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越文化的障碍——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论坛综述

 简AIilvgqu7ms4 2018-05-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文化建设和文学发展面临着趋同化和求异化的矛盾。中国当代文化向何处去,中国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要不要保持自己的民族个性,又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1020日,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跨文化论坛,50余名来自全国各高校及海外的专家学者与会,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了探讨。

一、推动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与会者认为,任何文学均具有民族性,任何文学作品首先都是由民族语言所写就的,但“并非所有的民族文学均能成为世界文学”。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做了题为《复杂思维与世界文学》的大会主题发言,指出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应考虑思维方法的转变。各民族文化上的汇通不可避免,但是否会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抑或是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的发展,其结论还有待商榷。她还认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结论并不完全正确,正如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只有囊括了人性普遍特性的民族文学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世界文学。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庆本认为,世界文学是那些超越民族的特殊性而上升为共同性,为他者文化的读者所阅读并理解的民族文学,体现出的是特性与共性、变异与汇通的统一。

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要产生世界性影响的作品。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观念对作家的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本土生活变成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黑龙江大学教授马汉广说,需要把本民族的经验纳入到一种世界性视野之中,如一些作家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命运的体验和20世纪全世界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超越了纯粹的私人情感体验。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李国德认为,民族文学走向世界应具有高尚的人类主义思想。一个民族的文学如果反映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者是反人类主义,这样的作品是不会走向世界的,而应当通过民族的生存状态来关怀人类的发展情况。

三、翻译可以充当“走出去”的文化角色。与会者普遍关注中西文学交往不平衡现象。例如上世纪80年代,由于西方文论大量引进,导致中国文学批评界有人惊呼失语症的尴尬。武汉大学副教授李松认为中国文学要“走出去”,被其他民族所阅读,要经过翻译这一关。翻译的双向交流特征决定了中西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而尽量平衡这种不对称关系。他称赞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于2010年正式设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主动“走出去”的文化输出方式。

四、建立一种批评的中国学。当下对域外中国学(汉学)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但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混乱和分歧。近年来有个别学者认为中国学术界开展的汉学研究是自我殖民化的“汉学主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汉学“知识的客观性是不容怀疑的”,例如“法国汉学研究最显著。沙畹对中亚和中国关系的研究,伯希和对敦煌的研究等,都有开创性和奠基性”。张西平同时强调,我们也不是全盘接受域外汉学研究的观点,而是应建立批评的中国学研究,即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域外汉学的历史展开研究,将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给予一种历史性解释。对西方汉学的西方中心主义给予学术的批判。

此外,山东大学教授曾繁仁谈到了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探索。他指出国内学者常常采用西方话语进行研究论述,但中国古代生态美学就已包含完整的美学话语归类,认为我们应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