝了!


 
 
 愿您天天好心情-阳光妥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