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两图”,指概念图、心智图(又称思维导图);“两力”,指教师的教学力、学生的学习力。 “思维和画图才是人类最基础的语言。”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两图”已成为倍受青睐、威力惊人的思维工具;不管个人或者团队,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实践应用日益广泛,遍及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逐步进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在教学中正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它们、使用它们更有意义! 一、概念图 1、概念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它既指构图过程又指构图结果。 2、结构 概念图的图表结构包括概念、连线和连接词三个部分。概念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进行标记。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连接可以没有方向,也可以单向或双向。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形成命题的联系词;反过来说,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 3、特征 概念图的图表特征:①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即指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依据其概括性水平不同分层排布: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最上层,从属的则放在其下;位于上层的概念通常可以引出几个知识分支;具体例子位于最下层。②交叉连接(又称横向联系),即指不同知识领域或同领域分支间的概念的连线,可用来澄清一些不相关或者相互冲突的关系。某一领域的知识还可考虑通过超级链接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背景知识。 4、制作 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但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①列出与中心主题相关的主要概念。 ②对这些概念进行排序:从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体的概念依次排列。 ③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可以把所有的概念写在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按照概念的分层和分支进行排列,初步拟定概念图的分布。利用纸片的好处即便于移动概念以修改概念图的层级分布。当然,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概念图更好一些。Novak博士向教师建议,任何一个概念下面不要有三个以上连接的概念。 ④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的联系有时很复杂,但一般可分为同一知识领域的连接和不同知识领域的连接。特别是交叉连接,需要学习者的横向思维,也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当然,任何概念之间都可以形成某种联系,我们应选择最有意义并适合于当前知识背景的交叉连接。 ⑤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写在概念旁。 ⑥同一组概念可以运用不同结构的概念图来表现。随着对概念之间关系理解的变化,概念图也会发生改变。诺瓦克认为:好的概念图一般要修改三次以上,甚至更多,所以,计算机在这点上具有优势。 六条标准及其定义为: ①命题:在概念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②层级:最高层的概念分解成若干有效的层级,从最一般到最具体; ③分支:从最高层的概念分解出最概括的概念或下一层概念; ④交叉连接:不同分支中的下一层概念之间的联结整合是有效的、有意义和重要的; ⑤例子:最能区别次一级的概念; ⑥概念化程度:理解最高层概念和与之相连接的次级概念的程度。 ※考虑到区分度问题,评分一般按4(最完全、有效)——0(缺失或无效)五个等级记分。 |
|
来自: 东方快乐汉 > 《教师成长 教育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