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学名词释义

 云海书斋 2012-05-15

佛学名词释义

 

1.什么叫四无量心?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怎样叫做无量呢?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二当修习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或其他的有情众生,都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离苦得乐,同时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名为无量。再分释于下:
(1)慈无量心
  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求,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得乐。
(2)悲无量心
    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拔无量众生之苦。
(3)喜无量心
  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4)舍无量心
  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为善虽可乐,但恐有人我冤亲的计别,故应舍弃。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不存着,正以一泽秋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
  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音声,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达多头腹,授与盐汤,令其服饮,得到病愈。而提婆达多叛佛害佛,佛不记冤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佛所成就的四无量心,不与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心无住着,运心平等,普利众生。

 

2.什么叫做六度?

  “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Pqramitq’,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
  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
  第一是布施(Dqna),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
  第二是持戒(S]la),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
  第三是忍(Khanti),即为利益有情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
  第四是精进(Viriya),即不懈息地努力于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事业。
  第五是禅定(Samqdhi)。
  第六是般若(Pa``q即智慧),为自觉觉他而修禅定和智慧。

 

3.什么叫做四摄?
  摄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
  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慈爱的言语和态度;第三是利行,为大众利益服务;第四是同事,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于大众。四摄法是菩萨在众生中进行工作的方法。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必须广学多闻。
  佛教要求菩萨行者学习五明就是“学”:1、声明,即声韵学和语文学;2、工巧明,即一切工艺、技术、算学、历数等;3、医方明,即医药学;4、因明,即逻辑学;5、因明,即佛学。五明是学者必须学习之处。“学处广大,悲心恳切”是菩萨的条件。大乘佛教号召难学能学,尽一切学。 

 

4.什么叫做皈依?

  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或称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写成“归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差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也就是希望投靠三宝的力量而得到保护与解脱。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皈依因心态的不同可分为上、中、下三士道。下士道的皈依心态,是为自己能从三恶道及今生所有的痛苦与死亡的恐惧中得到保护与解脱。中士道的皈依是指声闻众与阿罗汉们的皈依心态而言,他们的心态是为自己今生能自六道轮回的痛苦中解脱、得到安乐而求皈依。上士道的皈依在心态上,不但自己要求解脱,而且是为了利益所有一切众生而皈依。

 

5.什么叫寺庙的三门?


  佛教堂塔之建筑物,称三门。
  其形状如阙,有三个门,故称三门。三门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的意思,或象征信、解、行三者之义。但并非必有三个门才称“三门”,只有一个门,也称“三门”。语出《释氏要览》:“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

6.什么是佛学?

 1)佛学,原本应称为佛理,是指佛法的义理,也就是诸佛所觉悟的真理,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相。因为佛法中所含的义理太广、太深,包括一切世间(安住生死)和出世间(解脱生死)的学问,而它本身也类似一般所谓的'学问’,所以称它为'佛学’。

可以说:佛教是以信仰为主,佛法是以实修为主,佛学则以理解为主。佛学是依据的理论,佛法是实行的方法,佛教是传播的组织。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因为佛学的范围实在太广,如果要一一去学习,恐怕在一辈子的时间也学不完。所以就跟佛法一样,必须要有选择性地学习,而不是全部地学习。在此建议:若是真正想学佛(而不是想学'佛学’)、想即身成就的人,只要了解佛学中的重点即可,其他的枝末理论和表相的东西,可以不用去浪费时间和精神。什么是佛学的重点呢?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基础的佛学知识,二是最究竟了义的教理。了解了以后,就好好修持佛法,不要再在佛学上执著、钻研。因为佛学也只是一种知识而已,其实都还只是意识在攀缘思考,是分别心在比较判别,愈钻研法执愈重,离成佛也愈远。

  2)另有一种佛学,是现代很多'学者’、'佛学大师’,把佛法、佛教、或佛经,拿来当一门专门的学问做研究。他们所要追求的,不是对佛学本身的认知,不是体会佛经所教授的义理,不是了解佛教的精神,更不是佛法的实践,而是在它们的表相上研究、分析。这是近代受到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之后才发展出来的情况,而这已经和释迦牟尼佛当初传播佛法、创立佛教的宗旨相违了。因为不管是佛法或佛教,都是在教导我们如何成佛,而成佛不是靠研究的,是要靠实际去力行的。佛法、佛经不是让人当研究的,而是要了解、吸收、体会它的义理;佛教也不是教人研究学问的宗教,而是教人实修和体验的宗教。

这便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连带的教育思想也不同。东方文化(包括佛教和中国文化等)是以心为主,凡事都要沉思理解,以精神的体验为根本,以改善人心为教育目标;西方文化是以物为主,凡事都要拿来研究,以实物为凭证,以改善物质环境为教育目标。因此,习惯于西式教育的人接触到佛教之后,便容易把西式教育那一套方法用在佛法上,变成只研究学问的'佛学’,而忽略了佛法的本质。真正想学佛的人,切莫学这种佛学。

 

7.什么是佛性?

  佛性,简单地说,就是'成佛的本能性’,或'觉悟的本能性’。这种本能性,是一切的众生都具备的。因为有这种本能,所以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开发,所有的众生都能觉悟、都能成佛。众生之所以还不能成佛,就是因为这种觉悟的本能性,被长久以来依靠感觉而认知、分辨、判断的错误习惯所掩盖。成佛,也只是把自己这种本能完全地开显出来而已。

  '觉悟的本性’,就是我们真正的本性,我们也称它为'自性’、或者'真心’、或者'本体’等等不同的名字。当它被完全开显出来,也就是圆满觉悟之后,就称之为'法身’、或者'圆觉’等等。

8.什么是佛?

  1'佛’是'佛陀’的简称,而'佛陀’是印度话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目二种极其尊敬的称呼。它含有自己觉悟、令别人也觉悟、及时时刻刻对宇宙人生一切事情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觉悟等三个意义,凡是这三点都能做得圆满的,便尊称他为'佛陀’。因此,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成为'佛陀’。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众生(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体)都能成佛,因为众生的本性和佛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只是众生都是'迷’而不能'觉’、或者'觉’得还不彻底。但只要自己愿意,又有正确的方法,每一个众生,最后终必都能达到究竟圆满的觉,而成佛。所以,'佛陀’是一种广泛称呼的名词,宇宙里其他世界的佛陀,也是无量无边,数不清的。

但是,什么是迷?什么是觉?我们的感觉和意识作用,都是局限在相对的世界,这都是迷,都是错觉;唯有超越意识的感知,超越一切相对的现象,到达没有对待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觉。

  又,怎么样的觉才算圆满呢?必须要具备正觉、平等觉、无上觉三个特性,才是圆满的觉。正觉,是正确的觉悟、真正的觉悟、正直(当下直接)的觉悟,而不是错觉、邪觉;是依智慧直截看得透澈的觉悟,而不是经过意识思考、分辨、判断、感受等作用后而得到的觉知。平等觉,是这个觉无处不到、无时不在、无所不觉,超越虚空,遍满宇宙,没有一事一物不是在这个觉里;而这个觉,又是一切事物真正的生命;如是觉证到一切生命都和自己的生命没有分别,甚至是一体,不可分的。无上觉,是这个觉超越一切相对境界,到达绝待、究竟的境界。这样的觉,才是真正圆满的觉。

  2)一般所称的'佛陀’,如果没有特别标明是指那尊佛的话,通常都是指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因为虽然宇宙的其他世界里的佛很多,在我们这世界上成佛的也不少,但在我们目前所知的历史中,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人有展现成佛的外在形相,并且把他自己成佛的经验教给大众,流传下来,因此我们尊他为佛教的教主。其他后来依这经验而修持成佛的人,为了尊重教主的缘故,虽然事实上内在的境界已经成佛了,但在外在的形相上就不表现为佛的形相,而仍旧是一般人的形相。所以一般所称的佛陀,通常都是指释迦牟尼佛。

  3)真正的佛,是一种充遍于宇宙中的智慧、悲愿与能力,他恒常以非意识所能感知的光明之相存在,没有生灭、增减,也没有动静,却能够随缘如幻地化现出种种境相。我们一般所称的佛,有形相、有名字的佛,都只是他依其大悲力而如幻所化现的形相之一而已。

4)事实上,在成佛之后的实际境界里,根本没有什么是佛、什么是众生。佛和众生,都只是我们自己的妄见罢了。众生因为不能觉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妄见有种种世界、种种境相、种种众生,事实上这些都是虚幻的。诸佛为了让众生觉醒,所以化现如幻的佛身,进入众生的妄识中,如幻地教导众生成佛的方法,令众生如幻而觉。既觉之后,才知道原来所谓的众生、所谓的佛,都只是迷时的错觉。

 

9.什么是初谛(苦谛)?

  初谛认为生命是苦的,包含着生老病死。我们也遭受着孤独,挫折,恐惧,尴尬,失望和愤怒等心灵痛苦。这些事实是不容反驳的。这是一种现实主义,并不是悲观主义,因为悲观主义期望着事情在变坏,而佛教解释了苦是如何能够避免的,我们如何能真正幸福。

 

10.什么叫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是人无我和法无我。   “五法”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概括,“名”和“相”指世间有为法皆有名有相,称为名相之法;

“分别”指人们的主观能对事物分别认识;“正智”指圣人清净无漏实智;“如如”指如实智所对真如理境。

“五法”不出染净和主客观,是以总括诸法。三自性:一是二取执着,无而谓有,起惑造业,名遍计所执;二是三界心法,依他缘生,名依他起;三是依他起上除遣二取所显二空真如为圆成实。事物的性质不出此三种,所以叫三自性。

“八识”:“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个有情都有这种心意识的认识作用,共有八种,就是前面列举的八种识。二无我:每个有情或众生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即一般所说的自我或灵魂叫人无我;客观事物也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即自性或绝对的真实叫法无我。二无我也叫作我、法二空。此宗教义深入分析诸法性相,阐明心识因缘体用,修习唯识观行,以期转识成智,成就解脱、菩提二果。此宗由玄奘法师译传而成立,是印度无着、世亲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11.什么是十二因缘?

  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

  (1)老死,这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缘何而有老死忧悲苦恼呢是由于有生;

  (2)生。如果没有生,则没有老死,也没有忧悲苦恼。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有;

  (3)有。“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地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叫做“有”。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有”又是缘什么而起的呢有的缘是取;

  (4)取。取是追求执着的意思,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执着可爱事物为我所有,这叫做取。由于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执着,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取又以爱;

(5)爱为缘。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着,有追求执着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说到这里,已经说明了惑、业、苦的因果关系。为了进一步考察生命欲爱之所以发生,则必须说明受、触、六入的关系。

(6)受是感觉,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乐感舍受。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着生命的欲求。感觉来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所以依存于触;

  (7)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理活动的开始。如眼根对红色境时,红色剌激眼根,因而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动。根境识三者会合,才发生红色的触反应,所以触依存于六入。

  (8)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 是传递色、声、香、味、触、法法,即前五种事物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对象六境的机能。再进一步考察六入依何存在的问题,因而说到名色。

  (9)名色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即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组织。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有名色所以有六入。名色又以何为缘呢名色又依存于识。

  (10)识虽是名色中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当作认识体来看,识乃是它的中心的东西。识对境认识对象有总了别作用,使境增加明显,使根增长功能,使受、想、思有所领导。所以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识,但是识又依存于名色。因为有境对根的刺激,和受、想、思的帮助发生,才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所以识与名色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以上所说是十缘起,如果就人们现实的活动的条件来观察,十缘起已经全面了,但如果说明生死何以无穷的原由,则又有行和无明二缘,共十二缘起。

  (11)行。“行”的意义与“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造作的业来看它潜伏着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做“行”。识与名色,是现在已熟的果,是依存过去的行而生起的。由于过去无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着行为,所以生死苦恼现象联绵不断。行又依存于无明。

(12)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常、无我的真实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由于“我”的执着,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明。十二缘起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业、苦的关系。无明、行是过去无始以来的惑和业,招致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爱、取、有是现在的惑和业,招致未来的生、老死的苦果。这些都是“有漏皆苦”一句所包括的内容,也就是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内容。

 

12.什么是三法印?

三法印,是释迦牟尼世尊,自人生现实的生老病死问题中,研究其果,推察其因,所观察出的现实上的真理,这真理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去衡量。“法印”的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可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13.什么叫护法?

  护法可有两种含义:护持自己所得的善法、净法,勿使忘失;拥护、弘扬佛的教法,都叫护法。 
  所以护持自己的净心,如护初生之鸟,如防风中之灯,以及弘扬佛陀教法,护持三宝事业,广利一切有情,都是护法者所应该做到的。

 

14.什么都可丢佛号千万不能丢?

  昏沉掉举怎么对治?一个是正念,一个是正知。    
  正念就是忆念于所缘境而不忘失,能够对治掉举。如念佛,佛号不能丢,那怕到最后临终,也能够心不颠倒的忆念佛号而不异念。这就是正念。其实正念也是妄念,但正用它。正用我们的妄念来修定。我们拿它当作目标、对象来修行,这就是正念,这是你唯一的念,就是你心目中的唯一。没有别的念。你多念一句佛,就像多抢救了一句佛号。你要多在这个所缘境,就不会被其他的外境所夺,所干扰,那么你就是抢救它,就多一个在正念上。所以正念非常重要,这个正念作为你的所缘境,不能丢掉。如果缘在这个正念上,你就不散乱。
  正知是修定时,当正念的所缘境丢失了,能够觉知而回转过来,能够对治昏沉。我们要知道眼前正在做什么。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在南传的四念处,观身体,是紧张,还是放松,或者走路是怎么样的,观心理是怎么活动,观感受是痛苦还是快乐的,观诸行是无常生灭迁流……实际上都是在培养一种正知的力量。正知和正觉还是有点差别的。正知有所缘境,正觉就没有所缘境了。所以这里还有区别。这个正知能够提起来,你就不会昏沉。你知道你在所缘境上,没有忘失。我看有些老阿婆念佛,念到昏沉了也不知道,头低下来了,口水也流出来了,佛号丢掉也不知道。等到别人叫半天,才“哦”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她才念起来,这个已经是不正知。正知的话,你不要让它走太远。虽然远了,一发觉马上提,慢慢警觉力提高了,以后一发现了就回转到原来的所缘境上。甚至还没丢失将要丢失就能够觉察到,稍一提点力,也不费劲就在所缘境上了。
  接下来谈用心的力量。事实上,这也是很少人提到的。
  刚开始修定的时候,我们对所缘境目标,一定要用强一点的力气,用大一点的力气,全力以赴,要用紧一点心力,水泼不进。
  这有一点像你们看武侠小说,对面墙头敌兵射箭,武士拿着一把棍子向前冲锋,抡圆圈快速转动,“呼呼”……,箭一支支都射不进来,被挡飞掉了。所以你要是不紧一点,无始以来的妄想习气,串习,它就会干扰,见缝插针,就会插进来了。一插进来,就扰乱了。所以要用大一点、强一点的力量,全力以赴,和你无始以来的串习抗争。比如我们扳手腕,我开始扳不过你,老是被你的习气烦恼压服了。事实上,习气烦恼是最难对治的,而且非常顽固反复。有时候讨厌的不得了。起初老被它扳倒,然后你就不断跟它扳,当作一场战争,而且还是近距离肉博,当成是对练。慢慢力气渐增,能够扳过一点,扳到最后势当力平。所以这个过程叫对治,是一个屡战屡败到屡战屡胜的过程。修数息观就是一种对治,念佛也是一种对治。然后扳到能够压服它一点,再扳,扳到最后,它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完全无力反抗了,服服帖帖的,最终你也不用再费力气了。所以开始,一定要用力。不用心的力量,就难以学会,或完全学不会。
  一个人念佛如只口念心不念,喊破喉咙也没有用。就是这样。很多修净土的行人,都修不上去。为什么?因为他嘴巴在念,没用上心力。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也是说明这个道理。很多人在念经,或者念咒“嗡嘛呢叭咪吽,你好吗?吃饭了没有?嗡嘛呢叭咪吽……”他照样可以这样。念熟了,就变成“熟溜”了,溜掉滑掉了。溜了就没有在心里踏实下来,滑过去了。就像刹车失灵,刹不住,滑掉了。所以这个病很严重。熟溜了,就叫“偷心”。偷心就是暗中把修定应该有的利益和功德偷走了,你还不知道。本来你是要静心的、专注的,最后反而慢慢地滑掉了,变成了一种熟溜病。
  现在很多人上早晚殿做功课,讨厌上殿。本来上殿是让你能够在那里一心一意地、全身心投入地念。念《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应该整个投入到里面,沉浸在里面。
  开始要抓住所缘境,等到所缘境目标已经不丢失了,能够保持稳定了,没有流散了,你就要减弱,要放松,不要抓死了。前提是要在保持所缘境不失的情况下。所以开始做的时候,要用力,用大用强用紧,最后就要慢慢松。就像抓一个东西,开始抓紧了,怕掉下去,会紧张抓得紧些。慢慢掌握习惯了,知道力度了,就会慢慢放松,松……到最后我几乎不太用力了,所缘境也没有丢掉,还能保持。这个过程也是很多人没有讲到。实际上,哪能一个东西长时间抓那么紧?我们开始抓紧,是为了不散乱而已。当你能保持的时候,怎么会散乱?而且是一种明净。明就是正知;净就是能稳定不散动。所以要松掉。
  我们的用心过程,是从不会用心,到开始学会怎么用心。等到你会用心了,开始学会不用心。听懂这句话了吗?这句话是精华。这是你们将来去修行,要讲明的。很多人没有告诉你怎么放松。你开始不会用心,要学会用心;到你会用心了,你要学会不用心。所以我们的用心过程是:学会用心到不用心的过程;学用力气到最后不用力气任运的过程;学会紧到最后松的过程。但是松,有时候不能全松掉。有时要有一丝力气撑在那里,不然就容易落入细昏沉去了。你观察你的内心,不用力,就很容易昏沉。所以有时候,要有一丝丝的力气撑提在那里,一点点,微微的提一点点,你就会保持特别的明净状态。这也是一种经验之谈,不太有人提到。(作者:枯木龙吟)

 

15.什么叫持斋?

  佛教徒持守戒律而素食,称为“持斋”。佛教原以过午不食曰“斋”,后来多指不杀生而素食。
  持斋的用意主要是为增长慈悲心和养成饮食知节量的寡欲态度。

 

16.什么是障道因缘?
  障道的因缘,就是我们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碍。读书遇到障碍了,交朋友遇到障碍了,留学遇到障碍了,创办事业遇到障碍了,甚至于要建一栋房子,要买一个家具都遇到障碍了,连修行、信仰也遇到障碍了。障道的因缘在那里呢?有四点:  
  口说不行:真正障碍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外来的障碍力量有限,自我障碍的力量很强大。口说不行,常常说,说了又不做,说久了以后人家不相信你,这时候就是障道了。  
  心想谄曲:你心里所想的,都是打别人的主意,都是自私,都是自己多得到一点利益。这种谄曲不正的心,别人不是盲目的,也不是糊涂的,他会知道,他不但看到你的人,看到你的面孔,也看到你的心,你的心谄曲,他当然不要和你来往。  
  身行恶事:如果你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记录,交朋友没有信用,自私、见利忘义,甚至做过很多非法的事情,当然别人就不愿与你合作,不和你来往,所以身行恶事也是障道的因缘。  
  人我计较:你和人相处,和人合作,和人创业,不要锱铢必较。你计较很多,人家当然不愿和你建立太密切的关系,很多好因缘往往是自己把它破坏了。我们如果不改正自己的因缘,就永远有障碍。

  除了上列四点以外,心门不开、心结不解、心担不放、心妄不除、心忧不喜、心暗不明、心狭不宽、心恶不除、心邪不正、心贪不舍、心迷不悟、心有不空,也是障道的因缘。

17.什么是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

  佛陀成道时,即于菩提树下做如是言:"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妄想执着缠裹着我们心中本自具足的佛性,使之不得开显;但若离开此心,又别无烦恼可除,也别无菩提可得。
  所以,菩提也好,烦恼也好,都在此心的迷悟之间。
  一念觉则菩提显,一念迷则烦恼生。就像一面镜子,沾满灰尘时是它;拂去灰尘的,也还是它。要让它沾满灰尘或拂去灰尘,都只能在镜上求,离开镜子,则什么也找不到。
  当我们懂得往心内修正自己,探求自己本来面目时,烦恼虽热恼,解脱的希望也含生其中。

 

18.什么是灭度?

  灭是除灭执着,灭除我执、法执,灭除烦恼障、所知障。度是度生死,度凡夫的分段生死,度圣贤的变易生死。涅槃是解脱,烦恼是系缚。
  离系缚处,即是解脱;断烦恼处,即是涅槃。譬如一个犯人,为杻械枷锁系缚时,无自在可言,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脱。众生为贪瞋痴等烦恼所系缚,若修习佛法,断除烦恼,即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除此以外,若想再觅一涅槃,实在不可得。
  佛在世时的诸大阿罗汉,也都是现证涅槃而后游化说法、托乞食。
由此可知,涅槃并非离一切法之外,别有一物可以证得。法法本来即是涅槃,只因众生无明覆心,妄想执着,视一切我、法皆有实体可得,所以处处都成为障碍系缚。若是圣者,知一切缘起法,虽有而自性空,无所系着,则能即物而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

 

19.什么是缘起性空?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
  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
  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
  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20.什么是诸行无常?

  “诸行”是指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些事物,若依佛法来观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
  可以从两个道理来说明:
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
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什么是三世迁流?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一切法在时间上
 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故说无常。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则消灭,因缘是无常的,由因缘所生之法,自然也是无常。譬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长,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后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又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必然有此两种生死,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法句经》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幻莫测;宇宙万事万物也是如此。一切现象是时时刻刻,刹那生灭,刹那变化,换言之,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亦可说是永远的过程而已。世界的生住异灭,气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远如此,都是流动变化的状态。在这流动之中,并无任何一个不变的东西。
  再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依物理学来说,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都是动的,即是无常。如花朵,以肉眼来看,它是静的,若用佛法来观察,则知组成花朵的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陈代谢中。
  从各种元素的变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虽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如果它不是无常,而是常住不变的,那么花朵将永远不凋谢,不枯萎;既然会凋谢、枯萎,即证明它是无常的。
  通常我们说,人的感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当然是苦,乐受依佛法说也是苦,这是坏苦。譬如健康、美丽,这是快乐,但当失去了健康、美丽时,痛苦就跟随而来;又如一般人常常感叹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时快乐,散席时就感到悲伤,所以说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所感到是行苦,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世间没有真正长久不变的,这迁流不息的转变,带给人类的也是一种难以忍耐的苦,这是无常的苦。所以说,在诸行无常下,诸受皆苦。

 

21.什么是五家共有?
  佛陀说世间的财物为五家所共有。
  所谓“五家”,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以及不肖儿女。虽然我们拥有万贯家财,逢到大火、大水,可以把我们的家当焚烧成灰,或流失净尽;遇到盗贼、贪官污吏,也会抢走我们的财富;即使亲如儿女,如果不肖奢侈,也会使家财转眼成空。所以,人生在世,累积财富不如累积功德。

 

22.什么是解行并重?

  修学佛法,首须理解经教,也就是要读经阅藏,听经闻法,以了解教义;如果不重慧解,盲修瞎练,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在修持实证上没有下功夫,也只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分毫",不能获得学佛的利益。因此,学佛必须解行并重。

23.什么是无相布施?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有相布施,是属有限的功德。
  不求任何利益,不计任何代价,以及有无报偿都不计较,完全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无相布施,无相布施的功德是无限的。
  《金刚经》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话、做事、吃饭、穿衣,只要心存慈悲,处处可以帮助别人,造福大众。但是不可斤斤计较于人我,不可罣碍布施多少于心上。

 

24.什么是“般若”?
  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是般若,如:无言说教、拂尘扫垢;不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不是般若,如法华会上五千人退席。
  没有般若的人,就是盲人摸象,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般若"不同于"智慧",因智慧有善有恶,若智慧"生病"则成"",如同科学有益也有害,含义较肤浅,有邪正之分;而般若是纯善的、不可言说的、意义深远的,闻者大都能生殷重之心。

般若种类,有三:   
  文字般若:在于方便引导,重于解悟,如舟筏。   
  观照般若:在于体验真理,重于实行,如驾驶。   
  实相般若:在于所悟所证,重于性体,如抵目的地。
  般若指的是我们的智慧、真理、实相、本来面目、真心、佛母。

 

25.什么是六成就?
  佛教讲因缘,凡事必须因缘具足、众缘和合,方能成事。此缘起法为佛陀所证悟,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就是佛陀说法,也必须具足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等条件,才能开演法筵,此称之为六成就。   
  如是:为"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并依之而奉行,故称信成就。   
  我闻:为"闻成就"。是阿难亲闻佛陀说法,故称闻成就。  
  一时:为"时成就"。指说法的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佛:为"主成就"。指说法之主,佛是世间、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   
  在某处:为"处成就"。指说法之处,佛曾于忉利天为母说法,除此,皆于人间的印度摩揭陀国、舍卫国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   
  与众若干人俱:为"众成就"。指闻法之众,菩萨、声闻、缘觉、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处成就。
  以上六缘具足而教法兴,故称之为六成就,如果缺其一,即不能有正法流传,故知成就道场说法,非一人所能为,须待信、闻、时、主、处、众等因缘具足,方能开演法坛。
  因此今之说法者,应当秉着恭谨虔诚之心,宣说法要,令大众菩提增上,蒙受法益;而闻法者也应心怀稀有难得,难遭难遇想,并且发愿护持正法、成就道场,如此方能使佛光法水源远流长。

 

26.什么是一心二门?

  《大乘起信论》为了说明心的性质,遂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以显其体用,称为"一心二门""
  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都是说明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想而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   
  心真如门: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为绝对平等之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   
  心生灭门:心的动相,随缘生灭,所以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
  心的本体为生起万法的第一因,然凡夫偏于妄情,所以不见平等之理体,若除妄情,则真如之体自现。故知真如、生灭二门,实则不一不异:约义来说,真如门是绝对平等的本体,不生不灭的实在;生灭门则是相对差别的诸法,生灭变化的现象,二者截然不同,故说不一。
  约体而言,非真如本体之外有生灭现象,因此真如即生灭,生灭即真如,故说不异。以水波的关系为喻来说,水是静的,波是动的,此为不一;离水则无波体,此为不异,故知不一不异是一体的二面。
  从以上的诠释得到一个结论:宇宙万有的本体为一心,众生与佛同具此心,然此心有觉与不觉之分,故析为二门,觉者称为心真如门,不觉者称为心生灭门。由心之本体而言,具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性质,为绝对的无差别相,称为心真如门;由心之动相而言,具有生、灭、增、减等性质,为相对的差别相,称为心生灭门,此二者为一体两面之关系,即称为一心二门。若以禅宗公案"慧可安心"来说,未安之心就是心生灭门,已安之心就是心真如门,因此凡夫只要识心寂灭,泯除妄想的动念,即可见性悟道。

 

27.什么是“般若”?

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是般若,如:无言说教、拂尘扫垢;不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不是般若,如法华会上五千人退席。
  没有般若的人,就是盲人摸象,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般若"不同于"智慧",因智慧有善有恶,若智慧"生病"则成"",如同科学有益也有害,含义较肤浅,有邪正之分;而般若是纯善的、不可言说的、意义深远的,闻者大都能生殷重之心。

般若种类,有三:   
  文字般若:在于方便引导,重于解悟,如舟筏。 
  观照般若:在于体验真理,重于实行,如驾驶。   
  实相般若:在于所悟所证,重于性体,如抵目的地。
  般若指的是我们的智慧、真理、实相、本来面目、真心、佛母。

28.什么是六成就?

  佛教讲因缘,凡事必须因缘具足、众缘和合,方能成事。此缘起法为佛陀所证悟,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就是佛陀说法,也必须具足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等条件,才能开演法筵,此称之为六成就。   
  如是:为"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并依之而奉行,故称信成就。   
  我闻:为"闻成就"。是阿难亲闻佛陀说法,故称闻成就。  
  一时:为"时成就"。指说法的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佛:为"主成就"。指说法之主,佛是世间、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  
  在某处:为"处成就"。指说法之处,佛曾于忉利天为母说法,除此,皆于人间的印度摩揭陀国、舍卫国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   
  与众若干人俱:为"众成就"。指闻法之众,菩萨、声闻、缘觉、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处成就。
  以上六缘具足而教法兴,故称之为六成就,如果缺其一,即不能有正法流传,故知成就道场说法,非一人所能为,须待信、闻、时、主、处、众等因缘具足,方能开演法坛。
  因此今之说法者,应当秉着恭谨虔诚之心,宣说法要,令大众菩提增上,蒙受法益;而闻法者也应心怀稀有难得,难遭难遇想,并且发愿护持正法、成就道场,如此方能使佛光法水源远流长。

29.什么是一心二门?

  《大乘起信论》为了说明心的性质,遂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以显其体用,称为"一心二门""
  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都是说明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想而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   
  心真如门: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为绝对平等之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   
  心生灭门:心的动相,随缘生灭,所以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
  心的本体为生起万法的第一因,然凡夫偏于妄情,所以不见平等之理体,若除妄情,则真如之体自现。故知真如、生灭二门,实则不一不异:约义来说,真如门是绝对平等的本体,不生不灭的实在;生灭门则是相对差别的诸法,生灭变化的现象,二者截然不同,故说不一。
  约体而言,非真如本体之外有生灭现象,因此真如即生灭,生灭即真如,故说不异。以水波的关系为喻来说,水是静的,波是动的,此为不一;离水则无波体,此为不异,故知不一不异是一体的二面。
  从以上的诠释得到一个结论:宇宙万有的本体为一心,众生与佛同具此心,然此心有觉与不觉之分,故析为二门,觉者称为心真如门,不觉者称为心生灭门。由心之本体而言,具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性质,为绝对的无差别相,称为心真如门;由心之动相而言,具有生、灭、增、减等性质,为相对的差别相,称为心生灭门,此二者为一体两面之关系,即称为一心二门。若以禅宗公案"慧可安心"来说,未安之心就是心生灭门,已安之心就是心真如门,因此凡夫只要识心寂灭,泯除妄想的动念,即可见性悟道。

 

30.什么是不二法门?

  显示超越相对、差别的一切绝对、平等真理的教法,称为"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对"不二法门"的意见有:生、灭不二,我、我所不二,受、不受不二,垢、净不二,动、念不二,一相、无相不二,菩萨、声闻不二,善、恶不二,罪、福不二,漏、无漏不二,为、无为不二,世、出世间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我、无我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根、尘不二,正、邪不二。
  而不二法门的人间化,即指:   
  人在山林,心怀社会。   
  立足地球,放眼宇宙。   
  身居市井,志在佛国。   
  天堂虽好,人间更美。   
  法界无边,家庭第一。  
  今日一会,无限未来。
  今之俗语多援引"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的方法。

31.什么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就是只有一个,"",就有很多个了;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
  一朵花与一个虚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种籽由种在土壤里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所以,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得以绽放的,一朵花即等于是一个虚空,"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这也就是一多不二。
  再进一步从世法上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要吃饭、穿衣,要坐车、住房子,要希求多闻、资养色身。这一切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农夫种稻、工人织布、司机开车、建筑师盖房子、专家学者讲授、科技资讯传播而来,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个人必须仰赖那么多人事的聚集辐凑才得以生存,这个""岂不是包含了无限?
  了解这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之后,就会觉得"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了。

 

32.什么是四依止?

"四依止"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学佛者应该依循的四个准则。   
  依法不依人:依止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灭现象的某一个人。   
  依义不依语:从义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内涵,而不执着戏论,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游戏。  
  依智不依识:以般若智慧为人生行为的规范,而不依顺一般的俗知俗见。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而不盲从方便邪说。
四依法是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能够依止四依法,得其门而入,才能探骊得珠,登入真理堂奥。

 

33.什么是五时?

  天台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教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称为五时。

 

34.什么是无常?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
  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

 

35.什么是五明?

  五明是五种学艺,是印度的学术分类法。   
  声明:即声韵学和语文学。   
  工巧明:即一切工艺、技术、算学、历数等。   
  医方明:即医药学。   
  因明:即逻辑学。   
  内明:即佛学。

 

36.什么是法印?

  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所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一切行苦",亦称四法印。

 

37.法是什么意思?

  ""的梵语音译是"达磨"。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
  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
  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就是"一切事物""宇宙万有"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