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修3·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昵称2040955 2015-08-27

必修3·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必修3·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知识结构】

一、生物群落

1群落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各种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实 例: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应该是多个种群)

【问题探讨】: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分析】研究群落,须先研究种群系统的数量动态和不同物种的组成关系。原因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问题内容有:群落多少个种群,种群中那个种占优势?群落中物种组成和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以及占据位置和群落的演替以及边界范围等)

1、群落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原因: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2、物种衡量指标: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是群落的首要特征。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有差别,(如热带雨林生物种类多,丰富度大;草原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小。)

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三、物种间关系

物种间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之间,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1)种内互助 特点:群聚生活。如:昆虫、鸟、鱼和哺乳动物等。

(2)种内斗争 原因: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等。如鲈鱼食本物种幼鱼,蝌蚪排毒使幼小个体死亡。

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和寄生等(图4-10)

类型

曲线图例

箭头图例

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如地衣、根瘤、白蚁与鞭毛虫等。

捕食

 捕食者种群的数量和猎物者种群的数量呈周期性的波动,且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

竞争

 C代表共同的生活条件,结局有三,①两种群个体间形成平衡;②A取代B;③二者在空间、食性、活动时间上产生生态位的分离。

寄生

寄生种群A得利,宿主种群B有害,寄生物一般比宿主小,如蛔虫与人。

(1)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的现象。可以是动物捕食动物、动物捕食植物等,分开对被捕食者有利。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2)竞争(你死我活):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可发生于植物与植物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等,分开后对双方都有利。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3)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的现象(被寄生者叫宿主)。分开后,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对宿主生存有利。①体内寄生: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②体表寄生:小麦线虫寄生在小麦籽粒中、蚜虫寄生在绿色植物体表、虱和蚤寄生在动物的体表、菟丝子与大豆。③胞内寄生: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等。

(4)互利共生(同生共死):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分开后双方或一方不能生存。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总结:竞争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结果可能使一方导致灭亡;捕食是先增先减,后增后减,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共生是同生共死,荣辱与共。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随堂习题

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里的鱼; B.一座山上的树; C.一个公园里的草地;D.一块油菜地里的油菜。

2.下面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A.长江流域的森林;             B.云南的苹果树林;

 C.蘑菇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乳酸菌菌落

3、下图所表明的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是 (     )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答案:D  D  C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引入说明】:由于各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各生物种群在群落中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于是群落就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通过列举事例,归纳列表)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分层_现象

(1)影响森林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阳光。

(2)影响森林中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影响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温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呈 镶嵌分布 现象。

(1)高山的不同海拔高度动植物的分布不同,这是群落是水平结构,又是垂直结构,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制约。

(2)高山的阳面和阴面动植物的分布不同,也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光照。

 3、群落结构:

(1)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五、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土壤中小动物特点: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身体较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研究这类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法: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说明: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越多。草原的层次比较少,动物的种类也比较少;森林的层次比较多,动物的种类也比较多。

[随堂练习]

1、分析内蒙古草原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草原上大量的蝗虫与羊的关系是(  )

(2)狼与羊的关系是(  )

(3)无计划繁殖羊群反而会减产,其原因是(  )

(4)羊瘤胃中的微生物和羊的关系是(  )

A种内竞争  B寄生  C共生     D种间斗争  E捕食  F防御

答案: D  E  A  C

2、在某区域内,下列生物之间生存斗争最激烈的是(   )

A马和羊   B蛙和鱼    C狼和鹿   D人和蛔虫

答案:C

3.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食物、温度   B.光照、湿度  C.光照、食物  D.食物、光照

答案:C 

4.影响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    )

A.光照的明暗   B.地形的起伏  C.温度的高低  D.种群的特征

答案是D

5.(多选)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 (     )

A.光照强度较弱    B.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低    C.湿度较高      D.温度较高

答案:A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