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雳:青少年网络道德表现及网络偏差行为

 静风入梦 2012-04-27

雷雳:青少年网络道德表现及网络偏差行为

雷雳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

 

摘要:如今,互联网这一高科技工具已被中小学生广泛使用。但由于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进而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网络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形成的今天,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雷雳老师以青少年在网络中的道德表现及一些偏差行为作为切入点,首先通过调查数据介绍现中国青少年网民的大体状况,包括青少年网民比例。其次阐释了网络道德就是调节人们有关互联网活动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通过《青少年网络道德问卷》考察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包括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和网络道德意向。再次介绍了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接着谈到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主要指消极行为、反常行为,是对规范行为、对规范状态的偏离,是适应不良的表现。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最后针对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雷老师给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今天主要谈一谈青少年在网络中的道德表现和偏差行为。

大家都在使用互联网,能感受到网络中存在很多善意行为,对网络产生正面、积极影响,小到主动调节论坛气氛、提供信息帮助,大到打击违法犯罪、救助弱势群体等。但网络中也有很多偏差行为,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如网络攻击、欺骗、犯罪、垃圾邮件、虚假信息等对互联网用户造成极大困扰。

根据2010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表明,我国年龄在10岁到19岁的青少年网民有一亿多,占网民总数的33%。中国青少年网民群体庞大,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又尚未确立的时期,思想极易受到其它负面现象的影响和冲击。另外,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本身精力旺盛,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在混乱的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作为重要的网络使用群体,他们的行为会怎样?道德表现又有什么特点?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研究,现在将一些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

青少年的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就是指调节人们有关互联网活动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新特点。

从心理学上来讲,通常会把道德分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向或道德信念以及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就是指我们认为应不应该有规范行为的一些准则,我们是不是觉得道德准则是有意义的。道德情感是指我们看了一些符合道德规范或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之后,自己的一种情绪体验。比如说,我们看到助人为乐的行为觉得很高兴、很欣慰,看了一些违反道德、破坏道德的行为,我们觉得生气,甚至假设是自己又无能为力可能会觉得很郁闷。道德意向是指我们是否愿意去做一些符合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行为的内心倾向。

我们认为,网络道德和现实社会道德之间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因此网络道德应该具有现实社会道德现象的基本特征,网络道德结构模式也具有现实社会道德的一般结构模式。

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我们也是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向三个维度来看。

我们编制了《青少年网络道德问卷》来考察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问卷有30道题目,采用6点制评分。大概意思就是,我们设计很多题目,比如你觉得在网上应该有道德准则吗?评分规则是:符合自己的情况就是6分,完全不符合就是1分。评估之后我们发现,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向的平均分较高,在有点符合基本符合的范围。道德认知的平均分是4.82分,说明青少年大体上认可网络社会应该讲道德。道德情感平均分是4.95分,说明青少年大体上接受道德行为,看到符合道德的行为觉得是一种正面的情感体验,看了违反或者破坏道德的网络行为是负面的、消极的情感体验。道德意向平均分是5.20分,说明青少年更愿意在网络上做一些有利于维护网络道德,有利于促进网络道德的行为。所以,我们总体上的结论是,青少年网络道德是积极的,倾向于认为网络环境中应该有良好的道德规则,对于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情感反应更积极,更愿意做出符合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

我们分别考察了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的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从统计结果图上发现,每一个年级的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向的平均数虽然有点参差不齐,但从统计检验的角度来看,这个差异可以忽略。换句说,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和网络道德意向并没有差异,他的网络道德并不会因为年级的升高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

再从性别的角度来看,虽然统计图上看到男女生的平均数稍有差异,但是从统计上来讲也是可以忽略的。结论就是,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并不会因为男生或者女生就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网络道德是一致的。

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向是内在的,一般看不出来有什么表现。真正的表现是在行为上,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是很典型的道德外显的表现。

亲社会行为,简单讲就是对社会的发展、维系社会的稳定等有好处的行为。具体就是,倾向于帮助他人或者使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得益,行为者并不期望得到外在的奖励,而且行为者在做这种行为过程当中,会付出一些代价、自我牺牲或者冒险,包括时间、精力、金钱、或者其他方面。

利他行为,就是为了促进他人幸福,去帮助和分享的行为,作出利他行为者并没有有意识地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

网络亲社会行为,是指在互联网中所发现的亲社会行为。网络利他行为指在网络环境中使他人受益,而行动者本人并没有明显的自私动机的自愿行为。刚才我们提到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是一个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问题。网络道德体现在网络利他行为上,稍有不同的就是借助网络媒体,出于助人的目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自愿而非强迫等特点。

怎么看网上对一些不良人的人肉搜索?虽然现在很多人认为人肉搜索太过分了不好。但是进行人肉搜索的人在时间、空间上都跟当事人没有关联,但是他们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最后让被搜索的人得到相应惩罚,这就是一个网络亲社会行为,一个道德行为。

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中的青少年利他行为,是指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所实施的将使他人受益且自身会有一定物质损失,又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这里所指的物质损失,是指助人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所花费的网络开销、时间精力以及虚拟的网络货币等。没有明显的自私动机,是指不期望有来自外部的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要说他们得到什么,就是内心因做好事所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感、自我价值感等内在奖励。

从网络社会来看,亲社会行为有几方面的表现。一是无偿提供信息咨询。比如网上有一些所谓的菜鸟,对很多软件不太熟,或者硬件出问题不知道怎么办,他们可能就会在网上提出问题,很容易就会搜到无数答案,因为早就有很多人无偿地将一些问题的咨询答案贴在网上了。二是免费资源共享。这就是网民自发上传一些软件,考试复习资料、考题等资源到网上。三是免费进行技术或方法的指导。四是提供精神安慰或道义支持。就像刚才讲到的人肉搜索就是道义上的支持,可能有些人说不上这个人到底是谁,但是他给他人提供条件去支持他们做这样的事情。五是提供虚拟资源援助。六是宣传与发动社会救助。如有白血病患者家里经济状况不好,需要捐助,或者贫困地区的一些学生需要捐助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做。七是提供网络管理义务服务等。比如论坛的版主实际利益并没有太多,但是这些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我们看到,网络社会中的亲社会行为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公开性、非物质性等新特点。

我们编制了一个《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用以测试几类亲社会行为倾向,包括公开型、匿名型、利他型、依从型、情绪型和紧急型等六类亲社会行为。这个量表是一个5点量表,列出各种各样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并提出我有过这样一种表现吗?的问题,让研究对象去回答,按从来没有这样1分到总是这样5分的评分方法,共26个项目。

公开型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公众场合或有人看到的情况下做出的亲社会行为。就是别人知道是你提供帮助或提供资源的。匿名型亲社会行为,是在受助者不知道帮助者是谁的情况下,个体做出的亲社会行为。就是受到帮助的人并不知道帮助者是谁或者提供帮助的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信息。利他型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出于减轻他人痛苦的动机做出的亲社会行为。依从型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他人请求下做出亲社会行为。比如,咱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乞丐,说肚子饿了或钱包被偷了回不了家了,要求你给一些帮助。情绪型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自己情绪被唤起的情境中做出的亲社会行为。就像汶川地震中,地震惨状被披露出来之后,很多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捐赠、去做志愿者等亲社会行为,他们就是被这种情景所激发而做的情绪型亲社会行为。紧急型的亲社会行为,是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做出的亲社会行为。

研究《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各类网络亲社会行为还是比较正面、积极的,平均数在34分之间,说明他们愿意在网上做出一些亲社会行为,而且频率较高。从统计结果图上看,六种类型亲社会行为中最突出的就是紧急型亲社会行为,也就说在网上如果有人提出一些紧急情况需要帮助时,青少年网络用户更可能去提供一些帮助。其次是利他型亲社会行为,稍微低一点的是情绪型,公开型是最低的,就是表明我是谁去帮助别人的行为在网上频率较低。

对照国外青少年在网络上的亲社会行为,中国的青少年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国外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亲社会行为最多的是利他型、紧急型和情绪型,最少的是公开型。而国内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亲社会行为由高到低依次是紧急型、利他型、情绪型、依从型、匿名型和公开型,这个跟网络上青少年行为的特点趋势差不多。北师大寇罭教授研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国内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中利他型是最高的,其次是紧急型、情绪型、依从型、匿名型和公开型。这跟我们调查的青少年在网上亲社会行为的特点稍有不同。

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环境中,紧急型和匿名型这两类亲社会行为的排名比现实生活中要高一些,这跟网络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互联网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很多人愿意去用,匿名性就是其中一个很吸引人的、独特的地方,另外开放性也是网络跟现实生活情况不太一样的地方。

从性别上看,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有没有什么区别或差异?总体上,青少年在利他型的网络亲社会行为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女生明显比男生要突出,但其他各种亲社会行为的差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个跟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观察到的和大家所体会到的也一致,通常感觉女性更仁慈、更友善、更愿意助人。当然这个特点在网络上也比较容易受骗,因为你不知道他提出的要求是不是真的。

再从年级变化的角度来看,随着年级变化的趋势,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从初一到高二是呈下降趋势,除紧急型亲社会行为基本持平外,其它的都在变化。也就是说,除紧急情况外,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在减少。可以看到,青少年在网络情景中,遇到急需帮助的人的时候都会做出亲社会行为,这种状况不会因为年级的变化而变化,而其他情境的网络亲社会行为水平则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下降,年级越高,网络亲社会行为越少。我们也可以把它和现实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特点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国外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随着年级的增长,表现出依从型、利他型、紧急型等亲社会行为的倾向是增加的;国内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在年级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网络上的亲社会行为跟现实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比较起来有不同的特点。

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

偏差行为,也称越轨行为异常行为或者偏离行为” ,心理学认为此类行为主要指的是消极行为、反常行为,是指由个体的遗传因素和心理状态引起的违反规范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对规范行为、规范状态的偏离,是适应不良的表现。现实生活当中也有很多偏差行为,如青少年离家出走、打群架、逃课、胡作非为等。

界定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一般是参照现实中类似行为进行对比,然后判断其是否为网络偏差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对互联网最反感的方面和内容包括网络病毒、网络攻击、弹出式广告、垃圾邮件、虚假信息、欺骗、不良信息、泄露隐私等。其中除了弹出式广告不是偏差行为外,其他都可以列为网上偏差行为。

偏差行为,就是出于恶意或者故意捣乱的动机和目的,表现出的一种网络特点。比如熊猫烧香病毒就是网络偏差行为的一个表现,还有大家都收到过垃圾邮件,比如邮件内容是让你成为世界名人的广告,但也许就是色情广告;还有“I  need  your  urgent  reply”的紧急情况;还有这种邮件说我是什么非洲某个部落部长的遗孤,他坐飞机失事了留下一大笔钱,这笔钱现在就是没直接到我手上,吸收你们提供一些账号来转帐,到时候给你分成;还有卖药的、卖房子的、做卡片的等等,每个人都收到过各种各样的垃圾广告。据说世界上收到垃圾邮件最多的就是比尔盖茨,如果这些垃圾邮件他都浏览一遍的话,要花几万年时间才能看完。另外,有人在QQ上写的年龄是3岁,基本可以判断是假的,但是性别是男的女的就很难说了,这就是虚假信息。还有曾经有报道说600多个名人的手机号被网站曝光了,他们在网上宣称你们愿意给赵忠祥打电话吗?这有号码。你们愿意给杨澜打电话吗?这有号码。这些都可以认为是网上偏差行为。

调查发现,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表现有网上过激行为、浏览色情信息、欺骗、黑客行为、促进不良话题、窃取他人身份、发送垃圾邮件、刷屏和恶意灌水。促进不良话题就是促进怎么自杀或者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不利的话题。其中网上过激行为、浏览色情信息、欺骗三类网络偏差行为最多。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主要表现在逃学、不服老师管教、甚至还有学生打老师的情况,还有喝酒、滥用药物、过早的性行为、加入帮会等。可以看出,网上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跟现实生活中的偏差行为的特点类型不一样。

我们编了《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以调查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该量表包含网络过激、色情和欺骗行为等共35个项目,评分是从1分到5分。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平均分为1.44分,各维度的平均分数主要分布在1-2分之间,即处于从未如此偶尔如此之间。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从数据上看,经常如此总是如此的高分组比例占0.2%,无论是网上过激行为、网上色情行为,还是欺骗都比较低。但是中分组占的比例不小,如网上过激行为占18.4%,色情行为占1.5%,所以有人讲很黄可能真的不是那么黄,欺骗行为占11.7%,这个更多的可能是在假信息上,比如说很多青少年上网为了表现自己成熟有主见,会说自己已经20岁、25岁了等虚假信息。所以,总体上来看,青少年在网上的偏差行为严重的情况并不是太突出,但是也要关注过激行为和欺骗的问题。

从性别上来看,在亲社会行为上女生比男生表现得要好一点,而在偏差行为上逆转过来了,网络过激行为男生比女生更突出一点,色情行为也是男生比女生多,但是水平比较低,欺骗行为虽然比色情行为高,但男女生之间差异基本可以忽略。

再从年级的变化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长,网络过激行为是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随着青少年年级的升高,他们在网上胡作非为的表现会越来越少。色情行为的变化基本是持平的,变化不大,差异也不显著。过激行为可再细分成攻击性、易怒、敌意、冲突四个方面。在攻击性上,男生比女生突出。在网上男生也比女生更容易发怒、生气,这是青少年在网上的偏差行为性别上的一个特点。在现实生活中,男生也比女生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更容易和他人发生冲突和矛盾,女生相对温和,表达敌意的方式也比较含蓄,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提法叫做关系型攻击,如破坏人际关系的造谣、离间、排斥等等更多发生在女生身上,男生身体的冲突可能更多一点。从统计分析来看,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在网上的攻击性、易怒、敌意、冲突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到了高一年级形成质变的转折,就是说高一跟初二、初一比较起来,网络过激行为已经很少了。

青少年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的关系

网络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向与网络偏差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就是一种反向的关系。如果青少年认为网络上应该有道德规范,他看到或者做了符合道德的行为而感到正面的情感体验,他也愿意去做一些符合道德的行为的话,那么他做出网络偏差行为的可能性就比较少。这说明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倾向越积极,表现出网络偏差行为就越少,说明网络道德意向对网络的偏差行为是反向的预测。

从亲社会行为的角度来讲正好相反,网络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向与网络亲社会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越积极,他就越有可能在网络上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在网上,青少年因为他人或自己做出一些符合道德的行为而感受到正面的情感越突出,他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说明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情感对青少年是正面的预测。

针对网络社会中青少年道德行为、偏差行为等方面,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促使其产生积极的网络道德情感体验,培养青少年积极的网络道德意向。

其次,鉴于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学校应该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多开展集体活动和专题讨论,增强他们的移情水平和共情能力,提高亲社会行为的水平。

第三,对于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学校和社会应多重视男生的过激和色情行为表现,在教育过程中结合性别的差异进行专门辅导。

第四,正确认识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采取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减少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同时,提高其亲社会行为的水平。如果促使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有更多的表现频率,那么他的偏差行为可能就会减少。

第五,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形成有规范约束的网络道德氛围,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联网使用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