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经历而不要排斥。。。

 天地虚怀xia 2018-08-15

只要经历而不要排斥。。。


问:我的修行老不对路,感受自己老没上道,修行从哪里上道呢?
■如是:只要能安下心来,培养觉知力,这就是正确的修行途径。修行难在心不安,不把时间用在培养觉知力上。


   修行者所采用的方法很重要,人们多数用思考、推理等理性的方法,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如实知见。其实,这些理性的方法不能如实知见事物的本质;


   学习佛法,断除烦恼,要采用佛陀在世时所讲的方法——四念住。
如果你能认真地按照戒、定、慧来修习,你的修行就是正确的。这就是说,若你真正地修行戒、定、慧,你的修行就在正道上了。什么时候修习戒定慧,那时候的修行就是真实的修行;如果你的修行模式固定在戒定慧上,你的修行就完全上道了。

 

●问:遇到事情,我总是不平静,评一评这个,评一评那个,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这把我整治的很惨。我无论怎样用力,都是不能平静。
■如是:的确,真正的平静是很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修习佛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平静。佛教的平静不是表面上的平静,确切地说,平静不存在于五蕴的感受当中。


   真正的平静不在感受,这是很重要的佛法知见——平静存在于不执着当中。如果通过修习,你对五蕴的每一个部分的情形不再执着,那将是最终的平静,终极的平静。

  佛教的教义认为,五蕴是时时刻刻变化的,例如,在感受的层面上,任何人都不能保持某一种绝对地平静,那是变化无常的事物,我们不必管它。甚至于佛陀与阿罗汉,他们也会经历感受的诸多变化,他们的平静不是建立在感受的层面上,而是建立于不执着当中——那是苦的止息,绝对的平静。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必要坚持让五蕴当中的感受一直是平静的。感受永远是感受,只要身体存在,表现于它上面的感受一直是变化无常的,有时候是乐受,有时候则是苦受,等等。你所要知道的是,感受是一回事,而你可以在不平静的感受当中保持不执着的态度,而任何感受将不会影响到你,于是,你可以经历任何感受,而却对这些感受没有排斥与贪爱,于是,你就可以安住于不执着当中而不再痛苦。

 

●问:我的修行不稳定,时好时坏,我总控制不住。
■如是:修行与这个世间的其他事物都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变化无常的。试着放下你的控制,而只是观察,平静是从不执着而来的。


   世间的本质是不平静——诸行无常,面对你的念头、感受与意志等,你不需要解决它们,不需要把它们当成问题。若你不断地努力建立你所希望的感受与意志,你将永远不会平静。

   如果修行者对来到自己心理上的事物不了解,就会生起让它们平静下来,或让它们按某一模式发展的心理倾向,这就是执着。但是,实际的情形是,所有事物都是“无我”的,不会按照某人的意愿发展,于是你时常会经历到挫折,这使你很痛苦。

   以修行为例,某一次禅修时,若你感到昏沉,你需要观注昏沉,而不要排斥它;若昏沉很重,你会认为这是一次很糟糕的禅修,切记不要这样定义这次禅修。昏沉就是昏沉,只要你经历而不排斥,你就可以在经历昏沉时而保持内在的清醒,并安住于平静当中——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平静。

   虽然外在的昏沉存在,若内心不生起排斥的心理——这就是不执着,如果能达到这个程度,你就是平静的。若觉得焦躁、散乱,你只需要经历它们而不必让它们安静下来,它们自会安静下来。


  
它们是无常变化的,生起、消失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若昏沉、焦躁、散乱来临,你需要经历它们;若它们停止,你知道停止——这就是修行所在。

   若修行者在经历五蕴的波澜时,认为自己必须安静下来,那就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这会让你很痛苦并对自己的修行感到失望。我们一般的是,若感受到生气,我们会渴望自己能变得平静——不要如此修行。

   修行者需要记住,不论你经历到什么,你只需要看着它,它自会消失——这是宇宙的法则。总之,不要把心理上的经历确定成一个自己所喜欢的模式,只渴望看到那种模式,不喜欢看到其他模式——不能那样修行。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经历当成障碍,也不需要纠正它,它自会消失的——诸行无常。

 

●问:以前我曾听到佛教修行的高级境界是超越一切经验,我不太清楚超越经验是什么,您能给我讲解一下吗?。
■如是:若你能觉知到你当下的每一个经历,你便可通过修行超越这些经验。超越的方法是佛陀开示的四念住禅修法。例如,你经历生气,你清楚地知道它,你知道它的生起,你知道它的持续,你知道它的消失,如果你能具有这样的能力,你就是一位很好的修行人,因为你已经亲身体验了佛陀发现的“诸行无常”的法则。只要你的修行能够到达这里,你便可以通过努力,超越生气等烦恼而安住于平静之中。

   超越永远不能在理性分析中找到,你要觉知当下的每一个发生,从这些发生当中了知无常的法则。若能真正地体验诸法的无常、苦、无我,你便可以超越这些事物。你若想超越诸法,你必须要在当下的经验里用功。

   修行者可以从经验中达到对真相的认知,从而超越它们。任何语言概念,只能形容当下的经验,但通过语言本身不能达到超越——超越是在内心发生的。如果能认识到这里,修行者的思路就会清晰起来:超越一切经验,首先需要经历当下那些独特而多变的事物,我们会从这些经验当中达到超越。


  超越这个词代表的内容很好,它的内涵是指,不需要排斥它们,也不必要贪爱它们,你只需要经历并采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它们,你就可以达成超越这一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痛苦的止息,我们无法在阅读或分析当中达到超越,我们只要注视内心的每一经验,即可达成痛苦的止息——这是佛陀的方法。

  因此,修行就是任由五蕴自然运作,而修行者只需要保持对它们的觉知。真实的修习是如实观察的一个过程,这需要安住于当下并保持清醒。五蕴身心的表现是无常、苦、无我的性质,我们不能更改也无需更改它的任何现状,只要不在当下的任何一种现象上迷失,这就是正确的修行;如此修习,即可达成超越一切经验的目的。当我们超越了一切经验,痛苦就被我们远远地抛开了。

---如是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