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软环境

 蓝天·白云 2012-05-14

什么是软环境

   2010-3-27   网络 【字体: 我来说两句
什么是软环境?软环境是什么意思?

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是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又集中体现在机制上。

软环境是不能用量化指标和物质空间来衡量,只能用心去感受、去体会的精神环境和人文环境。

软环境工作要重点把握的五个环节

一、要在体制改革上求突破。按照撤、并、减、轮的要求,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精干、高效、规范的执法主体和公务员队伍。做到:应撤的坚决撤,应合的尽量合,该减的人员必须减下来。

二、要在制度建设上求保障。一是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制度建设,二是要将行之有效的制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三、要在政策措施上求优化。一是制定政策标准要高,要达到“三个最”。即“待遇最惠、门槛最低、服务最佳”。二是推行政策手段要高。三是落实政策效益要高。

四、要在监督制约上求强化。在监督环节上,要注重督查,限期整改;在查处环节上,既要做到公开,又要体现严厉。

五、要在运行机制上求实效。在这方面,要“发挥一个作用,激活两个层面,抓好一个载体”。发挥一个作用:指的是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主体作用;激活两个层面:一是激活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这个层面,二是激活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这个层面;抓好一个载体:就是要抓好市公共服务中心这个载体。

软环境建设必须讲政治

软环境问题无一不与人有关,其实质是腐败现象的量变过程,因此,抓软环境尤其要以人为本,狠抓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首要一条就是讲政治。讲政治,就必须坚持党的宗旨意识,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基层服务,用优质服务打造良好的软环境。讲政治,就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大局利益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从小事入手、大局着眼,谋求全市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的大目标。讲政治,就必须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严肃党纪政纪。软环境出现的问题,必然会损害或阻碍经济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就必须维护党的威信和统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反映在软环境上的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损害,必须用铁的纪律严加整治。

法制环境是软环境的第一环境

法制环境是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司法机关的工作情况和行政机关的工作情况。它是影响招商引资和百姓创业的重要因素。法制环境是软环境中的第一环境。那么,良好的法制环境是怎样的?它应该包括四方面的内容:规范的、公正的、高效的、宽松的。

所谓“规范的”。就是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政令、决策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政府机关严格履行职责,既不越权又不失职。政府言而有信、措施透明,执法检查要合法、不扰民。

所谓“公正的”。就是政府部门要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做到对国企、私企一样,中外企业一样,不搞厚此薄彼。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执法符合社会正义。

所谓“高效的”。是说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中,一切从方便群众、有利于经济发展着想。注重提高工作效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不推诿扯皮,不搪塞拖拉,节省行政成本。

所谓“宽松的”。行政机关应该认真落实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该减免的减免,该收的费用按下限收取。对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帮助解决,发现轻微违法行为的,以教育为先。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做到守法者生产经营顺畅,违法者寸步难行。要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必须做到八句话、十六个字:“合法、正确、公正、公开、合理、文明、规范、高效”。

软环境就是生产力

良好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软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其经济活动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因此,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软环境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牵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作用。软环境不过硬,发展这个硬道理就硬不起来;软环境搞不好,经济建设就难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抓软环境就是抓机遇、就是抓振兴,就是抓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特别是当前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到处都在谈软环境,比软环境,抓软环境,形成各自竞争优势。所以,讲发展,谈振兴,就要充分认识软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抢抓发展先机。

从体制入手,整治和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

经济发展软环境实际是与经济发展硬环境相伴而随的概念。主要是各类经济主体投资经营所在行政区域的决策观念、决策取向、政策制度、服务意识及其效率的综合水平。

这就不难看出,软环境建设要素构成有三:

一是决策者水平,主要包括决策者观念和决策取向;

二是决策者议定形成的各项经济政策;

三是政策执行部门及其成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这三个要素统一于一体,并互相制约,共同决定经济软环境的好坏。

因此,我们谈软环境建设,不能丢掉任何一个要素。从理论上讲,三者取序应是一二三排列;从实践上看,当前朝阳软环境建设重点应放在第三和第二要素上。客观地说,朝阳软环境政策横向比是不优的,服务意识和效率也不是很好的,尽管我们曾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由于区位因素和硬环境因素,再加上政策运用过程的不良因素,使得本来就没有多大吸引力的政策效力贬损,很快就相对落后于其他地区的政策优惠程度了。

到底怎样治理软环境?

个人认为应该标本兼治,先治标后治本。

第一,强化教育。树立全民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对政府公务员的教育。

第二,加重处罚。对破坏软环境建设的当事部门和当事人,处理要伤筋动骨,名利双丢。

第三,改革体制。通过行政许可、阳光行政和无偿行政等措施,将行政特许集中到行政中心,剥夺部门利益。逐步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加强预算外收入管理,从严控制预算外支出,堵住各种小利益黑洞,逐步使各类政府部门(包括党群部门)财务成本核算和劳务收益公开、公平、公正,以此奠定软环境建设的根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