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年代外国记者镜头里的中国(组图)

 笑熬浆糊糊 2012-04-15

 

          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区的天时晴朗的天,解放区的健康风尚与服装款式色调也随着大军南下西进而传遍全国,旗袍靓丽辉煌的地位被干部装所取而代之。社会鄙夷挂红穿绿的奢侈服饰风尚,旗袍衬映出的悠闲,舒适的女性形象失去了生存的氛围,人们对衣着时尚美的追求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动是美,心灵最美为社会认同。

 1950年代的中国艺术院校

50年代外国记者镜头里的中国(组图) - 龙往事 - 龙往事
雪中的故宫

   女装流行代表简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女学生大部分穿布拉吉连衣裙,或者是背带式工装裤,当时举国上下的妇女都是清一色的古装,最时髦的打扮就是蓝色或者灰色的背带工装裤和白衬衫。布拉吉是来自苏联的一种连衣裙,其款式非常简单:泡泡短袖,泡泡褶皱与圆领连身衣相连,后系腰带。

  列宁装,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这是从苏联学来的服装款式,尽管这种服饰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但是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服饰。体现出劳动是最美的本色及其时代风尚。

  女士两用衫,是中国妇女50年代乃至六七十年代的主要着装。两用衫以长袖为主,前门襟四粒扣,款式简洁,多用混纺毛料,中长纤维,涤卡等制作。女子也有穿卡曲的,衣身略长,直门襟,宽袖口,宽下摆。

50年代外国记者镜头里的中国(组图) - 龙往事 - 龙往事
广场
50年代外国记者镜头里的中国(组图) - 龙往事 - 龙往事
工人

 50年代外国记者镜头里的中国(组图) - 龙往事 - 龙往事

1950年代的时尚女性

  这一时期服装崇尚简洁,朴实,颜色相对单调,以绿,蓝,黑,灰为主。寻常百姓还穿着打补丁的衣裤。这被视为艰苦朴素,备受推崇,于是有的人专门买来新的衣裤放在水中洗的发白,发旧,认为这才是美。

  1956年,为展示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政府提出“人人穿花衣裳”的口号,才使捆扎着的女装松开了束缚,有了新色彩,一时间爱劳动穿俏衣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穿花色布拉吉成为时尚,沉寂的旗袍再度复苏,比以往多的是一分健康自然的气息。旗袍款式简洁,腰身比40年代宽松,很少用刺绣,镶滚等装饰,色彩素雅和谐,体现出“得体大方”的风尚。面料以棉为主,少用丝,毛织物。穿法也多种多样,外罩背心的比较普遍,此外也可搭配毛衣,列宁装,军便服。
50年代外国记者镜头里的中国(组图) - 龙往事 - 龙往事

 50年代外国记者镜头里的中国(组图) - 龙往事 - 龙往事

 50年代外国记者镜头里的中国(组图) - 龙往事 - 龙往事
  尽管现在化妆水平,摄影技巧都大大超过了50年代,但是现代拍摄地女子服饰像,似乎没有50年代那么亲切,真实。浓墨重彩掩盖了不少缺陷,却没有了自然之美。那时照片中的女子,没有什么浓重的化妆,一袭布旗袍,率真,大方,洋溢着健康的气息。

  在50年代中后期外事活动中,我国女性身着浓郁的中华特色旗袍,充分展示了新中国女性的新面貌,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受到海外人士的欣慕与赞扬,留下了旗袍灿烂的一瞬。

  旗袍在50年代属于最后的辉煌,与旗袍想比其他服饰就逊色了许多。花衣裳没有了,旗袍压在了箱底,一些比较“考究”的服饰,只是在衣袖或衣领部位,缀点小花,碎花,算是点缀,美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