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法与书法杂论

 聽雨軒sjh 2012-04-22

道法与书法杂论

    儒家是以孔、孟为宗师的 重要学派,先秦至汉初“九流十家”,儒家被列为首位。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建议之后,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统治中国达2000多年,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儒家思想也 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地 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地 运动曲线往往以儒家思想为坐标,围绕着它做出演进变化;儒家地 文化也对书法 艺术及书学理论又深广地 渗透。

    古代书家往往以儒 家君子为做人地 楷模,以仁义道德为人格理想,以文质彬彬为精神风貌。所以,在书法 方面,也 努力向这个方向靠近。比如,古人在评论颜真情地 书法时,往往不仅考察其笔墨之美,而更欣赏其字迹笔画地 端正、厚重,就像理想中地儒家君子一样。

    因此,书如其志,书如其人,尽管各有各地面貌,但实质上书家有一个共同地典范,即以儒家君子和 圣人为样板。

    另外,儒家地 中庸之道与对中和之美地 推崇,也对书法有积极地 影响,儒家哲学、伦理学上提倡中庸之道,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倡导德 “中和之美”,是蹋哲学、伦理学上的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 反映。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和艺术特征,也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中国书法艺术也深受中庸之道的 影响,在书法艺术审美志多强调中和之美。

    禅宗,因为主张用禅定的方式来 概括佛教的 全部修习,故名。因为它自称是传佛心,以觉悟众生本有的 佛性为目的,所以又称佛心宗。

    禅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模式。它崇尚老庄之“清静无为”,提倡“运水搬柴,无非妙道”、“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它突破佛教传统篱笆,深入渗透道日常生活中去,要求在日常生活保持一种超脱的 心灵境界。

    这种心灵境界,与书法创作的境界不谋而合。书法是依靠运功的线条,在有意无意之间,表现作者内心的状态,创造独特意味的艺术。书法是创作者内心秩序的全部展露,需要在无意识之中,很自然地把自己的一切表达出来。它与禅宗主张的“回归自然”、“无意识”非常一致。他们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点,如“随心所欲”、“超逸”等等。

    提到禅宗书法家,被成为清初四高僧之一的八大山人不可不说。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明皇室的后裔,出世在明朝危亡的时候。他作书喜用秃笔,用儿童般的 滞拙来屏除表面的技巧和形式感。近代以来,禅宗书法的代表人物有谢无量。马一浮、高二适等。

    中国道家讲究阴阳。阴阳相对而生,类似于当代中国所讲的对立统一。道家讲究“乾坤”、“阴阳”,而书法讲究“动静”、“刚柔”,讲究对立统一。在早期书法之中,“力之美”的出现,既是对代表刚健的“乾阳”的 歌颂。书法中柔美的笔墨情趣,既是对滋生万物的“坤阴”之德德赞美,刚与柔,动与静是阴阳二气的主要体现,是生命表现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汉字演变书法艺术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

    阴阳在书法中是普遍存在的,就用笔而言,点画之力,外露为阳,内敛为阴;直为阳,曲为阴;方为阳,圆为阴;粗壮为阳,纤细为 阴;疾捷为 阳,迟涩为阴;

中国书法美学虽然纷纭繁杂,但从道家的阴阳学说来 划分,则不外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前者强调方、露、直、急、枯,等等,后者注重圆、藏、曲、缓、润,等等。

    从道家的观点来看,书法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大道”。这也就是很多书法家重神轻形的根源所在。道,只能领悟,不可强求。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认为::无意无我,然后得万物之情。”在庄子开来,由“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而来得“素朴”之美是一种最高得美,一种淡和静得艺术境界。

    道家美学思想中的玄鉴自然等对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有无虚实学说,对中国书画创作中的章法布局有点石成金的作用。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生于老子认为,构成了宇宙万物,就自然现象来说,世间万物都是的统一,或谓的统一,统一即为美。老子的这个美学论断为中国书画创作在章法布局上提供了可以遵循的原则。

    “,是中国书画创作中需时时体现的,在概念上相对立。但在创作中,书画家巧妙、合理地协调,从而达到完美的统一,这是对老子道家美学思想的践行。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单从画面形式的表层意义上看,它对构图的要求相当高,要通过多种方法(如:知白守黑、虚实相生等)使观众的视觉与感知达到平衡。从艺术审美的深层次来品味,需要体现作者的美学素养,启迪观众的思维,撩动观众的情绪,从中得到教益,享受审美愉悦。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它用抽象的线条语言来传情达意。相对来说,虽然书法不如具象的中国画那样让人通俗易懂,但书画同源,在某些方面书法与中国画有诸多相通之处。邓石如曾说: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计白以当黑就是中国书法和绘画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是对老子虚实相生美学观点的继承和实践。在书画创作中,不使幅面安排得过满过挤,留出必要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虚实相生可使画面更空灵。

    行草书的创作,书家根据整体结构布局的需要,有时一个数字密集连写的情节性块面,字距不大,但表现出作者书写时豪放的心理情绪,形成密不透风之势;有时紧接密集之后来一个疏朗宽松的块面,如同紧跑之后的放松,小憩片刻,使点画之间、前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有所留白,却给人疏可走马的感觉。如黄庭坚在《诸上座帖》(如上图)中对疏密的表现,就将处理得恰到好处。黄庭坚晚年信奉道家之学,其在书法创作中掺入道家的审美美学也就自然而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