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上海崇明SFM 2012-05-12

1.了解三焦的寒流热病证及积聚、 气的鉴别。

2.掌握肝着、肾着的概念及其证治。

 

【主要内容】

 

本篇论述了五脏为病的证治,用以体现五脏为核心的辨证方法。其中既有中风、中寒等邪伤脏,又有气血阴阳不和的病机。至于五脏的死脉论述,反映了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篇中还论述了三焦为病与积聚等病。

篇中论述三焦竭部的思想,既有上、中、下三焦一部有病,可影响到其他二部,又有调理有病的一部,可解除其他二部病证的思想方法。本篇的重点在肝着、脾约、肾着三种病证的辨证论治思想,要看到辨证论治特殊性。

 

【原文讲解

 

第一条

【原文】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而肿胀。

【词解】身运:指身体运转头摇。

:指头目眩冒。

【释义】

风属阳邪,性燥,风燥伤肺,津液被灼,津亏不行,肺气壅滞,气道不利,津不上承,气不下降,故口燥而喘;肺主清肃治节,清肃之令不行,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时作昏冒。肺失治节,宗气被伤,气机不利而卫阳不得外达,故身运而重;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气外溢,浸渍肌肤,故身体肿胀。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肺中风的辨证。

【按语】陈言《三因方》云:“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皓然而白,口燥而喘,逆气,肩息,身重背痛,面胀肿,昼差暮甚,诊在鼻,其色白”。此论对本条可谓有所补充,当互参。

陶葆荪《金匮释按》认为原文“中”字应读平声,因杂病以内因为主,与伤寒外邪中入的“中”字不同。此说甚有道理。

第二条

【原文】

肺中寒,吐浊涕。

【释义】

肺居上焦为华盖,又为娇脏,肺中寒则胸阳不布,津液不行,凝聚而变生浊涕,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宣则鼻窍不利,故浊涕难从鼻出而转道于口,故可见口吐浊涕。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肺中寒的辨证。

【按语】陈言《三因方》云:“肺中寒之状,喜吐浊涎,气短,不能极息,洒洒而寒,吸吸而咳。”此论可补之不足,宜合参。

对于“浊涕”的理解,有人认为与肺痿之吐浊唾涎沫相似,二者一为肺中寒,一为肺中冷,皆阳气不足、肺中虚寒所致。可见“涕”不能单纯理解为“鼻涕”。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肺中寒,吐浊涕者,五液在肺为涕,寒气闭肺窍而蓄脏热,则浊涕从口出也。”

第三条

【原文】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释义】

肺之平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云:“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英,曰脉平。”肺病极重,肺脏将死,肺阴已绝,肺脏真气涣散,虚阳浮于上,故浮取脉虚,沉取弱如葱叶,中空而又无根。此为肺之气阴两败,故主死。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肺的真脏脉。

【按语】脉之无根有两种解释。一以尺部脉为根,人之有尺,犹树之有根,尺脉候肾,内舍真阴真阳,既先天之命根;二以沉候为根,诸死脏见浮虚无根之脉,是因阴阳离绝,阳浮越于外无阴以济所致。此条从“浮”“按”“下”来看,可理解为沉取,沉以候肾气之根。肺主气,而气又根于肾,今在上之肺气绝,在下之肾气亦绝,故有此虚极无力的死脉。临床尚需结合症状来诊断。如《伤寒论·辨脉法》载“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脉经》亦有“口张但气出而不还”之论。四诊合参,方能不误。

第四条

【原文】

肝中风者,头目 ,两胁痛,行常,令人嗜甘。

【词解】(yǔ):驼背。伛者谓行走时常曲背垂肩,腰不能挺直之状。

【释义】

肝为风木之脏,其经布胁肋,连目系,上出额至巅顶。肝中风热,风胜则动,风易从火化,风火扰动于肝,故头目动。肝主筋,经脉下膈通脊,风火之邪消灼精血,脊背筋脉失其濡养而挛急不利,肝之经脉郁结不舒,故两胁痛,行常伛。甘入脾,土气冲和,则木气条达。嗜甘者,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肝中风的症状。

【按语】历代医家对此条注解不甚一致,曹颖甫认为血虚生风;高学山认为肝脏阴阳两虚而中风;黄坤载认为“经气壅塞”、“木郁风动”,各持其说,实因认识角度不同所致。

肝中风证候亦应结合陈言《三因方》所论“肝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微苍,头目,左胁偏痛,嗜甘,如阻妇状,筋急挛痹不伸,诊在目,其色青。”与本条互参。

第五条

【原文】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干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词解】舌本:一指舌根,一指舌体;此处应指舌体而言。

太息:指叹长气的意思。

【释义】

肝主筋而司运动,肝中阴寒,留滞经脉,阳气不得温煦筋脉,则厥阴筋脉收引而为两臂不举。肝脉循喉咙之后,络于舌本,肝寒火弱,不能蒸血生津上润于舌,故见舌本干燥。肝有寒则肝气郁结,失其条达疏泄之性,故善太息以舒畅郁滞;肝脉上贯胸膈,寒气闭郁肝,胸阳不宣,脉络凝塞,则胸中痛,不得转侧。肝病传胃,胃气不降而上逆,故胃不受食,食则吐;气逆而开,津随之而泄,故吐而汗出。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肝中寒的症状。

第六条

【原文】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词解】如索不来:沉取脉象如绳索,郁阻坚劲,伏而不起,劲而不柔。

曲如蛇行:脉象如蛇行,弯曲之状,虽左右奔引,却无上下条达象,即亦伏且劲无柔和感之脉。【释义】

肝之平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这是有胃气之肝脉。肝病极重,阴血大伤,真气将散。阴血少而不能充盈血脉,故浮取弱。阳气少而不能通畅血脉,瘀而不行,故脉如绳索,郁阻坚劲,或委屈不前,弯如蛇行。此为肝之气血两败,故曰肝死脏脉。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肝死脏的脉象。

【按语】注家对此条有不同的解释。对“如索不来”的理解,周杨俊认为“今日不来但去,是直上下无胃气”,尤怡认为“有伏而不起,劲而不柔之象”,曹家达解释为“如绳索之弦急,忽然中止。”对“曲如蛇行”,周扬俊理解为“出入勉强,有委而不前,屈且难伸之状”,尤怡解释为“左右牵引,而不能天矫上行,亦伏而劲之意。”曹家达认为“即痉证发其汗,其脉如蛇之证,盖筋脉以燥而强急也。”而陶葆荪认为痉病中脉如蛇,和此条脉如蛇预后各不相同,应结合四诊八纲全面考虑才能正确的作出决定。指出了仲景脉法的灵活性,避免孤立片面的看问题,确有一定的启示。

【教学参考】

吴谦《医宗金鉴》:“肝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极弱,按之不弦,是失其肝之本脉也。今按之如索不来,曲如蛇行而去,夫索曲蛇行,去而不来,非皆肝之死脉乎?”

第七条

【原文】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仪等校诸本旋覆花汤方,皆同。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 三两   十四茎 新绛 少许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词解】蹈其胸上:蹈,有几种解释。一是用足践踏之意,即从足,舀声。二是认为蹈系 之误,《说文》“ ,叩也”,如此 胸即叩击胸部之意。亦有将“蹈”解为“动”。此外可理解为用手推揉按压,甚则捶打胸部。

【释义】

肝着,是肝经受邪而疏泄失常,其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的病证。因肝主藏血,性喜条达疏泄,若肝气不足,风寒湿等邪气便易痹阻于肝经,导致肝气郁滞,血行不畅。肝脉又布胁络胸,肝气不畅,则胸中气机不利,故其症可见胸胁痞闷不舒,甚至胀痛、刺痛,若以手按揉或捶打其胸部,可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暂时通畅,则稍舒,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本病在初起时,因为病在气分,热饮可助阳散寒,能使气机通利,故但欲饮热;肝着既成,则经脉瘀滞,虽热饮亦不能暂减其瘀结,除蹈胸一时为快外,需投以旋复花汤。旋复花微咸性温,能理气舒郁,宽胸开结,尤善通肝络而行气;助以葱管之辛温,既能芳香宣浊以开痹,又能温通阳气而散结;新绛活血化瘀,为治肝经血滞之要药,三味共煮顿服,气行血行,阳通瘀化则肝着可愈。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肝著病的证治。

【按语】方中新绛,《神农本草经》未载,历代注家认识不同。有的医家认为是绯帛,即将已染成大红色丝织品作新绛使用。而对染料则有不同的说法,唐宗海以茜草所染红缨帽上的“红樱”作新绛;邹澍、黄树曾等认为系藏红花所染;秦伯未则认为系用猩猩血染成的帽纬,据报导,当今云南地区又以缨哥花所染者为新绛。唯陶弘景称绛为茜草,新绛则为新刈之茜草,其性味苦寒,入肝经以行血祛瘀,用治肝着及妇人半产漏下属瘀血者,确有实效,可见以茜草作新绛在临床实践方面是有参考价值的。

旋复花汤为治络瘀要方。《圣济总录》载有“治风寒客于肝经,膈脘痞塞,胁下拘痛,常欲蹈其胸上,名肝著,蹈胸汤方(枳实、薤白、橘皮、生姜、桔梗、甘草)”可用于肝着初起偏于气滞者。又有王清任用血府逐瘀汤治“胸任重物”、陶葆荪用通窍活血汤曾治愈常欲人足蹈其胸的验案,都是在本方用法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参考】

[临床应用] 《伤寒六书》用本方治妊妇头目眩痛,壮热心躁;《张氏医通》用本方治崩漏鲜血不止;叶天士常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由于肝络血瘀所致的多种病证,其验案颇能启迪临床思路。叶氏用旋覆花汤之病证,多病程久,其证有消瘦、目黄、痞块、失血、咳嗽、气喘、胁痛、脘痛等;目前本方广泛用于瘀血引起的胸胁痛(包括肋间神经痛、慢性肝炎、肝硬化所致者),以及月经不调,痛经和人流术后漏下不止,均可以之为基础方灵活运用,有一定疗效。慢性肺心病患者,右胁胀痛,不能呼吸转侧,喜热饮,常以拳自捶,用旋覆花汤加味治疗,其效亦佳。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证见阵发性心悸、心胸憋闷,以手捶拍方舒,苔腻、脉迟,其病机属湿阻气滞,心阳被遏者,可选本方合苓桂术甘汤加味以活血行气,通阳祛湿;属肝脏血瘀,血败肉腐之肝脓疡,可选本方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魏念庭《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肝着者,风寒湿合邪,如痹病之义也。痹在分肉,则为之痹,痹在血分,则为之血痹,痹在胸,则为之胸痹。以气邪而凝固其血,内着于肝,则为之肝着也。”

第八条

【原文】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释义】

心主火热属阳脏,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由于心经有热,复中风邪,风热相合,向外发泄,所以翕翕发热;风热内盛,壮火食气,气液被伤故精神疲困,不欲起立行动。风热内扰,心胃以络相通,热干于胃,化燥伤津,和降失常,故虽觉饥饿,但拒纳食物,食入则助热而气逆则吐。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心中风的症状。

【按语】注家对本条认识多不一致。有认为此处是错简;有认为实为“胃中风”,如陆渊雷用半夏泻心汤或二陈汤加味治疗此类病证有效;有认为系心火与胃脘痰饮所致;有认为心火犯胃,胆汁上逆所致;亦有单从火说,认为“火乱于中,而热格于上”。然临床辨证应全面考虑,故各说可互相参考。

有关治法,曹家达认为不宜寒凉熄风,只须防风黄芪导之外出,大黄甘草导热下行即可。

第九条

【原文】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词解】心如噉蒜状:噉,吃的意思。即心里难受好象吃蒜后心中嘈杂而辣之感。

蛊注:病证名。

【释义】

寒为阴凝之邪,心中阴寒,寒凝脉络,阳气闭结,心火被郁,欲越而不得越,故心中有灼辣而如噉蒜之感。如病情进一步加剧,阴寒上盛,心阳闭阻,无力鼓动气血运行,胸背气机闭塞不通,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同虫咬一样痛苦难忍。如其人脉浮者,主阳气能伸,阴寒有外出之机,病者自己作吐,乃阳气伸展而邪从上越,故当愈。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心中寒的辨证及预后。

【按语】对本条的看法,周扬俊认为犹胸痹痛;陆渊雷认为属“胃中寒”。临床上确有些心病而表现出胃胀胃痛等胃部不适,但从心从胃仍当四诊合参方能定论。

第十条

【原文】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释义】

主心血,血生于气,心血不足,气无所附,则导致气血内伤,症见劳倦疲乏;稍有劳倦,心阳即浮于上,故症见头面赤;上盛则下虚,中气不足则腰及下肢沉重无力;血虚不养于心,热动于中,故心中痛而发热烦躁;心阳浮动于上,不能镇摄下焦之阴与水寒之气,水气蠢蠢欲试,故当脐跳动,有如奔豚欲作之症。脉弦,是心之气阴两伤,不能濡养经脉,且弦脉主阴、主水,故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心伤的脉证。

【按语】本条病机,“心伤”者,尤怡主心虚失养;曹家达认为属营虚证;高学山主心气、心血两伤,与理为切。“当脐跳”者,尤怡认为心虚于上而肾动于下;曹氏则认为心阳虚而冲气上僭;高氏则认为心气虚,浊阴上乘阳位,魏念庭则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属脾,土为火之子,母病及子而有是证。本条仲景未出方剂,后世有不同见解,然总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不必拘泥一方一药。

第十一条

【原文】

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释义】

由于心血枯竭,心阳浮动,血脉失去温润和调之象,所以脉浮取坚硬躁急,如手丸麻豆,而按之益躁急不宁。此为阴气已绝,心气涣散,故主死。

【中心思想】本条是论述心死脏的脉象。

【按语】本条当与心死证合参方为全面。如《伤寒论·辨脉法》“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临床尚可见到肩息、昏瞀、舌短、口开、面黑如黧等。

第十二条

【原文】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词解】邪哭:属精神失常,无故悲伤哭泣,有如邪鬼作祟,故称邪哭。

【释义】

《灵枢·本神》篇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又肝藏魂,肺藏魄,血虚则肝无所藏,不能随神往来而魂不安,气虚则肺不敛,不能并精而出入故魄不藏,所以出现神气不宁的精神病变。血虽属肝藏,气虽属肺主,而血气之主宰,皆归于心,因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因血气少而心神失于主宰,胆气亦不足,故其人心虚神怯,畏惧恐怖。心气不足,肝血虚少,精气不能上注于目,故合目欲眠;心神不敛,精气涣散则魂魄失统,魂不守舍,魄不安宅,故精神魂魄浮荡无依,症见梦远行等精神失常的病变。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阴气虚者可以转变为癫证,阳气虚者可以转变为狂证。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精神错乱的病证。

【按语】从本条亦可以看出仲景对精神异常病证的唯物观,从病理学的角度对其作了深入分析,这对崇信鬼神的迷信思想是个有力的批判。

有关“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历代注家岐义甚多。有的学者把“衰”训为“蓑”,作“重叠”解;也有认为“衰”当作“裒”字之误,训为聚集而与“重”义相通。这些都是顺从《难经·二十难》“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的理论来训解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原文之“阴阳”指部位而言,或邪入于阳、入于阴而为狂癫;有也认为阴阳指正气,非指邪气等。考之于《内经》,狂有虚实之论;验之于临床,癫狂确有虚实不同证候。所以《难经》言其实,《金匮》论其虚,可见仲景所论是有所发展的。

第十三条

【原文】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 而短气。

【词解】烦重:心烦而腹重,一解为腹重为甚。

【释义】

风为阳邪,脾主四肢肌肉与胃相合,营卫之气又源于脾胃,故脾中风热,见翕翕发热,四肢不收。脾为湿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主大腹,今风热干及于脾脏,脾气郁遏,水湿不化,阳气不能宣达,清阳不能上升,故头目眩晕,且身体困重如同醉人一般,湿停阳郁不伸,故腹中烦满重胀。上下眼胞属脾,风胜于脾,风胜则动,故眼胞皮肤跳动,甚至眼皮浮肿或肢体肌肉而动。脾不运湿,湿阻气机,呼吸不利故短气。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脾中风的辨证。

【按语】按陈言《三因方》对脾中风的归纳,应有人迎与右关上,脉浮而微迟,多汗恶风,四肢怠惰,皮肉动,发热,短气,不欲饮食,嗜卧如醉人,诊在唇,其色黄。且陈言对“胃中风”亦有较详的论述,可相互参考。

本条治法,曹家达《金匮发微》认为可与越婢加术汤。

第十四条

【原文】

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臣仪等详五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它可以补缀也。

【词解】按之如覆杯洁洁:形容脉象中空,如复空杯,其中绝无涓滴之水。

【释义】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指出脾脏平脉应从容和缓而有神。若脾脏之气绝,不运化水谷,饮食停聚,化源则败,气血无以充养,脉气自然失和。浮取大坚乃脾阴虚,虚阳外浮,又与饮食停聚,化热外蒸相合。按之中空乃脾阳将绝。脾气微弱,时有而化食,时无而中止,故脉来摇荡不定,乍疏乍数,或左或右。此为脾之阴阳败散之象,故曰死脏脉。

【中心思想】本要论述脾死脏的脉象。

【按语】此条继承了《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理论。也即是后世所论“七绝脉”中的“雀啄脉”。《脉经·卷四》指出:“病人脾绝,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肿,腹热胪胀,泄利不觉,出无时度”,仲景《伤寒论·辨脉法》亦有脾绝证之论,均当互参。

第十五条

【原文】

趺阴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一斤 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释义】

趺阳脉候脾胃之气,其脉浮而涩,浮是举之有余,为阳脉,主胃气强盛;涩是按之滞涩而不流利,为阴脉,主脾脏津液不足;胃气强,伤于脾,脾阴弱,能食而不能运化,津液不能敷布,故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膀胱为其所迫则小便频数;胃强而脾弱,这是脾约证的病理特点。治以麻子仁丸泄热润燥,利气通便。方中大黄泄热通便,治胃气之强;芍药、麻子仁滋阴润燥,治脾阴之弱;枳实、厚朴理脾肺之气,以行津液;杏仁润燥而利肺气,以通幽导便;以蜜为丸,意在甘缓润下,阳明燥热得泄,太阴津液得滋,脾约可愈。

【中心思想】本条从趺阳脉象论述脾约的病机、症状及治法。

【按语】本条亦见于《伤寒论》阳明病篇。

脾约之证乃胃强脾弱,故应于“胃家实”与“脾阴虚便秘”二证相鉴别。胃家实者,邪犯阳明,痞、满、燥、实、坚为主,故以大承气攻下通腑泄热。脾阴虚者,形体消瘦,皮肤干燥,口干消渴,治以甘淡养阴为主,多用沙参麦冬汤可愈。而麻子仁丸攻下之中寓有滋润之意,对后世温病学家启发甚大。如吴鞠通治阴虚便秘的增液汤,实从本方之义而来。

【教学参考】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趺阳者,胃脉之会也。见浮,胃中之阳盛可知;见涩,脾中之阴虚可知。脾胃表里相关之证也。逼汗于外者,此也;迫小便之数者,亦此也。浮盛之胃热与涩虚之脾阴相搏,则津液日耗,大便必难,其脾燥而不能运,遂约省所出,渐至于无。此仲景主之以麻仁丸以润燥和脾为义也,主以麻仁润燥滑肠,杏仁厚朴下气宽中,芍药收阴行血,枳实破坚,大黄推积,无非为胃家泄其盛而实之邪,则脾家之真阴可存,不致立竭而已。”

第十六条

【原文】

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裹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  白术 各二两  干姜 茯苓 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词解】:此处音义同“着(zhuó)”,留滞附着之意。

【释义】

肾着,即寒湿痹着于腰部所致,因腰为肾之外府,故名肾着。其形成的原因是“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身劳汗出,阳气易虚,衣里冷湿,则寒湿之邪易留着于腰部,久久得之,说明病程较长。寒主收引凝滞,湿性重浊而粘滞,寒湿所伤,阳气被郁,故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腰部沉重如带五千钱重物,转动不灵,四肢困重。寒湿伤于腰之外府,未及肾之本脏,故气化如常,津液自布,所以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亦未受影响;因湿伤于下,病在下焦。论其治,不需温肾之本脏,而以祛除腰部经络寒湿为主。以肾着汤温行阳气,散寒除湿,即所谓燠土利水。方中干姜辛温散寒而振奋阳气;茯苓、白术健脾祛湿;甘草健中益气以祛湿邪。四味相伍,温脾肾之阳,散阴寒湿邪,正气旺而寒湿去,则肾着可愈。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肾着病的成因和证治。

【按语】历代医家对肾着病机有不同看法:尤怡等认为病在肾之外府,不在肾之中脏,故用燠土胜水法。而周扬俊则认为肾气本衰,而后湿气得以著之,病在下焦而用中焦药者,认为人之阳气,原于下而盛于中。近代也有认为肾阳不振,水湿泛溢为病,以及脾阳不运,寒湿停留为病者。然而从整体观来看,脏腑之间均有着不同的联系,各种药物又并非只归于一经,故肾着虽以肾之外府为主,亦不能割舍其脏腑,综合诸说,贯通一线,就能全面理解了。

本方又名肾着汤,后世医家有用此方治疗呕吐腹泻,妊娠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以及老人顽固性坐骨神经痛等,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特点。

【教学参考】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皆冷湿着肾,而阳气不化之征也。不渴,上无热也;小便自利,寒在下也;饮食如故,胃无病也;故曰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盖所谓清湿袭虚,病起于下者也。然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临床应用] 本方尚可治疗腰间水气、阴唇水肿、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等。后世医家常用本方治疗泄泻(包括慢性胃肠炎,肠功能紊乱),妊娠下肢浮肿、遗尿、小便失禁、妇女年久腰冷带下及坐骨神经痛等病证,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治泄泻可加茯苓、泽泻、桂枝、附子;治带下加党参、炒山药、柴胡、炒芡实;治遗尿加益智仁、桑螵蛸、乌药、附子;下肢浮肿可合用防已茯苓汤。

第十七条

【原文】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词解】

乱如转丸:形容脉象躁动,如弹丸之乱转。

【释义】

肾脉本当沉实有力,今见浮之坚,脉不沉而外浮,轻取坚而不柔和,重按之乱如转丸,躁动不宁,尺部尤为明显,此乃真气不固而外越,元阴元阳将脱,故主死。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肾死脏的脉象。

【按语】本条源出《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临证实践还当脉证合参,以防误人性命。故《伤寒论·辨脉法》与《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篇等均可参考。本篇所缺肾中风、肾中寒二条,后世《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均有论述,可作参考。

第十八条

【原文】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词解】三焦竭部:三焦各部所属脏腑的机能衰退,阴血衰竭。

:嗳气。

【释义】

三焦之一部所属的脏腑生理机能衰退,则会影响其他部,出现受影响部的病症。如上焦心肺的机能衰退,而反出现嗳出食气的中焦症状,其原因是上焦心肺功能衰退,气化治节失常,中焦脾胃精微之气不能上达,陈腐之气聚于中焦,故经常嗳出食气。下焦肾、膀胱以及大小肠机能衰退,不能制约二便,故见遗尿或大便失禁。但由于上焦心肺功能衰退,荣不能守,卫不能固,其气不和于下而致下焦失其制约,二便失禁。本证不须治疗下焦,须待上焦心肺正气恢复,荣卫之气调和,上焦得治,则下焦自安。

上焦受气于中焦,下焦受气于上焦,三焦是相互作用,相互维系的。三焦发病,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如上焦心肺的气血不和,可以引起中焦发病。上焦心肺血气不和,也可引起下焦发病。在治疗过程中,调和上焦心肺之血气,使五脏元真通畅,既能治疗中焦善噫,又能治疗下焦遗尿失便。在辨证过程中,要看其整体,考虑到疾病的传变,认清疾病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才能制订出全面的治略原则。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三焦之气不和的辨证。

【按语】历代注家对“不须治,久则愈”有不同的看法。如吴谦等认为可能是脱简,成文句次第错乱,或提出存疑。程林等认为是待营卫调,阳气降,正气复则自愈,不必药物治疗。陈念祖等认为不须治其下焦或上焦,但须调治中焦。徐彬则提出“若遗溺失便,果属下焦肾虚,亟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何云不须治也。”注家虽看法各异,但从事于临床,亦不必拘泥,当灵活对待,以不离辨证论治为原则。

第十九条

【原文】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词解】:指大便坚硬。

淋秘:淋指小便淋沥涩痛;“秘”指小便癃闭不通。

鹜溏:鹜即鸭。鹜溏,即鸭溏,形容大便如鸭之大便,水粪杂下。

肠垢;指粘液垢腻的粪便。

【释义】

肺为华盖而居上焦,热在上焦,肺失清肃则气逆而咳,久咳津气俱伤,燥火内盛,肺叶失润,肺叶痿弱而成肺痿。脾胃同居中焦,热伤于中州,消灼脾胃之阴津,升降失司,肠道失润,大便燥结坚硬。热在下焦,肾与膀胱受累,热灼络脉,迫血妄行,故尿血;热结气分,气化不行,煎熬尿液,故尿少而赤疼,或热炼成砂淋、石淋与尿闭等证。

大肠为传导之官,其病则为传导功能失职,临证应分辨其寒热,大肠有寒,水谷不分,则水粪杂下而为鹜溏。大肠有热,燥伤肠液,涩滞不行,则为肠垢,故大便粘滞而秽,或便脓血。小肠为受盛之官,病则受盛化物功能失常,故小肠有寒,阳不化阴,浊阴停滞,阳虚气陷而不能统摄阴血,则见下重便血;小肠有热,热移广肠,蓄于肛门,则为痔疮。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三焦的热证和大小肠的寒热证。

【按语】本条论述的三焦和大小肠病证,只是举例而言,当举一反三,不必泥于条文。如肺痿、大便坚及尿血、癃闭等证临床也有属寒者,下重便血也有属热者,痔疮亦有寒热之分,故临床实践当以辨证为主。

亦有学者认为此条文有错简,如日人丹波元坚提出:“疑此条大肠小肠,系于传写互错。……今大小易置,其义始瞭。”其说也仅供参考。因大肠有热亦从小肠而来,湿热下注于直肠肛门而为痔,于理亦通。

第二十条

【原文】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词解】 :即谷气,指小谷之气停积留滞之病。

诸积:包括《难经·五十六难》所称五脏之积,即心积曰伏梁;肝积曰肥气;脾积曰痞气;肺积曰息贲;肾积曰奔豚。其病由皆由气、血、食、痰、虫等的积滞所引起。

上关上:关上即关部,上关上,指关脉的上部。

下关:指关脉的下部。

气冲:即气街,穴名,在脐腹下横骨两端,鼠豀穴上三寸,此处代表部位。

【释义】

本条论述积、聚、气的区别和积病的脉诊。积和聚有区别:积病在脏,由于气滞血瘀,阴凝积结所致,所形成的痞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聚病在腑,由于气郁而滞,感寒而聚,偏聚于腑,故痛无定处,发作有时,推之能移,时聚时散。从病情重轻而言,积在脏属阴,累伤血分,气血渐积,积块可由小到大,按之硬,病根较深难治;聚病在腑属阳,损在气分,聚块大小不定,按之柔,病根较浅易治。气即食积之病,由于谷气壅塞脾胃,肝郁不舒,故胁下痛,腹满嗳气或呕恶,若按摩之则气机得以舒通,胁痛可得以缓解,但不久气又因滞而复结,再作胁痛,故须消食导滞,谷气得消,胁痛方能根治。

诊断积病的重要方法,脉来细而附骨为积病。因为积病多由气血痰食阴寒凝结,气郁血瘀,病在脏在阴,气血营卫不能上行外达,故脉多沉细而不起,好象附着于骨上。可以根据脉沉细出现的部位,诊断积病的部位。如寸口脉沉细,积病在胸中,因寸口主胸中疾患;寸口微上脉沉细,积病在喉中;关位脉沉细,积病在脐旁,关位微上脉沉细,积病在心下;关脉微下脉沉细,积病在少腹;尺部脉沉细,积病在气冲;沉细脉象在左脉出现,积病在身体左侧;沉细脉象在右脉出现,积病在身体右侧;沉细之脉在左右两侧出现,积病在中央。治疗积病的立法处方,要根据不同部位,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积、聚、 气的区别和积的脉诊。

【按语】本条有关积、聚病的鉴别诊断与《难经·五十五难》的精神是一致的。二者在病机和治疗上有一定的联系。聚病日久,气病及血,可转化为积,而积病早期,治疗及时得当,病可由血转气,由脏出腑,病即由重转轻。由于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畅,气滞则血瘀,故治血当理气,行气当养血,所以临床上往往积聚并提。至于具体治疗,本书有下瘀血汤、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等方剂可与此互参。气之病虽有疼痛,但与积聚之疼痛迥异,不可混淆。 气之治,后世常用越鞠丸、六郁汤,每有良效。

对于脉诊以辨积病部位之文,朱震享等认为与《素问·脉要精微论》尺肤诊以判断病位的精神是一致的。此说有理论依据,值得深入研究。

 

【本篇小结】

 

本篇论述了五脏风寒和真脏脉象、三焦各部病证及脏腑积聚脉证。

风热与阴寒两种性质不同的病在五脏,会出现各脏不同的病理变化。五脏之风寒和真脏脉,说明在脏腑病机辨证过程中,一要辨准疾病的部位,二要辨清疾病的性质,三要辨明疾病的程度。可见仲景所论既是五脏证候归类的一种方法,也是脏腑经络辨证要旨的具体体现。本篇对肝着、肾着、脾约三病的理法方药论述的较为完整(三者鉴别见下)。这三病的辨证论治,说明临证实践,不仅要掌握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掌握辨证论治的特殊规律。

由于五脏六腑分属于三焦,因此三焦各部病证,均离不开相关脏腑。而五脏六腑又交相贯通,相生相克,故上中下三焦相互为用,彼此制约,平衡协调,在病理上则互相影响,相互传变,指出临床实践要着眼于整体。

本篇指出了积、聚、气的各自特点,以认识难攻难克之病,并论述了积病的主脉及其脉出之处,以定积之部位。均是在《内经》、《难经》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运用,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肝着、肾着、脾约的鉴别

 

病机

治则

方药

肝着

肝经气郁血滞,阳气痹结

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旋覆花汤

肾着

寒湿留着腰部,阳气不行

温中散寒,健脾除湿

甘姜苓术汤

脾约

胃气强,脾阴弱,燥热伤津

泄胃热,滋脾阴

麻子仁丸

【复习自测】

1.如何理解五脏中风中寒证?

:①指风寒之邪直中于五脏中的某一脏而引起该脏功能严重紊乱的一类疾病。

②该脏正气亏虚为主因,风寒只是其诱发条件。

2.肝着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是什么?

:①病因病机:风寒湿邪气因肝气不足而侵袭经脉,痹阻肝经,导致肝气郁滞,血行不畅。

②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③旋复花汤主之。方药: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3.肾着的治法特点是什么?试结合证候、病因、病机和治则方药加以分析。

:①特点是“燠土以胜水”,不必温肾。

②寒湿侵袭腰部肌腠,留着不去,引起腰部冷痛、沉重的病证。

③因寒湿留着肾之外府而得名。

④重用干姜之温,白术之燥,合茯苓、甘草利湿和中,皆脾胃之药。

4.脾约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方药是什么?

:①脾约是胃强脾弱,脾受胃制,津伤不布,肠道干涩,大便秘结的病证。

②症状是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趺阳脉浮而涩。

③胃热气盛,脾被胃约。

④麻子仁丸。

5.五脏死脉的特点是什么?

:①五脏死脉的特点都具有无根、无胃气的特点。

②肺死脏之“下无根”;肝脉之“如索不来”;心脉之“按之益躁疾”;脾脉之“如覆杯洁洁”;肾脉之“按之乱如转丸”。

6.以原文为例,试从三焦病证痰中医辨证论治特点。

:①原文第十八条、十九条,论三焦的辨证。

②上焦受气于中焦,下焦受气于上焦,三焦是相互作用,相互维系。三焦发病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③辨证过程中,要从整体出发,考虑疾病的传变。认清疾病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