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初中语文复习课行之有效

 风景这边也美! 2012-04-28
 发布日期:【2011-5-8】 

                                              吴朝晖
                           (乌鲁木齐市47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6)

摘  要: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复习”是促使学生进一步理顺思路、巩固所学知识,更好地强化记忆,突破难点,并进行新的联想和思维辐射,全面地把握知识点、驾驭知识网络、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教学目的。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上好复习课,让复习课行之有效呢?本文力图从两方面对初中语文复习课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①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②改进复习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复习教学效果。
关键词:复习;重要;有效方法;转变;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47-02


新课结束,开始紧张的期末复习,可通常复习课是很难上的,因为面对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没有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就不会专心去听老师讲课,教师就很难进行有效教学了。为此我常常反思:语文复习课到底要怎么上,才能效随心愿?
《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这里的“习”有“温习”的意思,那么古人对复习旧知的认识显然是看重的,甚至觉得是有乐趣的事。我认为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复习”是促使学生进一步理顺思路、巩固所学知识,更好地强化记忆,突破难点,并进行新的联想和思维辐射,全面地把握知识点、驾驭知识网络、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教学目的。
然而,“复习课难上”“学生最不爱听复习课”“回锅饭当然不香”等说法几乎都被老师们默认和接受,习以为常。通常情况下,老师在帮助学生整理与复习时,只是安排一些题目给学生做,所以学生往往在复习课上提不起精神,感到没有兴趣。因此,复习课多半是老师辛苦受累,学生漠然置之。即使有不少成绩好的学生复习课效果较好,也往往是持被动的、不得不从的态度。那么在复习课上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复习课也上出精彩?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上好复习课,让复习课行之有效呢?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求知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了这一基本的问题,故而导致了在具体的教学中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我认为在复习课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我觉得复习课有效率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复习课变成不仅是让学生复习知识,让学生掌握、巩固、弥补新授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它更应该是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它与新授课不同的另外的一种风景,让他们感受复习课的魅力。比如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的说明文单元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表格来归纳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当然老师在过程中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可以事先设计好表格或者以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这样复习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在学生的解题策略、解题习惯,教师如果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复习课的领域、风景应该说是格外的精彩。
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教书”,更不是突出“讲课”。我在复习《出师表》时一开始就是从教的角度出发,重点教会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强调的是教,让学生根据所教的方法做练习,整节课学生都围绕老师在转;而第二节课则是从学的角度出发,从学生“三导”及平时检测卷的错误习题出发,让学生归纳错误所在,四人小组讨论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改正错误,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自动生成了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整节课是老师在围绕学生转,老师不停地协助学生找错误及错的原因,学生成了这节课真正的主人。所以复习要以课本为主。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以课内为主,还有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讲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练要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二、改进复习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复习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影响着其将来的发展方式,学生的发展方式又转过来影响着其今后的生存方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势必影响学生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要淡化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项或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鼓励、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项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语文学习才能有实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才能变为现实。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应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式下进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大多数学生适应,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1.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展多种形式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上文中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多说。
(2)以单个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复习任务,比如,学习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布置比较有难度的任务,可以归纳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用到的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举例;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布置有关文言文的复习任务,可以让他们归纳本册书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对于程度较低的学生,我们给他们布置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们归纳自己不会写或者不会读、易错易混淆的字词。这样分层次布置任务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使各阶层的学生感到太容易或者太难。
(3)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一个学习好的帮助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不是全班性的,只选择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去帮助成绩差能力也较差的学生。比如,我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从小学升上来成绩就比较差,我就把他和班上的一位学习成绩好能力强也愿意帮助别人的学生结成了对子。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学困生的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4)采用“车轱辘”检查方式。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班里的中等学生。给学生布置复习任务之后,采用一个检查一个的往复循环的“车轱辘”方法,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这里老师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而是以组织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在学生复习中起一个指导作用。
2.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
复习阶段时间紧、内容多而杂, 学生压力大, 情绪波动也大。对于压力太大的同学,要耐心地疏导、鼓励他们, 使其能在平静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复习, 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 都要给予表扬, 激发他们学好语文的动力,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此外, 复习要注意劳逸结合, 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的心理, 让学生在复习阶段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
总之,要使复习课有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备好复习课,不仅要备基础知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且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会适时地处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尽量从乏味、一言堂、耗时中摆脱出来,要把复习课上得精而实在,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