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法教你决胜高考作文

 老刘tdrhg 2012-05-21

五法教你决胜高考作文

2012-03-07 14:39:37 点击:38

河南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金金

一、书写使人悦   即通过书面整洁,书写的美观,字体的规范、行款正确的魅力来激起阅卷人愉悦的情感。书写是文章的脸面,这个“脸面”明晰、美丽,“貌若西施”,就会使阅卷人一见钟情,阅卷人就会在愉悦之情中对你的文章产生一种“偏爱”。相反,这个“脸面”龊龊丑陋,形同嫫母,阅卷人就会立即产生一种厌烦感。第一印象不好,即使你的文章内容再充分,他们也不愿细读,不忍卒读,更不愿研读,下笔误判,岂能怨人?丑陋,是“打不赢的官司”。要记住,漂亮是使阅卷人笔下留情的第一张王牌。

二、见识使人服   长城的壮美体现在一个个古砖有次序的排列,金字塔的雄奇表现为一块块垒石有规则的组合,而文章的优美则是一则则材料按文意聚合起来的。这犹如建一座大厦,这座大厦要建得雄伟壮观,金壁辉煌,建筑师就必须具有识材、选材、用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体现了一个人的才识问题。如果这个建筑师才识高超,选择的是高质量的新产品,将材料组合的天衣无缝,那么别人就会产生佩服感。相反,如果这个建筑师的才识平庸,选择的是伪劣产品,组合的漏洞百出,别人只会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才识高的考生,往往择取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的闪光贝壳,从而激起阅卷老师审美的欲望和情趣。

三、情真使人动   即以充沛真实的情感打动阅卷者。“落红不是无情物”,任何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七情动于中,发而为文,必能吐珠纳玑,生动感人,若无因而发,势必虚情假意,索然乏味。古典作家贺拉斯说过:“一首诗不应以美为满足,还须有魅力,要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写诗是这样,写应试作文也是这样。“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从水管里喷出来的是水”,要想流出血,首先得是血管,得有血。考生要用自己的情感打动阅卷者的心灵,必须首先自己具有充沛的情感。如果“漠然置之,行若无事”,写出的文章必然是“冷若冰霜”或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这样的矫情假意自然令人生厌。

四、文采使人醉   是指在高考作文中用精采的语言,打动阅卷老师的心让阅读老师为之陶醉。巴甫洛夫曾经指出:“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支持,就不能使鸟体上升。”同理,在应试写作中,如果没有语言的支持,再好的主题也难以存在,再好的思想也难以表现,再好的情感也难以寄托,整个文章也难以升腾。相反,如果文章词汇丰富,文从字顺,形象生动,它不仅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意旨,使文章锦上添花,同时也会使人“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心情舒畅”(别林斯基)。那么,考生怎样才能在应试作文中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文采使阅卷人为之陶醉呢?首先要使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洒在应试写作上,就可点石成金,化难为易,既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可平添文章的色彩与气势。其次,可使用一些“口头语”。在人们口头上流行的语言,妇孺皆知的金玉良言,往往是最生动最活泼的。它包括古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报刊杂志上流行的新语汇和流行歌曲的歌词,如果考生能将这些恰当地引用或活用于自己的写作,往往能起到化平淡为神奇的功效。

五、技巧使人迷   就是在写作中采用一些必要的技巧,扬长避短,避实就虚,机动灵活,随机应变,既博得阅卷人的迷恋之情,又使其看不出你写作的破绽。人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考生在写作上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而在考场上是绝不允许你将自己的短处、劣势过分暴露出来。有时稍不留意,一两处不可原谅的败笔,就会让考生付出沉重的代价。由此看来,考生要成为考场上的“幸运儿”,除掌握几个方面写作的魅力因素外,还需掌握一定的技巧,使之也以一定的魅力而产生出高效应来。在文体的选择上可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如果自己擅长分析议论,可采用议论文,如果自己长于记叙描写,可采用记叙文。在引用名言时采用“避实就虚”法。在文章中运用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不少同学在考场上只记得有此名言,却不知出自何处,何人所说。如果随意而写,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败笔,此时最好的方法是用“避实就虚”法,即运用“模糊语言”,让人看不出破绽。古代有名言,就用“古人言”、“昔人云”;现代的名言,就用“有人曾经这样说”;外国的名言,就用“外国有位名人说过”,这样就可以使阅卷人只看到花,看不到枯枝败叶,无懈可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