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辰州教案”百年祭

 太阳初照 2012-04-26
 
 
   我无法评说百年前那带血带泪的故事。只是想以这段平常的文字提醒后人:医学,带给人类的应是更多的福祉,而非灾祸。百年前的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湖南省沅陵发生过一场震惊中外的“教案”。以医生的面目出现在沅陵古城的英国传教士胡绍祖和罗国俞,在这一天被当地居民殴毙。

  地处湘西的沅陵,其时自是一片闭塞的内陆之地,虽有身边的一条沅水入洞庭、通长江、达四海,但这里的土著居民第一次见到红眉绿眼的洋人还是1899年时的事情。据《沅陵县志》载:清光绪二十五年,汉口英国领事馆派教士管耀卿到沅陵县城下南门府仓巷租民房为福音堂传教。不久,复派英国国籍胡绍祖、罗国俞来沅传教、行医。这自然是极具新奇的事物了。此前,沅陵县自东汉至唐,县衙设有“医博”;明、清设县医学训科。世世代代的沅陵人,习惯的是中医的“望闻问切”,熟悉的是中药的“膏丹丸散”。他们何曾见识过那贴着女人的酥胸听来听去的“听诊器”?那刺入女人白嫩的屁股的“注射器”?尽管百年后的今天,《沅陵县志》承认:“光绪二十六年(1900)西医学传入县境”,却当时的沅陵土著居民,自是视传教士和他们设立的医院如异端。这于是便从一开始,就注定古老的沅陵会要与神秘的西方医学发生猛烈的碰撞。

  历史总是有些巧合。两年后的1902年7月,沅陵城里发生瘟疫,“城乡死亡千余人,人心愈恐。”恰在此时,民间盛传谣言:瘟疫是洋人“施毒水中,造成病害,以诱人前往医院就诊。”于是,世居的沅陵人紧张起来。一时间,城内城外,“水井都被木栅围护,且派壮丁日夜巡守。”就连去沅江汲水者,也要驾船至江心急流处,恐近岸江水被洋人投毒。谣言越传越凶,终究酿出了一场惨祸。

  那时的沅陵城里,早已流行吸食鸦片。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这天上午,一位张姓的寡妇终于点燃了惨祸的导火索。坊间早就传闻,张氏与洋人私通。恰巧这天在城中一间鸦片房吸毒的张氏,起身时衣襟里掉落一包不知名的药粉,有见者疑其为代洋人施毒,遂“缚以游街,随而和者百余人。”继而又冲入教堂,先后将胡绍祖、罗国俞两位洋人乱棒打死。

  “辰州教案”就这样发生了。

  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政治腐败,民智未开。英籍洋人之死,自是招至英国政府挟洋枪洋炮以抗议。早就被两次鸦片战争吓破了胆的清王朝火速派兵捉拿沅陵涉案人员300余众。同年十月初三日,清廷“上谕”:辰州营都司刘良儒斩立决;统领毅字营总兵颜琼林斩监候;参将张耀奎、赵玉常革职,永不叙用;其余大小官员或革职、或流放。并赔款白银八万数千两(“英金一万镑”);且于辰州府衙门口左侧立一“永远儆戒”石碑,碑文刻着英人的抗议书和清廷惩办辰州文武官员的“上谕”。更可怜的是“凶手”张白狗、张永太、贾三、王大、尹牛儿等十人,在英国驻汉口副总领事翟兰思的监斩下,被用大炮轰死,尸骨无存!其中何家二佬年仅14岁!西方传教士就是这样用大炮轰开了古老的沅陵城门,他们在传入西方医学的同时,也从此给世世代代的沅陵人心上留下一块永远无法医治的伤疤。

  我是在一个夏雨如注的日子去沅陵的。黄昏,雨势稍缓。沅陵县卫生局一位官员陪同我在一条小巷里寻访到一幢灰色的古旧洋楼。此楼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当年的美国复初会正是利用“辰州教案”的清廷赔款,修建了这幢楼会医院。不远处的沅江里,有船儿在游。我默默地立在小巷深处,任雨滴零乱地飘湿我的衣襟。那块被邑人称为“屈辱碑”的石碑去了何处?那正好一百年了的亡者的灵魂去了何处?作为后来者,我无法评说前人那带血带泪的故事,只是想以这段平常的文字,祭奠当年悲壮地死于乱炮的先人;也愿这段才仅仅百年的历史,能让我们的后人记住:医学,带给人类的应是更多的福祉,而非灾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