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驸马巷(文化版团队精心打造)

 高厚不言 2012-05-31
本帖最后由 我们的吴承恩 于 2011-8-26 11:24 编辑

  文/末年留言 吟龙 柳凝寒烟 藏乐    图/飞鸽传书 小陈同学 十三月 我们的吴承恩 古道清风

   

   镇淮楼畔浮云白,驸马巷前夕阳斜。在镇淮楼西北隅约三百多米的地方,有一条古老幽深的小巷,叫做驸马巷

SAM_4562.JPG

巍巍镇淮楼——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


2.jpg

高大的牌坊就矗立在巷子的入口


3.jpg

这块铜牌凸显了驸马巷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条巷子原名望仙巷,宋元时期就是淮安的名胜之地。据传,宋徽宗年间,有位名叫孙卖鱼的处士,满腹经纶,才华出众,拒绝皇帝的召见入朝为官,却乐善好施,为民众排忧解难。百岁而终时,出殡那天,当灵柩抬至巷内一座小桥上时,孙卖鱼突然冉冉升起,乐呵呵地升天而去。送殡的人都非常惊异,认为这是善事做多了,得道成仙了。从此,那座无名的小桥就被叫做望仙桥,巷名也就叫望仙巷。


望仙桥.jpg

昔日的望仙桥,今日的红板桥,传奇依旧,沧桑依旧

20110806.jpg

望仙桥畔宽阔的码头,见证了历史的繁华

    顾名思义,驸马巷肯定是和驸马有关系了。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封黄宝为驸马都尉(妻庆阳公主),并赐名黄琛,升任黄琛为淮安兵马指挥使,子孙世代沿袭。黄琛在淮安3年,一直住在望仙巷北首,深得朱元璋的宠爱和赏识。黄琛死后,赐建驸马祠。地方官吏趋炎附势,随即把望仙巷改名为驸马巷,一直沿用至今。

4.jpg

《明史》列传第九:洪武元年授(黄)琛为驸马都尉,迁琛淮安卫指挥使。


5.jpg


   进入驸马巷,缓步前行。放眼望去,一片古色古香的平房,屋脊陡立,屋角高昂,青砖灰瓦,粉墙相间。

1011.JPG

成片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


7.jpg


1021.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