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复习)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4-20

复习策略

    视群落为系统,各种群就是其组分。从群落的概念出发,分析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从静态的物种组成到动态的种间关系;从群落的空间结构到群落的时间演替。

1.复习物种组成时带出丰富度的概念,明确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种间关系以竞争和捕食为重点,正确解释与之相关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3.对于群落的空间结构,要着力理解:群落的垂直分层和水平分布,既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是种间关系的作用体现,结果是使群落对空间和环境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4.通过对实例的搜集、分析和讨论,把握群落演替的概念,进而区分演替的两种类型。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5.复习应避免机械记忆,既要注意与典型实例相结合,又要关注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考点透析

1.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结构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其中物种组成是基础,种间关系是内涵,空间结构是形式。

    群落的结构特征,既决定于群落内不同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不同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又是群落生物在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实际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其空间位置关系有利于生物群落对空间和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2.种间关系的复杂性

     一方面,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等多种性质。竞争的结果分排斥(多为实验条件下)或共存(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共生还分互利和偏利的情况;另一方面,两个种群的种间关系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两个种群可以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3.群落演替的原因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于是就发生了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4.群落演替的类型

    群落演替有两种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为了维持生态平衡,我国近年来大规模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