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摩头部五穴(风府、左右承灵、神庭、穴百会): 风府穴(督脉上的风府穴在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即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对应肾,一般头痛按此穴均会痛。 胆经上的承灵穴位于人体的头部犄角处,左右对称各有一个。左承灵(头部左犄角处)对应肝。喝酒后头痛要重点按摩此穴;胆经上的右承灵(头部右犄角处)对应肺,吸烟或二手烟引起的头痛。 神庭穴(位于面部发际线正中,是膀胱经之会穴),对应心,睡眠不好时该穴要多按; 百会(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头部,在两耳廓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脾胃消化不良产生头痛,按此穴效果好; 指压太阳穴也可止头痛: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已回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2、特效治头痛法: 用左鼻、右鼻之呼吸疗效 我们起床时,可以注意哪边吸气、吐气比较快?左边或右边?我们有左边、右边鼻孔,吸气、吐气,右边等于是太阳的意思,左边等于是月亮. 男生大部分吸气、吐气在右边,所以他们比较会生气。 平常头痛时可以用手把右边鼻孔关起来,只用左边鼻孔吸气、吐气,约五分钟,头痛就好了。 如果疲倦、累了,相反的关起左边的鼻孔,只用右边吸气、吐气,不用多久,马上精神好起了。 因为右边属于火气,比较会热,左边比较会凉。 如果左边比较快,觉得提不起精神,可以关起左边鼻孔,用右边呼吸,很快的精神会好起来。 3、偏头痛一般是胆经、三焦经不通造成的,可试试,如果其上有特别痛的穴位,揉开即可缓解. 4、头顶痛:按摩肺经上的列缺穴(两手虎口相交叉,食指尖所指筋骨凹陷处)。手法:直按斜向上顶。 5、气血瘀阻型偏头痛(症状:头部的半边一阵阵地跳着疼,疼得厉害的时候,还会一阵阵恶心,有想吐的感觉,特别爱发脾气)。用食指指腹按摩率谷穴(位于耳朵尖上正1.5寸处),两个指腹同时作前后的揉动,用力要均匀,不宜过强或过弱,按摩四五分钟,头部就会轻松很多。)操作方法:每天晚上的11点按摩率谷穴,每天1次,每次10分钟,也可不拘时做。 6、伴有失眠的偏头痛:按摩三焦经上的安眠穴(位于翳风(手少阳)与风池穴(足少阳胆经)边线中点),手法:中度点按。按摩大陵(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直按斜上顶点按1—2分钟。按摩任脉上的关元(脐下四横指,中线),半卧后揉100-200下, 45℃水泡足,按揉涌泉穴200下。 7、每天早晚用几分钟来按摩风府风池穴,那么头疼、感冒基本上就可以与你绝缘了。按摩时,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两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 8、头痛、腰痛、怕冷:按摩风池配昆仑穴: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祛风解表,明目益聪,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膀胱经上的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9、风府——专治后脑勺头痛的祛风大穴 在人体当中有很多地方很容易遭受风的袭击,所以将其命名为“风”,如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等等,几乎所有的风穴都在上半身,以头部居多。这是因为头居上部,而风性轻扬,最容易侵袭人体上部,引起的第一病症就是头痛。 风府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上班的时候,如果空调正好在脑后的话,也一定要想办法把方向调一下,或者在背后肩颈部位搭一条围巾。还有,平时洗完头,一定要吹干再睡觉,否则湿气进入头部,也是很难消除的。 我们在按摩风府穴的时候,可以低下头,女性用左手将头发向前揽起,用右手拇指按摩,其余四指在头上部固定住。这样大拇指可以得力,稍微用点劲,每次按摩30~5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头痛症状。用西医的说法,就是按摩风府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也就是大脑的血液供应,按摩完之后会觉得头脑特别清醒,不再晕晕沉沉的。 10、头痛,小儿惊风,腰痛、外踝痛:按摩膀胱经上的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在腓骨长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间;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功能作用: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主治疾病:)。 10、感冒、中暑、神经性或睡眠不足等非器质性病理变化所引发的头痛、偏头痛: 1)双手内外相叠置于督脉之百会穴上(百会穴在头顶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之交点处),全掌置于经外奇穴之四神聪(四神聪穴在百会穴之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食指中节一横指),共四穴)穴上,正反方向各按揉一分钟。 2)用食指指腹先后按揉胃经之头维穴(头维穴在额角直上入发际五分处),经外奇穴之印堂穴(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中点处),肺经之列缺穴(取列缺穴: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按到的另一手腕后高骨正中,有个小窝即是此穴),正反方向各按揉一分钟。,可双手同时按摩两侧穴位。 3)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经外奇穴之太阳穴(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外开一寸处凹陷中),双手同时按摩两侧穴位。胆经之风池穴(位于脖子后大筋(斜方肌)两旁头发边的凹窝中),双手同时按摩两侧穴位。大肠之经合谷穴(取合谷穴:一手虎口张开,以另一手拇指头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尖按到处即为此穴)。 正反方向各按揉一分钟。 11、神经性头痛的治疗 1)合谷穴配内庭穴:合谷穴位于双手大拇指与食指分叉处向尺骨侧一市寸。内庭穴:位于双足第二、三趾之间。按摩该两穴位可治疗神经性头痛、失眠性头痛、颈后疼痛等疾病。 按摩方法:按摩合谷穴时,可用双手拇指以顺时针方向交替按摩。内庭穴位用双手拇指直接点压双足二、三趾之间,可起到立即止痛效果,坚持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按摩该两穴位后一般3—5日可起到治愈效果。 2)按摩拇指上端有肉的部位(就在指甲背后),再按摩颈部反射点(拇指和手掌的连接部位)。先按摩手掌的内侧,再在拇指关节周围按摩。12、抑郁、头痛的疗法(如常年抑郁不舒,总想大哭一场):取大肠经“二间穴”,使肝气调达。 13、头痛欲裂:先按摩整条心经,以泻心火;再点掐神门穴(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泻心火而转生脾土。接着点按脾经之大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以便和心经顺接。点按脾经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将心经之能量储藏于脾。 14、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炙百会穴上星穴。 15、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16、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17、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18、长期生闷气的如何调治? 按摩太冲穴;敲胆经;拨动阳陵泉。疏通三焦经,推按膻中穴。 气郁之人一定要与人诉说,有人心里有很大的委屈说不出来,哭一场就好了。 19、定时定量饮水,辅以药物 1)偏头痛也是由脱水引起的:睡觉时被子盖得太多不利于体温的调节;饮酒(宿醉)过量会引起细胞脱水,特别是脑细胞脱水;节食或过敏症能导致组胺的释放;天气炎热时身体会缺水,这些都是偏头痛的诱因。从根本上说,偏头痛似乎是体温在“热压力”下进行调节的表象。人们突然感到偏头痛,主要是因为缺水。 预防偏头痛,最谨慎的办法是定时定量饮水。偏头痛一旦暴发,一系列化学反应能让身体动弹不得。此时,人们不得不用足量的水送服止痛药。足量的凉水或冰水可以在人体内部发挥作用,给身体(和大脑)降温,促使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循环系统收缩,因为血管的过度扩张可能也是偏头痛的主要起因。 2)治偏头痛的食疗方法有——核桃芝麻糊。先取一小袋芝麻糊,2勺或3勺碎核桃,1勺黄豆粉,枸杞少许,橄榄油少许,混合在一起再添加牛奶煮成糊状。可以当作早餐,每天服用,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很好。 3)用治疗头疼的特效外用药BECOOL(原产原包装,英国制造,网上可买到),效果特别好,对偶尔头疼时一帖就好(当发生头疼,发烧,中暑或要放松紧张的情绪时候,往额头上一贴,效果持续6个小时以上),无副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