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修行法则变成行动的指南

 当下自然 2012-04-30

把修行法则变成行动的指南

(2007-08-10 10:09:53)
当我们拜读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不论是长部、中部或相应部,可以清楚地看到,佛陀在2500年前的教导非常简明而直接。他的教导没有高深的理论推理,而是直指修行者的身心。这些修行方法简洁明了,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通过他人对修行方法的解释而直接进入实际修习,从中获益。
让我们以《长部.大念住经》为例,佛陀在教导受念住时说:“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比丘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他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在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当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于是他就内部的感受观察感受,就外部的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以上是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所讲述的修习受念住的全部经文。可以看到,其中的话言平实而具有操作性,修行者在理解时也不会发生歧义。如果照此修习,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例如,当你感觉快乐时,你清楚地知道这是快乐的感受,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如果修行者略有正念,就可以觉知到他当下正在经历的感受。
如果进入实修,佛法就是如此简洁明了。我们每天要经历多少快乐与不快乐呢?如果在经历这些情绪时,即时生起观照,当下就是很实在的修行。我们不用阅读全部浩翰的三藏经典,也不用去寺院寻找佛法,更不用去高山或清净之地修行,修行就在当下的感受当中,如果我们观照这些感受,就是实实在在的修行。
泰国著名禅师阿姜查早期的僧侣生活,遵循着研习佛教教义和巴利经文的传统模式,虽然经论中的阐述极为详尽而精细,但阿姜查却无法明白,如何把浩翰的经典理论付诸实践。于是他徒步跋涉几百公里,拜见了被誉为上世纪最伟大的禅修大师之一阿迦曼,他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尊者阿迦曼告诉他:“虽然佛陀留下来的教导无所不包,但论到它们的核心实际上却非常简单,有了念住(觉知)的建立,如果见到内心当中生起的每一个事物——当下便是修行的真实之道。”这样简洁而直接的教导,对阿姜查的修行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而改变了他的修行方式。
阿迦曼尊者的教导可以帮助所有修行者理清思路,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虽然很多,佛陀教法无所不包,但是,若论到它们的核心,其实只有一个,觉察当下的身与心,就是止息痛苦之道。所以,我们的修行只要抓住要领,只要能掌握修行的精要,然后认真地修习,我们就能达到止息痛苦的目的。
对内心生起的事物保持觉知,这是修行的核心。阿迦曼尊者说:“虽然佛陀留下来的教导无所不包,但论到它们的核心实际上却非常简单。”他用简单这一词语来形容佛法的核心。我们无须也没有必要探讨所有的佛陀教法,人生有限,只要修行者抓住精要,领会佛法的实修原则,我们就可以开始修习佛法。
我们常常用佛法深似海来形容它的博大精深,是的,佛法确实是博大精深,但是,佛陀的诸多教法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人。一位修行者,无须学习佛陀的所有修行方法,只要能真正学会一个,我们就可以完全解脱烦恼了。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如实地看待佛法的修行,如此,佛教修行的效益与实用性才能展现出来。
象任何伟大的思想一样,佛陀的教导平实而简洁,具有最佳的操作性与实际效益。许许多多善良的修行人,无法走上修行的正途,正是因为迷失在佛法的外在现象中。还有更多的人,迷信外道,相信错误的理论,人们把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在了一些不太实用的事情上,而朴素简洁,真正有益的佛法实修法则却被人们遗忘了。
佛陀在世时一再强调,真正的平静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内心。迷失于外在的事物上的修行人,不断地寻找,希望从外面找寻到解脱痛苦的方法。因为这种寻找,造就了人们的迷惑,也使人们开始崇拜权威,对自己缺乏信心。
我们已经看到,佛陀不会教导超出人类能力之外的法则,也不会教导不可能修行的方法,佛陀的教导最朴实,最具效率。同时,佛法不需要太多外在因缘的配合,只要观察自己的身与心,一切都具足了——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简而言之,修行是了解身心的本质。我们日夜与身心相处,但并不了解身心的真正本质,这让我们一再地受苦。人类之所以受苦,主要原因是迷失在自我的怪圈中。我们一直受苦,从一生下来到最后的时刻,一直烦恼不断,这源于对自己陌生,不曾真的认识身心的本质。身心的本质是什么呢?佛陀说,身心的本质是无常、苦、无我,只要依照佛陀教导的方法实际修习,我们就有可能象佛陀一样,亲自看到身心的本来面目,从所有的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禅修的主题是如此清楚,五蕴身心是禅修的唯一主题。对此主题的正确观察,可以消除我们内心的一切迷惑与烦恼。我们通过修习,可以完全了解,在此世间,无非名法与色法的生生灭灭;而在这个世间的彼岸,则只有涅盘的存在。
让我们专注在当下生起的感受上,知道它的生起,知道它的消失。如此修习,我们会发现,宇宙间没有一法是恒常不变的。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对你所熟知的事物进行检验,你也可以用几年的时间进行这个工作——这就是修行,你会发现佛陀所发现的法则:“诸行无常、诸行皆苦,诸法无我”是最究竟的自然法则,自然界与人类,没有一个会在此法则之外。
修习内观的目的就是亲身体验无常的法则。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刻体验内心生起的感受,无论感受有多么不愉悦,它生起之后一定会消失;无论感受多么愉悦,它生起之后也会消失。无论是愉悦的或是不愉悦的,或是中性的感受,它们都具有无常的特质。显然,我们已经对佛法的核心“诸行无常”有所体证。我们可以看到,佛法的修行并没有那么困难与高深。
修行者可以通过观察,直接体证佛陀曾经体验过的真理。直接体验是修行的精髓,我们不是因为信仰才相信“诸行无常”的法则,也不是因为经典这么说才相信,我们确切地相信“诸行无常”的真理,是因为我们的直接经验。在修行的道路上,佛陀指出修行方法与修行的结果,而修行者,必须把这些方法与结果变成行动的指南,投身其中,亲身体验。禅修的本质是,要把闻、思得到的知识与智慧,转换成亲身体验的智慧。

 

如是   

2007-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