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概念地图——转发王老师微信

 沁园chun 2018-09-18
​一、概念地图的渊源和特点概念地图ConceptMap)是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D.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和教学策略。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这样一来就需要一种工具来探测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形式,概念地图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的[1]。概念地图将某一主题相关的概念,用连线和连接词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图,以此形象化表征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图片]图1用一个概念地图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概念地图[2]概念地图有节点(概念)、连接词、命题等要素。概念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公式、一个符号(在这里概念是指对关于物体、事件或者逻辑某种明确的表达,这个概念的定义比通常教科书里面概念的范畴要广)。概念之间的联系,用一条线,而且在线上标注一个连词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前一个概念+连接词+后一个概念,能构成一句意义明确而完整的命题,命题就是对事物现象、规则、结构等的描述。例如在图1中,“概念地图”是“一个知识网络”就是一个命题。有的时候也可以用两个连词、三个概念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一个概念地图通常从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根概念出发,沿着主干道(通常在根概念的直接下方)开始阅读,然后扩展到旁边的分支上。每一个层级基本上都沿着这个阅读方式。制作概念地图的时候一般也遵循这个惯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