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较文学的研究立场

 优雅a 2012-05-11

比较文学的研究立场

    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方法主要是由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提出的。进入中国比较文学领域,我们在运用这些研究方法时,还存在着研究者的立场问题。而立场又与从事比较文学的目的直接相关,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我们的目光是放在寻求更多的文学共同点上,还是去了解本民族文学的差异,这也是比较文学绕不过的话题。

 

一、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

    比较文学是在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意识觉醒中成长的,历来研究比较文学有两种立场:一种是世界主义的立场,即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达到文化整合,追求天下大同;二是民族主义立场或本土立场,即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认识和坚持本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差异,推动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1.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概念

    法国的比较文学与世界主义思潮有直接关系。比较文学是由于世界主义文学的觉醒而产生的,它兼有历史地研究世界主义文学的意愿。”①“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本是一个政治概念,即要求所有的人都摒弃民族和国家的狭隘观念,视整个人类为自己的同胞,通过直接归属一个单一的联邦国家,摆脱由国境、人种歧视等引起的不必要的战争,达到永久性的和平。建立统一的欧洲是欧洲先哲的梦想,近代以来,伏尔泰、卢梭、康德、圣西门、拿破仑、雨果等都用不同方式描绘过这一蓝图。梵·第根曾具体说明了欧洲文化发展中的四个世界主义时代,即中世纪的基督教和拉丁文化,16世纪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以及19世纪的浪漫主义。基亚认为,维尔曼、安培这些比较文学的先驱也是世界主义者。罗力耶则在他那部《比较文学史》中这样描述比较文学的发展方向,一切文学上的民族的特质将成为历史,“总之,各民族将不复维持他们的传统,而从前一切种姓上的差别必将消灭在一个大混合体之内——这就是今后文学的趋势”②。

    民族主义(Nationalism)一词1844年才出现于社会文本中,其基本含义是: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抵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③“民族主义”是一个屡遭非议的话题,它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病态的一面。民族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集体意识,特别是在当代,它被作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一面旗帜,对第三世界来说,某种民族主义仍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病态,即民族主义中潜在的一种盲目自大的危险,容易滋长种族歧视与排外情绪。民族自卑与民族自大相交织,将导致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英国美学家、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rnst Hans Gombrich)晚年在对犹太人灾难的思考中这样说道:“我认为任何形式的民族主义都是可耻的骄傲自大,或是懦弱与愚蠢的混合物。说它懦弱,因为民族主义需要大众的支持,他不敢孤自独处;说它愚蠢,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和同类优越于其他人。”①

    如何看待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韦斯坦因指出:在胸襟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时代,文学的世界国籍(世界主义)应该受到欢迎。但是,把它推向极端的做法是无论如何应该避免的。”②极端的民族主义是需要警惕的,但过分强调世界主义也将导致独裁和一体化。人类怎样表述自己和其他文化,从事比较文学的学者应该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2.中国对外来文化的两种倾向

    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对外关系,一直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全盘西化的主张,胡适的《睡美人歌》曾把中国比作一个沉睡的美人,因西方武士的千年一吻而惊醒,这一说法可视为全盘西化的隐喻。与全盘西化相伴而行的是在中外对比中强调中西差距的做法,陈独秀的《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和严复的《论世变之亟》是其中的代表。另一种是文化保守主义,以辜鸿铭为代表,包括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有着最悠久历史和最光辉灿烂的遗产的文化,中国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一种难得的补救和治疗功能。如此种种,有学者对中国文坛上的中外关系总结道:“它包括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化一厢情愿的认同、误解和有意的歪曲,更包括情绪化的对西方的拒绝,还包括华夏文明优势失落后知识界不服气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③

    近百年间虽然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两种情况仍然存在,激进与保守、中国与西方仍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和论争焦点,只不过两种倾向此消彼长而已。

 

二、开放的民族主义

比较文学研究何为,这与研究立场有关。我们认为,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是为了本民族文学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又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与其他民族的协调发展。比较文学最主要的工作不仅仅是去证明他国文学、文论与我国文学、文论的相似,而是理解和尊重他国文学与我们的差异,在吸收中发展自己。我们不能将正常的中西文化交流现象都视为西方后殖民主义的文化人侵。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超越民族或国家的形式,也不会最终取代民族或国家的形式,全球化将会造成和加强国家之间的依赖关系。

    1民族概念的再认识

    (1)民族的相关性

    比较文学的民族概念是一种关系概念,用来表示世界体系的各组成部分。民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之中。詹姆逊认为:“‘民族’在今天应该用来表示一个系统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永远应该暗指(多于二项的)相关性。”①民族的概念往往与另一地域的他者相区别,是在与他者对比和参照中确立的;每个民族的历史也是如此,往往与其他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2)民族的发展在于否定和更新

    民族性这一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概念,它处于不断扬弃的过程中。民族性中一些陈旧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东西将会遭到淘汰,外来的一些先进的因素将融入本民族文化传统中。例如,中国的民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秦汉时期的铜编钟、石编磬现已很难寻觅,而二胡、笛子这些胡乐则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中国传统文论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印度佛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禅宗对我国文人和文论有着深远影响,禅宗的很多思想乃至一些术语都成为我国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退一步说,传统本身也不是一个僵化不变的存在,人们常说“汉唐气象”,其突出风格就是大度和开放,它勇于吸收域外的异质文化。因此,民族性不是一个固守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摈弃、吸收、转换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意识需要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一个民族如果不构想新的观念,没有具备改变现存行为方式的能力,它就不能够生存下去。

    (3)民族中蕴涵普遍性

    人类具有普遍性是一个被政治学、社会学乃至当代最精密的基因技术所证明了的事实。民族性中的普遍性首先表现为人类的共同性,而这个问题常常被忽视;民族性中的普遍性还表现为“心怀全球”,它一方面坚持民族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世界的认同,渴望立于世界之林。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希望自立于全球之外,这就是民族性的逻辑。

    2开放的民族主义的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既防止或避免文化帝国主义(或日一体化)之单极文化的发生,又遏止文化观念上盲目自守、拒绝对话、否认先进与落后、缺乏自我更新等狭隘文化部落主义的生成,这是摆在比较文学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1)坚持民族的差异性

    坚持民族的差异性是全球化时代民族知识分子的策略。全球化不仅仅是跨国资本与解区域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全球化还蕴涵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球渗透。用吉登斯的话说,全球化的意义生产是由西方的跨国资本主义利益集团来主导的。西方文化以美国为首,形成了庞大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和以知识、学术、教育体系为支柱的意识形态体系,以及以美国好莱坞、迪斯尼为主导的影视娱乐体系,现在关于全球化的各种观念、符号、形象等大都是这个西方意义生产体系制造出来的。面对西方的现代化渗透,抵制同质性、单一性,警惕用全球性话语取代地方话语,这是民族知识分子的责任,也是开放的民族主义的重要特征。

    从事比较文学需要有自己的民族背景。坚持民族的差异性就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坚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发展。民族性植根于传统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民族性中有值得珍惜的东西,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作取舍,有些东西要坚持,有些东西则应该抛弃。民族知识分子应保持民族的差异性,做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者。当然,坚持民族的差异性不是回到过去。历史是无法割舍的,但可以重新审视和重新评价,用当代新的思想和新的术语去批判和重建自身的传统。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绕过当代,回避现代西方学术去讨论传统。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坚持民族的差异性还应该从中国文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特别是通过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去获得当今世界的话语权。

    (2)有容乃大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在自尊自爱的同时,也要尊重别国人民对其国家和文化的自尊。我们应学会倾听别的民族的声音,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开放的民族主义要求以宽容的精神、多元的价值观、对话的姿态踏踏实实地吸收一切先进文化的精华。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衰亡,就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的民族。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永恒地守护着一种民族本位主义,那么这个民族肯定无法成为立足于全球之中的民族。闻一多曾满怀激情地写道: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这“四个文化同时出发,三个文化都转了手,有的转给近亲,有的转给外人,主人自己却都没落了,那许是因为他们都只勇于‘予’而怯于‘受’。中国是勇于‘予’而不太怯于‘受’的,所以还是自己的文化的主人。然而也只仅免于没落的劫运而已。为文化的主人自己打算,‘取,不比‘予,还重要吗?……过去记录里有未来的风色。历史已给我们指示了方向——‘受’的方向,如今要的只是勇气,更多的勇气啊!”①这种交流只会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文学自身的发展,而不会导致民族的衰亡。

    其实,西方文化之所以保持强劲的势头,就在于西方人善于吸收,很会向其他民族的人学习。例如,巴黎的服装,就很有东方情调;西方的有些绘画也从东方获取了灵感;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它的机制就像一个加工厂,从世界各地获取原料,加工后又推销到世界各地。中国当代学术就比较好地体现了这种有容乃大的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西学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意识”的组成部分。

    总之,开放的民族主义立场要求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超越东西方等级秩序和狭隘的民族情绪,一切从有利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出发,在世界文坛这个平台上建设21世纪中国的新文化、新文学。比较的目的在于中国文化的重组、融合和再生。

    专栏1

    的确,影响问题是很微妙的问题,它要求研究者有极广博的知识和精巧的手段,而过去的一些努力在这两个方面都还不足。有不少关于影响研究的论文过于注重追溯影响的来源,而未足够重视这样一些问题:保存下来的是些什么?去掉的又是些什么?原始材料为什么和怎样被吸收和同化?结果又如何?如果按这类问题去进行,影响研究就不仅能增加我们的文学史知识,而且能增进我们对创作过程和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理解。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张隆溪译,见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专栏2

    影响,,这一概念的内容和范围应当很好地加以界定。把它等同于它的符号形式,,是不对的。一个概念不只是一个术语,意即,不只是它的符号形式。三角形作为一个符号形式与其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作为一个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无法等同起来的。一个概念蕴涵着某种思想体系,它愈深愈广,就愈好。文学研究者(每个比较文学家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影响这一观念)必须脱开它的符号形式,集中注意于它的内容和范围,尤其是要在具体情况下注意这些,他还必须尽力在所考察的语境中,进而在比较文学的框架中对影响这一概念作出准确的厘定。

[捷克]马立安·高利克:《中西文学关悉的里程碑》,伍晓明、张文定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