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维静:共赏教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清风空间 2012-04-23
 看了08班邓老师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我非常感慨,老师能够从一篇短文当中清晰的找到三个方面来给学生以文学的熏陶和人生境界的提升,是非常不容易的,而这也一定是一份非常出色地教案。从教案当中能够感觉到老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非常高,另外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很强,更重要的是老师不仅能够读出文章内的情感,还将语文拓展出去,让学生联系自己,联系现在的社会现实,视野开阔有社会责任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在阅读的时候受益良多。


   给这样的教案说说问题比较难的,反复阅读之后,我想还有这样几点可以和老师们交流探讨。

 

1、课文可以讲背景与分析连贯起来。文章先介绍了李大钊其人以及做其文的背景知识,学生此时应该在心理上比较好奇希望能够继续了解文章内容。但是课堂上的生字讲解却打断了课堂和学生的思路,有点断裂感。可以将两者换位,即可解决此问题。另外学生们在第一轮讨论和发言的时候,教师预设的还是学生更多从基础知识的字词方面着手。我个人认为,不必在课堂上用这么多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字词,考虑到整个课堂时间的调配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第一个环节对字词的学习和整理应该已经够了。

 

2、问题还可以提得稍微具体一些。例如第五大部分中的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初读文章体会”,这可能就让学生有些摸不到头脑。这一部分教师希望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那何不从作者使用语言的某一方面进行提问,例如可以从修辞的角度问(此教案在后面也提到了),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当中他觉得用的比较好的一两个词来谈。另外从整篇文章入手,我想不如从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入手比较好,这样范围小,学生们活动起来目的性明确。我还建议这里可以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能够动笔写一点感受,一节好的语文课,我想一定离不开学生的创作。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一种语文概念的回归。我也相信学生们一定会在这样的环节给老师们以惊喜的。

 

3、提问也可以更有美感。在第五部分当中“品味含蓄美”的部分,老师的教案中说道,“显示一题,完成一题”,还有之前的“概括段意”,这些环节的设计本身非常好,不过能不能不以题目的形式出现呢?可以设问,但尽量还是要避免提到做题。这样学生会在课上觉得比较温暖舒心。

 

4、学生的朗诵还可以更多。全文有两处学生的朗诵,都是对全文的朗诵。我想,朗诵的次数还可以更多,不然的话,学生很难从第一次的普通诵读,到第二次就可以将李大钊的磅礴体会的很充分。此外形式还可以更灵活,例如单段诵读,两段诵读,一个同学的朗诵以及教师的示范。朗朗书声在语文的课堂上是非常美的。

 

5、有关板书。教师的板书设计简洁,内容全面。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建议,可否考虑一下“语言美”“哲理美”和“人格美”与上面的内容是否完全契合,另外这三点和“革命必胜,民族必兴”的逻辑关系是否比较明显呢?

 

6、细节的打磨。首先,ppt上出现的内容可以稍微少一些,一页ppt出现的字太多,学生有可能无法及时捕捉到核心的关键信息,因此李大钊和作品背景最好能够用少一点的字来介绍最关键的信息。其次,教案的学生第一次齐声朗诵的时候,教师要求“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这个在操作上不容易。学生在齐诵的时候,最好能让他们专心齐诵,不要读到一半停下来画一画,这样读不好,也摘录不好。

 

      总体来说瑕不掩瑜,我相信老师也一定会和本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研讨,让这节课成为使学生受益良多,一生难忘的好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