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六载风雨循证,调脂终获肯定

 sN飞雪 2012-04-29

十六载风雨循证,调脂终获肯定 - 老迷糊 - 一个50年代人的博客

 

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多,发病率高,预后不佳。正因如此,老年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可能获益更大。解放军总医院叶平教授介绍,经过 16 年坚持不懈的循证历程,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佯硬化疾病防治工作中的地位逐渐得到肯定。

 

老年人脂代谢异常特点

血脂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且在50岁以后更加明显.这主要是由老年人内源性脂质转运过程的变化所决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代谢率降低;LDL-C 合成增加;甘油三酯 (TG) 清除速率减慢;胆固醇逆向转运发生变化,HDL-C 下降;胰岛素抵抗,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 和小而密 LDL 增多;易出现混合性血脂异常。

 

老年调脂治疗获益的循证证据

纳入 9 项二级预防临床试验的 Meta 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可使死亡率降低30%,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减少 26%,血运重建减少 30%,脑卒中发生率降低 25%,每治疗 28 人即可挽救 1 人生命。

值得重视的是他汀类药物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病绝对风险的疗效大于青年人,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的比例却明显偏低。

 

治疗原则:危险评估→决定治疗→确定目标→达标

调脂药物的种类分为他汀炎、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以及普罗布考和 ω-3 脂肪酸等。高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必要时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高甘油三脂血症首选贝特类或烟酸类。使 LDL-C 水平达标是混合型血脂异常治疗的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TG >5.65mmolL 则加用烟酸类或贝特类。

教授解释,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疗效显著。老年降脂药物的应用强调个体化,关注安全和获益的平衡。年龄不应成为老年降脂治疗的限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