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智慧20090426

 10同心圆10 2012-05-16

《老子》的智慧

 新民晚报    2009年04月26日

■ 孔子问礼于老子
■ 文征明绘老子像
于右任手书《道德经》选句
北大校园内的老子像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老子》这部书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最能够代表东方的智慧。我们今天尝试从四个要点对这部智慧之书作简要的介绍。

  壹

  大道虚无

  “道”是道家学说的核心观念,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真理。因此,它也是人类建立其生活规则的依据。但是,人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把握道?老子认为这只能是有限的。《老子》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这里第一个“道”是名词,第二个“道”是动词,言说之意。道可以言说,而且人只有去言说,道才能在语言也就是人的世界中呈现;但是一旦言说,它就不再是道本身,而仅仅是人所能够体悟、理解的一部分。

  这里面隐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一方面,人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言说去追求道,同时又不可能充分地理解它、阐释它;人只能是不断在追求那个永恒的东西,追求那个最高的存在和最高的合理性。如果人所言说的道就是道本身,那么言辞就取代了道,人也就变成了神。“道可道,非常道”,从逻辑推理的必然结果来说,它意味着人不可能一次性阐释真理,不可能建立永恒规则——这是一个警告。

  什么叫“大道虚无”?魏晋时代的玄学曾经用“无”和“有”这两个概念来分别指称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儒家的“有”好解释:这一学说的主要功能在于确立社会的秩序与价值,而秩序与价值是明白和清楚的。道家思想为什么是“无”呢?这跟道的本质有关。道的本质就是虚无。但这里的“虚无”不是指什么都没有,而是不具有确定形态和无穷可变的意思。那么引申开来说,人类的世界也是处在无限变化的过程中。

  《老子》第一章还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你站在“无”的立场上,才能知道事物的微妙——事物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善未必就是善,恶也未必就是恶;但世界毕竟是有秩序的,你又要站在“有”的立场上,看到事物的界线,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虚无是没有用的东西吗?老子认为恰恰相反:“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谓“有”只是提供了便利和条件,“无”才是真正发生功用的地方。他举例说,一个车轮是用辐条来支撑起来的,车要运转则是靠“毂”,即中间空的地方;团弄泥土做成一个陶器,“有”的那一部分,只是为了形成中间的虚空,“无”才发生盛水的功用;再说造一所房子,墙有什么用呢?还不是为了构成可供居住的空间!美国人赖特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他的设计思想就是强调空间,就是老子说的道理:“当其无,有室之用。”

  而老子的思想是要引向更重要的方面:如果说社会需要一定的法则,它的价值不在于对人的行为作出细密的规定,而在于提供了虚无的空间。所以老子反对儒家所珍视的礼,因为它注重于限制和规定,只知道有不知道无。许多西方哲学家认为《老子》包含着一种古典自由主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简言之,“大道虚无”主要关涉两个方面:一是世界的永恒的法则是无限可能和无穷变化的,二是社会生活不需要过度的限制和过分繁琐的规则。

  贰

  道法自然

  《老子》中讲到世上有四个伟大存在:天、地、人,加上道。它们的运行规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是效法之意。在农业社会中,人要根据土地的条件来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是“人法地”;大地上万物生长、盛衰的变化受制于日月运行、四季流转、风风雨雨,所以是“地法天”;天之上还有更高的存在,就是作为世界本原的道,所以是“天法道”。那么,道效法什么呢?“道法自然”。自然一词,指不受外力影响的本然状态,道无所法,它以自身为法。用宗教语言来解释,好比上帝为世间万物立法,谁为上帝立法?上帝本身就是法。

  这段话真正的意义要倒推过来理解:既然道是以自然为法则的,天法道而地法天而人法地,贯穿其间的根本法则都是“自然”。也就是说,对人类生活而言,自然的状态就是最完美的状态,自然的人性同样本身就具备了完美性质,一切人为设计的规则,从外部强加的东西,其实不具有真正的价值,倒是很有可能破坏了人的自然性,带来无穷的困扰和麻烦。魏晋时嵇康宣称要“越名教而任自然”,意思就是要摆脱儒家名教的束缚,使人性得到解放,而回复自然。

  《老子》这本书不是又叫《道德经》吗?他讲德也是这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说最高的德性表现,并不是特意地去做有德的事,不是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而是在自然的状态下,顺随天性而行。譬如说孝是一种美德,但真正的孝不是依据社会的准则,而是基于对父母的感情,如王弼《老子注》所说的以“自然亲爱”为孝。它不需要做给别人看。下等的德性却不是如此,它是依据社会和他人的标准行动,人谓之“德”,便刻意地去做,但这种德其实是无德。譬如汉代推崇孝行,“孝”得好甚至“孝”得出奇,便会受到社会的表彰,进而可以弄个官来做做,这跟敬爱父母反而没有多大关系,又算什么“德”呢?

  当然,老子的看法不是没有问题。因为人的 “自然”没那么可靠,人有时自然而然地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所以社会还是要提倡一些东西,禁止一些东西。有时候,所谓“虚伪”并不是毫无价值毫无必要的。但老子所说的里面包含着一种理想,即人不是因为外加的强力而趋向于善,而要在他自然天性中达成一种完美。而且老子还看到了一种危险,即在依据社会规则来评价人的时候,有可能造成人的虚伪;尤其是,当道德成为获得利益的手段时,真正的德反而受到严重的破坏。这实在是很糟糕的事情。

  叁

  无为而治

  这部分较多地牵涉到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这部书基本性质是政治书,其预设的阅读对象是帝王。只是它把所有问题都放在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中来论述。

  所谓无为而治,首先也和道的性质联系在一起。《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是一种虚无状态,它不具有特别的意志,不像西方宗教里的上帝,要以自己的意志去裁决凡间的事务,支配人类的生活,所以它是“无为”的;但这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它化育了万物,又顺应万物的特性,助成万物的生长变化,所以是“无不为”。

  因循于道而形成的合理的政治,是一种无为的政治。老子把强加的东西叫做有为,而无为政治最大的特点就是顺应自然。“侯王”即最高统治者如果能够遵循道的性质来做事情,“万物将自化”——循照其自身规则来运行变化。

  《老子》书中对统治者提出了郑重的告诫:“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取天下”意思是占有天下,老子认为“天下”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某些人占有的。如果帝王采取占有和支配的姿态统治国家,把天下看作实现个人意志的对象,表现自己之“伟大”的场所,就非常危险。对帝王来说,他会遭遇失败,而对老百姓来说,他们将为之付出严重的牺牲。

  上面一段引文中提到“天下神器”,这里的“神”是神妙的意思。天下为何是“神器”呢?魏晋时代王弼的注非常简赅,谓之“无形以合”,意思说社会是多种力量以不确定的方式聚合在一起的变化结果,不是任何个人意志的结果。我常常把“天下神器”和“无形以合”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说,觉得这两句话代表着中国古人对社会对政治一种非常深刻和富于智慧的理解。

  其实不仅仅天下是神器,一个社会群体也是神器,不是你一个人的意志就能够扭曲它,改变它的。在一个人群里面,有多种力量、多种意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以一种不可测的状态、不固定的方式来运行。

  无为而治自然就意味着政令简单,规则松散。老子说话的时候,是农业经济的背景,并且他觉得最理想的社会状态是“小国寡民”。现代社会跟老子的时代完全不同,法令当然要严格地多。但老子所讲的道理并不过时。

    肆

  上善若水

  《老子》以“道”为核心贯穿始终的思想关涉的方面很多,从天地宇宙到国家社会,还论及个人修养。“上善若水”,你可以理解成属于个人修养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取得成功的方法。

  我们常说的一句成语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的念头恰恰相反,他告诉我们,甘于低下体现了最高的修养、最高的德性,所谓“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为什么要自甘低下?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善于容纳,而唯有善于容纳,才能形成宏大的局面。大江大海处于低下的地位,才吸引了众水奔赴,百川汇聚,如果你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仿佛总是孤零零站在山顶上,还能容纳什么东西?所以理想的统治者想要居于高位来统治人民,那他必须把自己放在比人民更低的位置;想要站在前面领导人民,那必须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后面。

  这种自甘低下或者说谦让的姿态,有时也可以成为一种获取成功的手段。因为你谦让,所以得到别人拥戴,所以你获得最大的成功。当你把细小的利益都推让给别人时,你反倒可能获得最大利益。但从老子本意来看,他主要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助成他人的人。缩小到一个单位来说,理想的领导人应该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成功。所以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谦退可以自全,可以成功,这是从正面来说。老子也常常从反面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人是最容易失败的,那就是喜欢夸张、喜欢显露、处处与人争胜的人。所以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总是显示出盈满的状态,好像什么都到顶了,那很危险,这时候你不如赶紧停下;一把刀,你把它打造得尖利而单薄,那用不了多久就会残缺。

  这里还牵涉到老子的一个重要的哲理:柔性、谦退、收敛的状态,在老子看来不仅仅是一种修养或手段,它还显示着生命的韧性与弹性,这是富于生命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事物才有持续发展的希望。那么打击敌手最好的手段是什么?不是用强力去挤压它,而是诱使它自我夸张、自我膨胀,直到完全失去弹性。就像一个“洋泡泡”,吹得越大,离爆炸越近。所谓“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些话听起来有点阴谋气息,但当我们从哲学上去理解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有意味。

  我讲的以上四点,不能完全概括《老子》的全部内容,但约略可以窥其大要;而对《老子》的智慧,由此也能获得深刻的印象吧。

  本文据作者在“静安白领学堂·国学与文化沙龙”的演讲节录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