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蔡灸哥 2012-05-29
原文

  【 XJ】本篇文章,从文字上,没有太难理解的,但是从医道和医理上,确实有相当的难度。就这句话:“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就能让人折腾的头晕。这也是岂今天为止,在精读黄帝内经系列文章中,在医理上最难懂的地方。因此,具体理解的对不对,还请大家指正。

 

精读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点评】此段的重点在于,天人相应的理论阐述,并告之,阴阳永远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①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余,我;闻,听说。

 

  ②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一岁,一年;应之,指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相应。

 

  ③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三阴三阳,是指人体的足三阳经和三阴经;不应阴阳,是指与天地日月阴阳不相呼应,这里泛指天人不应;其故何也,其,这,故,原因,何,为什么,也,是。

 

  ④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因为世间万物都分阴阳,这里的主要意思是指,如果细数起来,阴阳这事,可以成千上万,数不胜数;然其要一也,然,然而;其,指阴阳这件事;要,要点;一,统一,指阴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阴阳和和谐以达平衡。

 

  【整段翻译】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么道理?   

 

  歧伯回答说:天地阴阳的范围,及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原文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点评】此段继续阐述天人合一之道理,指出天地阴阳的变化,可以推及到人体。

  

  ①天覆地载,万物方生:覆:盖; 载:承受。 像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万物方生,方,才。此话之意是指,万物生长在天地之间,秉承着宇宙万物的精华才能生成。

 

  ②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这里应该指的是植物,比如,一颗种子,当没有萌出地面之时,被称之为,阴处,即是阴中之阴。

 

阴中之阴,到阴中之阳的过程

 

  ③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则,那么;种子萌出了地面,沐浴着阳光,但根还扎在土壤里,这种情况,被称为阴中之阳。

 

  ④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阳,这里泛指阳气,也可理解为太阳;予之,给它之意;正,这里是指给生命能量;阴,这里可理解为大地;主,主体,这植物的身形。此话主要是借自然界,来寓人体。

 

  ⑤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故,所以;这里是“因”,当动词“凭借”讲。

 

  ⑥夫常则天地四塞:夫,语气词;常,在这里当春夏春秋四季变化无常;则,那么;天地四塞,指天地运行的通道就会堵塞。比如,就会发生暖冬,不利于收藏,而极寒,则不利于春生。

 

  ⑦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阴阳之变,这里是指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其在人者,其,指阴阳这事;在人者,是指在人体上;亦数之可数,亦,也;数之可数,第一个数,(shǔ,音暑),当动词,计算;第二个当推测之意;

 

  【整段翻译】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所以凭借春天的温暖,万物的生发;凭借夏气的炎热,万物的生长,凭借秋天的清凉,万物的收敛,凭借冬天的寒冷,万物闭藏。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原文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点评】此段主要阐述的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的分布

  

  ①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愿闻,愿意听;

 

  ②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南面而立,也即面向南,背向北。在五行中,南方为火,为阳,北方为水,为阴;广明,特指中医的术语,指阳;太冲,这里不是指人体的太冲穴,而是指人体的太冲脉(http://www./doc_51-3.aspx)。这段,是本篇文章中的难点,关键点就是这个方位图,你想起来很费劲。

 

太冲脉走向示意图http://www./doc_51-3.aspx

 

  ③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冲之地,是足少阴肾经循行之地,而肾和膀胱相表里,所以,它指少阴之上,就是指的足太阳膀胱经。

 

  ④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是指足太阳膀胱经,起于至阴穴,而结于命门。如果真的要细究起来,膀胱经,是起于睛明穴,而止于至阴穴,并且说,是结于命门,命门穴,是是督脉上,和膀胱经无关。因此,在这里,我们就很费解了,这也是我说此篇文章,是我遇到到难点。后来,在查阔资料时发现,这里的命门,指的是眼睛。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系指眼睛而言,如《灵枢·根结》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这样,命门和就睛明穴勾搭上了。

 

  ⑤中身而上名曰广明:这里,把人体的上半部,命名为广明,下半部,命名为太冲。

 

  ⑥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指足阳明胃经

 

  ⑦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阳明,指足阳明胃经;结合前后文我们都发现,所谓的起于,都指的现在解释的“止于”。毕竟,胃经是止于厉兑

 

  ⑧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厥阴,是指足厥阴肝经,肝胆互为表里,因此为厥阴之表,指的就是胆经。足少阳胆经

 

  ⑨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指足少阳胆经,起于足窍阴穴。

 

  ⑩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所以;三阳,指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足太阳经为开,足阳明为合,足少阳为枢。如下图:

 

如上图,你就能很好地理解开、合、枢的概念

 

  有关开关枢的概念,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如何理解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http://www./doc_2548-1.aspx ,有兴趣的朋友,大家可以参看一下。

 

  11: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三经,这里指的就是这三阳经;不得相失也,指的是三阳经相互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搏而勿浮,搏,搏斗,指相互缠绕;勿浮,指各自不是那种漂浮分离的状态;命曰一阳,这三条阳经,统称为阳。一,统一。

 

  【整段翻译】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晴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足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

 

  【原文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点评】同前段一样,此段说的是三阴经的分布情况。

  

  ①帝曰:愿闻三阴:愿闻,愿意听听;三阴,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

 

  ②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外者,是指人体靠外侧的部位,它们为阳,因为靠外侧可以见到阳光,比如,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全是靠人体的外侧,都是可以见到阳光的,所以为阳;同理,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都在人体的靠外侧的部位,不易见到阳光,所以,为阴。

 

  ③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然则中为阴,指的是人体的中身以下为阴,是太冲所属之部(上半身为广明);其冲在下,指在太冲这个部位的最下边,故而为太阴,也就是阴中之阴;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穴。和前面一样,实际上,足太阴脾经是止于隐白穴。

 

  ④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足少阴肾经,刚好在足太阴脾经的后面,所以才有“太阴之后”一说;足少阴肾经的根,也就是井穴,从涌泉开始,所以被称之为,阴中之少阴。

 

  ⑤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少阴之前,是指足厥阴肝经在足少阴肾经的前面(注,所有的前后方位,都是人面朝南,南面为前,北面为后。因此,在这个位置图上,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阴肾经相比,更靠近南,所以说是少阴之前。);足厥阴根起于大敦,是指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为大敦穴;由于足厥阴肝经,夹于两条阴经(太阴、少阴)中间,又位于人体大腿的内侧,没有一点阳,是阴之绝阳,被称之为绝阴。

 

  ⑥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是故,所以;三阴,指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离合也,同三阳经一样,也是指开关枢的意思。也在这里没有特别的意思,语气词;搏而勿沉,在前文中,三阳经是搏而勿浮。因为阳为动,阴为静,三阳经既交织搏在一起,但又不能浮,同样,三阴经也是既交织又搏在一起,但又不能沉;名曰一阳,指三条阴经统一称为阴。

 

  ⑦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王冰注:“(雩重)(雩重),言气之往来也;气里形表,指气行于人体的内里,从而确定了外表的形体;而为相成也,指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整段翻译】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本次总结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阴阳离合论篇,是我精读黄帝内经系列文章以来,医理和医道上最难懂的一篇。很难找到适合的前人资料和解读,为此,花费了我整整一天的时间。

 

  本篇重点解读了三条阳经和三条阴经的分布情况,以及他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关系。提出了“开、关、枢”的概念。而恰好,我在一年前,就已经把这个概念进行了解读,因而,在理解本篇时,相对一般人来说,就容易些。如果网友想详细了解此概念,请参见此文http://www./doc_2548-1.aspx

 

  我们在前面的系列精读文章中,曾经反复提及了中医的思想理论基础就两条主线,一是经络,二是阴阳,而本篇,恰恰是把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了解经络和阴阳,必定要搞清阴阳离合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