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评职称,老师送钱,人们更多关注收钱人的不合理。其实,收钱送钱两方都有问题,都需要反省。 若大家都不送,难道收钱人非要收不可?一方面,我们抱怨评委收钱;另一方面,到评职称时,大家都拼命送钱,且唯恐送不到手,这到底是谁的错?根子就在我们自己。 我们的社会,本质就是一个机会主义的社会。一有机会,就拼命钻空子。一些老实人不钻空子,就吃亏。最终,大家都学会了钻空子。最后,大家都受困于钻空子,都抱怨。这就是一个机会主义的囚徒困境。所以,我们在反思评委收钱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自己。 一个不讲规则的社会,任何规则最终就是失效的。目前,我们确实需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另一方面,恐怕我们也需要建设人,建设守规则的人,这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如今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反省,需要每一个人都自律,需要全民族的觉醒。 建设宗教文明,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从内心深处自律,而不仅仅活在面子上。 职称制度也要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健全职称评定中的监督机制和纠错机制。目前,职称评定中基本没有什么监督和纠错机制。出了问题就出了问题,也没有人去追究和检查。例如:一块申报的有好几个人,结果条件差的被评上了,而条件好的反而没有评上,就没有人和相应的制度去追究,至多就是在舆论上反映一下,而舆论又是软约束,不起实际作用。所以,应建立对评定专家的约束机制。评审专家既要享受权利,也要承担义务。对不负责任的专家要建立相应的处罚制度。对此,笔者建议:在评委会之外,可设立一个由学术人自己组成的一个半民间性质的监督机构,专门用于监督职称的评定和纠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