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票市场周期规律

 王翔鹰 2012-06-04
股票市场周期规律

 

 

                              索罗斯繁荣——萧条模型

 

 

    大家都知道, 如果你能抓住市场的大趋势, 如预测准牛市和熊市的到来,只要几年操作一次,你的收益也将非常丰厚。比如,如果你能在年上证指数点时入场, 月份多点时出场,并在200811月份1700点时进入,20098月份3400多点时出来,你的回报率将是惊人的!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拥有一定财富的投资者来说, 最重要的是要躲过像年这样的大熊市, 避免让自己的宝马成为了自行车(其他时期很难会有这样的亏损),这甚至比财富的大幅升值还远为重要。您是否已经有所心动了呢?索罗斯的繁荣——萧条模型就可以帮助您实现这个梦想。

索罗斯 繁荣——萧条模型 的理论基础是索罗斯提出的反身性原理。在讨论反身性原理之前,我们先比较一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个重大区别。对于一项自然科学实验,科学家的观点和看法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科学家对实验数据的预测与实验结果互不相干。然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包含了人类的思维和认识,实验结果与参与者的认识不是相互独立的,人们对社会现象的不同预期将导致后续不同社会现象的发生。比如,储蓄者的悲观预期可能导致银行挤兑现象的发生,挤兑行为又会导致银行体系陷入严重困境。在这一事件中,人们甚至永远也无法肯定,是储蓄者的预期与后来的事件相一致,还是事件顺应了预期?因此,在社会科学中,参与者的认识和看法会对事态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对一只股票的错误估值,可能导致股票价格偏离自身价值,股价的这种走势印证了这种错误估值的正确性,并使得这种偏离成为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并长期持续下去,因为人类在自身不完备的认知面前,可能永远都无法确定,到底是自身正确的估值与市场的正确走势相一致,还是自身错误的估值与市场错误的走势相吻合。

    参与者的思维和所参与的情境之间的联系可分解为两个函数,参与者理解情境的努力称为认知函数,而他们的思维对现实世界的影响称为参与函数。在认知函数中,参与者的认识依赖于情境;而在参与函数中,情境受参与者认知的影响。两个函数分别发挥作用的例子很多,但有时这二者也会协同作用。认知函数的明显例证是从经验中学习,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则可以找到参与函数的例证,参与者将一组给定的选择倾向应用于一组给定的条件,并在这一程序中确定价格。两个函数同时发挥作用时,它们相互干扰。情境和参与者观点互为对方的因变量,两者相互作用,以致一个初始变化会突然同时引起情境和参与者观点的进一步变化,这种相互作用就是索罗斯所声称的反身性。反身性原理与上一章的反馈机制有些类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异,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在股市里的表现主要侧重基本面因素会因市场价格而改变,而反馈机制主要讲述后续价格走势会受到它历史价格走势的影响。

    我们假设投资者无法完全正确地认识市场, 我们不妨把投资者对市场的认知称为一种偏见。投资者偏见的改变会导致市场的变动,由于投资者无法完全正确地认识市场,市场的变动不可能完全被投资者预测到,市场的这种意外变动对投资者原有偏见构成冲突,投资者会通过对新信息的学习从而改变了原有偏见,而投资者偏见的改变又会导致市场新的变动,投资者偏见与市场走势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下不断推进市场演化。显然,这个模型的前提是投资者认识的不完备性。如果投资者能够完全正确地认识市场, 市场的变动完全符合投资者预期,那么市场的变动也就不会改变投资者原有的认识,之后市场也就不会再作进一步变动。这也就是有效市场理论所描述的情形,市场迅速地对外界信息作出调整,并一步调整到位,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然而,投资者认识存在缺陷,及投资者又会不断接收新信息,并通过学习过程调整自己的偏见,这一过程又受反身性原理的作用,导致市场不断地变动,而不是迅速趋于均衡。

    根据上面的讨论,投资者认识的缺陷导致市场偏离均衡状态。接下来的模型将要说明,这种偏离可能会越走越远,市场朝着无效的方向越走越远,这与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认为市场上投资者的认识偏差会相互抵消、噪音交易者相互抵消不对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完全不同。下面我们将以股票市场为例讨论索罗斯的繁荣——萧条模型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总结出两个主张: 市场总是表现出某种偏向;市场能够影响它预期的事件。市场上存在为数众多的参与者,他们的观点必定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许多偏向彼此抵消了,剩下的一个市场平均预期水平与真实世界的偏差称为主流偏向。市场的无效程度取决于主流偏向的大小。除了主流偏向这样的人为因素外,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还有无论投资者是否意识到都将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非人为因素,称为基本因素。这里有必要对基本因素再做一点讨论。一个没有被市场认识到的因素不会影响投资者投资行为,因此不可能影响股票价格,但很多一开始没有被意识到的因素会影响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这类因素通过公司业绩表现出来,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因此,基本因素可以理解为,那些无论投资者是否意识到都将影响股票价值(当然,这里指的价值也是指投资者可以认知到的价值),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主流偏向与基本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进股票价格的变动。

     有一种情况并不总是发生, 但经常会发生: 一个加强了的主流偏向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动,变动了的股票价格又加强了基本因素,新的基本因素支撑了股票价格的变动和主流偏向的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循环反复中,主流偏向与基本因素相互加强,促使股票价格沿着同一个方向变动,直至市场因素无法继续维持这一单向加强过程,最终导致这一过程的中断。比如在一个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可能导致主流偏向相对高估了股票价值,这样的高估导致股票价格的上涨,股票价格的上涨通过减小公司融资成本、提升公司知名度和信誉等等一系列作用提升了公司价值,公司价值的提升这样一个基本因素的变动支撑了市场投资者进一步提高对这只股票的估值,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主流偏向。在这样一个自我加强的过程中,也会经常性地出现一些自我矫正的过程,如投资者的理智降低了乐观情绪,使得主流偏向有所减弱,但很多时候这样的自我矫正过程并不足以中断长期趋势上的自我加强过程,股价继续保持在上升趋势中变动。这也就是技术分析所说的,趋势倾向于保持。

    现在可以建立一个初步的繁荣与萧条模型了。首先假设在初始阶段存在一个基本趋势,在还没有被人意识到的情况下,基本因素逐渐地发生了好转。在这个初始阶段,市场上的投资者也慢慢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股价开始缓慢上升。股票价格的变化可能影响也可能不影响基本趋势,后一种情况无须进一步讨论,如果是前一种情况,这就进入了自我加强过程的起点。加强的趋势可能在两个方向上左右主流偏向,它将导致进一步加速的预期或矫正的预期。如果是后者,经过股票价格变化的矫正,这个基本趋势可能继续也可能终止;如果是前者,则意味着一个积极的偏向发展起来,它将引起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和基本趋势的加速发展。只要偏向是自我加强的,预期甚至比股票价格还要升得快。基本趋势愈益受到股票价格的影响,与此同时,股票价格的上涨则愈益依赖主流偏向的支撑,从而造成基本趋势与主流偏向两者同时滑入极其脆弱的状态,最后,价格的变化无法维持主流偏向的预期,于是进入了矫正过程。失望的预期对股票价格有一种消极的影响,不稳定的股票价格的变化削弱了基本趋势。如果基本趋势过度依赖股票价格的变化,那么矫正就可能成为彻底的逆转,在这种情况下,股票价格下跌,基本趋势反转,预期则跌落得还要快一些,这样,自我加强的过程就朝相反的方向启动了,最终,衰落也会达到极限并使自己重新反转过来。

    典型的情况是,一个自我加强的过程在早期阶段会进行适度的自我矫正,如果在矫正之后趋势仍然得以持续,这一偏向将有机会得到加强和巩固,且不易动摇。当这一过程继续下去时,矫正行为就会逐渐减少,而在趋势顶点逆转的危险则增大了。

根据以上的描述, 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在泡沫形成阶段股票价格的大致走势图(如下图所示)。起初,由于基本趋势的作用,市场开始缓慢上升,在这过程中,不断有投资者发现了这一基本趋势的作用,但投资者仍非常谨慎,如图中的AB阶段;基本趋势被市场认可后,预期开始加强,主流偏向开始影响市场,价格开始加速上涨,如图中的BC阶段;从B点开始,主流偏向与基本趋势进入了相互加强的过程,股票价格持续快速上涨(BG段),在这过程中,投资者的乐观情绪经常性地超过基本趋势的上升幅度,期间也会阶段性地由于对泡沫的当心和部分的理智分析出现一些自我矫正过程,如CDEF两段,但每次调整的最终结果只是证明了乐观者的正确和悲观者的错误,股价持续上升,乐观情绪经历了市场考验之后更是极度膨胀;在BG阶段中,市场的上涨动力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不断膨胀的主流偏向,然而基本趋势受股价上涨的加强作用越来越有限,市场进入了乐观情绪高涨和市场价格不涨的GH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主流偏向依旧处于极度膨胀水平,市场价格很难大幅度下跌,但基本趋势已很难进一步加强,使得越来越多敏锐的投资者开始发现股价的高估,市场出现震荡市;在前期的震荡过程中,极度乐观的投资者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市场走势偏离了自己的预期,乐观情绪逐渐消退,市场开始下行,如HI 阶段;市场的下行导致主流偏向与基本趋势进入了反方向相互加强的过程,股价一泻千里,如K阶段,期间出现的调整也只是过快下跌过程中的一个暂时性修正,市场悲观情绪不断高涨,市场出现过度下跌;KL阶段是对前期由于恐慌情绪引起的过度下跌的修正。图中的光滑曲线代表基本趋势,价格线与基本趋势线的差距代表主流偏向。

当然真实市场中的基本趋势很难定量给出,这里也只是用来帮助读者理解模型。开始阶段基本趋势可能经常性地处于价格上方并缓慢上升,B点以后基本趋势受主流偏向拉动加速上升,但处于价格下方,且到后期,由于制约因素的存在,主流偏向拉升基本趋势线的效果越来越有限,市场乐观情绪趋于盲目化,直至泡沫破裂。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强调也最有价值的是,GH阶段一般需要维持一段不短的时间,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很难一下子消退,市场受到乐观情绪的支撑和基本面因素的制约出现大幅震荡。这也就留给了敏锐的投机者们充裕的逃顶时间和机会,下图所显示的GH阶段就是一种典型的顶部信号,意味着大牛市的结束和大熊市的到来。

注:此图上升阶段来源于上证指数截图,下跌阶段为琼道斯指数截图在上面的这一模型中, 泡沫的破灭过程要比泡沫的形成快速得多,如成熟市场中的股市泡沫、经济泡沫等。特别地,经济泡沫的迅速破灭表现为经济危机。而对于外汇市场,泡沫的形成与破灭过程基本是对称的。在新手市场模型中,如中国的A股市场,泡沫的破裂过程甚至比泡沫的形成过程来得缓慢和漫长。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缺乏经济泡沫的概念和认识,长时间无法意识到市场处于泡沫破灭的过程中; 其次是中国缺乏做空机制( 近期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也由于过高的门槛使得参与者非常有限),投资者割肉的积极性远低于建仓追逐利润的积极性,持有亏损头寸的投资者总有意无意地逃避现实,抱着股价依旧能够回升的幻想。

打个比方,当一个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后,他倾向于高估自己所持股票的价值,此时,他倾向于有意无意地过滤掉利空因素并高估利多因素的作用。在泡沫破裂阶段,若市场参与者缺乏经济泡沫的概念并且未介入的投资者的看空预期又无法通过做空机制在市场上得以反应,这就使得在这个阶段中,市场成交不活跃,投资者极不情愿地缓慢割肉,市场价格缓慢下跌,甚至比上涨过程还要漫长。任何泡沫的形成均基于人类的非理性和认识的有限性。上述泡沫的形成基于投资者没有认识到基本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是由股价上升引起的,一旦主流偏向转向,股价回落,基本趋势也会同样回落。

在这种泡沫中,表面上看,股价的上涨受到基本面的支撑,似乎股价并没有被高估。然而,这种上涨依旧是危险的,因为股价不可能依赖着主流偏向的作用永久性地上涨,而一旦制约因素发挥了作用,主流偏向无法支撑股价进一步上升,或者主流偏向暂时性的矫正,这些转变会导致股价回落并导致基本趋势回转,严重时可能导致基本趋势和主流偏向朝着相反的方向加强,市场泡沫崩溃。与反馈机制相比,索罗斯模型涉及基本面因素改变,更适用于描绘市场的长期趋势和市场长期周期。与传统的经济学相比,索罗斯模型更适合解释投资品市场、以及价格对基本面因素影响较大的信贷市场等。而对于需求量随价格上涨而下降、需求量随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普通商品市场,传统经济学理论依旧能够较好地描述。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泡沫一定要破灭吗?基本趋势和主流偏向相互加强的过程能否永久性地持续下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答另一个问题,基本趋势能否单纯依赖主流偏向的拉动永久性地持续上升呢?显然,世界并没有那么美好,单凭我们的乐观情绪就能让经济永久地繁荣下去吗?单纯地推高股价就能让相应的上市公司蓬勃发展了吗?股价的上涨或者说市场对某个上市公司的看好,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比如银行更愿意为其提供融资、其他公司更愿意与其合作、客户也更加信任其产品等等。

但公司的发展还需要其他因素的支撑,而很多因素并不会因为股价的上涨而变好或影响很小,如产品质量及产品生产效率,这些因素最终就成了制约因素。当股价上涨很难再带动基本趋势上升,主流偏向不断扩大后,市场就变得非常危险和不稳定,此时,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发现价格被高估。而一旦价格下跌,主流偏向与基本趋势又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相互加强。也就是说,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如果说一项资产价格的上涨受到所有基本因素的支撑,不存在任何制约因素,那么,我们也就不能说这种价格上涨存在泡沫了。

     因此,上述模型所描述的泡沫可以大致理解为, 投资者的乐观与某些基本因素相互加强,大幅度推高股票价格,但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价格无法永久性地持续上涨,而一旦价格反转,被加强了的基本因素又会与价格相互减弱,进一步打压股票价格。不过,在后面,我们还会提到新手市场模型,在这一模型中,我们不考虑基本因素的影响,即便如此,我们也将看到,泡沫也是终究要破灭的。

    下面我们再来探讨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泡沫是由人类的非理智和无知造成的,那么少数几个专家对泡沫的认识是否能够阻止泡沫的形成呢?因为我们要想让社会上所有人都认识经济泡沫的形成机制是困难的,而让少数几位专业人士认识到这点要相对容易得多。不过我想,索罗斯早已深刻认识到泡沫的形成与破灭机理,然而,经济泡沫依旧频繁发生。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市场上的投资者往往很难被说服。投资这门技术的特殊性要求每个投资者需要有自己的分析,每个投资者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同时,这也使得专家们的观点对大众

的影响也相对有限,因为显然被大量投资者追捧的专家不可能再为他们带来超越市场的收益率了。明天的股市会涨还是跌?在回答这样的问题面前,市场上没有权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判断非常准确,你可能选择广而告之,之后,如果没有人相信你的话,你显然会觉得无趣;如果大家都开始相信你,那么你之后的判断也就无法再为投资者牟取超额收益了。当然你可以做到让有限的一部分投资者相信你,此时你的判断并不会自我毁灭,反而有可能形成自我加强过程,这时你对市场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索罗斯显然能够做到这一点。针对投资行业的这一特点,你的明智选择会是什么呢?当你非常有信心地认识到市场上的泡沫时,智者们往往不仅不去试图说服广大投资者抵制非理性因素,相反,他们倾向于利用这样的因素为自己创造财富,他们最明智的选择可能是抢在他人之前买入股票,再等待泡沫的形成,并在泡沫破裂前卖空股票。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建好有利头寸之后再告诉他人自己的判断。相反,如果你在泡沫时期、在投资者乐观情绪高涨的时期,警告投资者们注意泡沫风险,你的好意不仅不容易得到认同,更不用说感激,反而容易招惹来一片骂声,这就是人类的本性——人们看到的总是自己的世界,但总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世界,有时甚至很难理解别人的世界。

    比如2007年上证指数上冲4000点之后,李嘉诚提示大陆投资者股市可能存在泡沫,从而引来一片骂声就是个例子,显然下跌之后好几年,上证指数都没有重新站上4000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市场上存在看穿泡沫的智者,他们也可能不但没有成为泡沫的预防者,反而成为泡沫的有力推手。所以,如果要彻底消除泡沫,那需要让广大投资者都能充分认识到泡沫的形成与破灭的机理,并能有效地分析具体市场中是否存在泡沫。显然,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然而,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都参与了经济活动, 而他们对经济泡沫可谓一无所知,这或许也是经济泡沫总是很难消除的原因所在。

本节主要探讨索罗斯的 繁荣——萧条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反身性导致泡沫的形成,但泡沫终究会破灭。市场参与者越加理智,泡沫会越早破灭,相对的所带来的灾难也就越小。这也就是索罗斯在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期间所讲述的, 最可怕的是人类的无知。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认识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并清楚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过程,能够准确地预测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和后果,我们也就能够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进一步的,我们的知识也就能够预防经济危机的爆发。从索罗斯的繁荣——萧条模型可以看出,经济危机产生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经济泡沫的形成和破裂过程。反身性使得趋势倾向于保持,但泡沫的破灭导致趋势的反转。

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必定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肯定会或多或少地通过市场走势表现出来,毕竟牛市与熊市的反转不是一件小事。具体地讲,在反转期间,市场上的制约因素可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的走势图就可以显示出这种信号,我称之为市场反转信号,预示着新的熊市或牛市的开始。也就是,这里涉及到判断顶部和底部的问题。趋势倾向于保持,大趋势的反转肯定是因为某些市场因素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重大改变显然能够在走势图上流露出更多的信号,而不像市场短期的反弹或调整,可能只需要一个很小的外界因素刺激、或者市场因素的微小变化。比如一个大户突然某一时刻的心血来潮,感觉某只股票可能要涨,然后大力买入,就有可能在短期内拉升1%或更多的幅度,而这种几乎是不可预测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大趋势的反转要比小趋势的改变更容易判断,因为信号更加强烈,也能够更显著地在走势图中流露出来。本人也更加擅长于判断大趋势的顶部和底部,而不是短期的反弹或调整。在大的顶部和底部区域,市场因素改变如此之大,可能是其他时期十分罕见的,这种重大改变可能导致走势图上出现一些罕见的走势形态,也就是本书所称的异常走势,比如独立市场中,市场连续性一定程度上被破坏;股票指数一天下跌3%以上,紧接着第二天上涨3%以上,再紧接着第三天下跌3%以上,或者还有第四天,这种走势也是十分罕见的有意思的市场信号。

另一方面,在大的顶部或底部区域,市场存在较严重的乐观情绪或悲观情绪,许多投资者的预期可能极其乐观或悲观。当然,要形成顶部或底部,必须有人开始做空或做多。也就是市场上肯定存在智者会在高点卖出和低点买入,这可能是受某些市场因素,如交易资金、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市场因素的重大改变显然会导致市场价格在顶部大幅下跌或在底部大幅上涨。也就是,市场上存在两种力量,一种力量导致市场大幅上涨,而另一种力量导致市场大幅下跌。这样,在顶部或底部区域的市场就表现为剧烈的波动。因此,异常和震荡,几乎是大的顶部和底部必不可少的两类现象。这里,我们强调趋势倾向于保持,而投资者会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的特点,可能导致过于明显的趋势面临自我毁灭的风险。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其实是可以用于实际市场中辨别一类经常出现的顶部形态:市场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每次经历一段调整之后随即上攻,每次调整时间长度十分接近,当这种现象十分明显时,后面调整相同时间之后反而可能上攻失败,转而下跌。特别是,如果后面上涨的幅度一次次地减小或成交量萎缩,可能显示在市场趋势良好、从而预期良好的前提下,市场上攻动能在衰减,最后可能转为大幅度下跌。如下图所示:大的顶部或底部,不仅是可以预测的,而且是比小反弹更容易预测。只不过,你要在大牛市中的顶部区域控制住自己的极度乐观情绪。

 

    在这一节的最后,我们再提下上一章中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与反身性原理具有许多类似之处。在索罗斯的模型中,反身性主要指主流偏向与基本趋势之间的相互加强,两者通过市场价格的传导作用联系起来。然而,价格无须基本面改变就可以发生变化,即使基本面没有好转,价格也可能上涨。也就是反馈机制也能促使市场趋势倾向于保持,并导致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后面的新手市场模型将是这类市场周期的一种描述。

 

 

                                     索罗斯的修正模型

 

 

我们说过, 人类的认识会改变人们的行为, 从而改变事态的发展。本书的理论基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 即人们的决策并不是最优的,那么,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后,显然会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样,原先所描述的事态发展趋势有可能就不再成立了。本书列举的很多例子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帮助读者获取高额投机收益,但同时也面临公布后变样的可能。这也难怪主流的金融学理论直接假设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这样,金融理论的发表不会导致理论的失效。不过,我们也说过, 有限投资者认识到这一理论可能导致这一理论更加有效, 另外,这些理论基于投资者比较稳定的行为规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同样,人类对经济危机认识的加强,及相应应对政策的积累,使得很多经济问题的发展不再像索罗斯模型所描述的那样出现崩溃式的萧条过程。不过,遗憾的是,主流经济学家们还无法从根本上接受参与者非理性这样的经济学基本问题。人们应对金融危机的手段依旧非常被动和滞后。这也就产生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索罗斯修正模型,即索罗斯所称的边缘模型。由于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泡沫的深层原因和演化机理, 在泡沫形成阶段,政府对这一过程的干预并不十分积极,更不用说有效,这导致了泡沫往往能够顺利成长,可能只是严重程度稍微有所下降而已。但泡沫的破裂带来了灾难性影响引起了政府的极大关注,此时,政府往往会出台十分有力的挽救措施。这样,泡沫的破裂过程可能会受到阻碍。但我们说过,泡沫一旦破裂后就很难再继续维持。因此政府的阻止往往导致泡沫不断冲击崩溃的边缘,又不断地被政府的有力措施挽救回来。

就这样,政府把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泡沫挽救回来,但泡沫依旧非常不稳定、难以维持,又一次地走向崩溃边缘,政府又不得不出手挽救。泡沫就这样多次冲击边缘,这就是索罗斯的边缘模型。在这过程中,一些基本因素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最后可能使泡沫顺利缩小掉,从而实现相对意义上的软着陆。也有可能,政府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还是无法挽救悲剧的上场。经济反而变得更加糟糕,焦虑,甚至需要付出更加长期的惨痛代价,如人们所说的拉美化

    在这个模型中, 上涨过程与上面类似, 但下跌过程变得不太顺利。具体表现为:市场形成顶部后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下跌,似乎进入了下跌趋势中的相互加强过程,即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但此时政府出台刺激性的经济政策,导致市场预期好转,并重新获得涨势,有可能再次达到前期高点,之后由于制约因素依旧存在,导致泡沫难以为继,市场又重新下跌,政府再次出手救市,如此反复。这种状态可能会反复出现多次,一般情况下泡沫还是难以维持,最终还是会出现不小幅度的下跌。

    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导致自我矫正过程的加强,这有力地缩短了泡沫的形成过程,减小了泡沫的严重程度。这是成熟市场区别于新手市场的重要特征。

    最后,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 世界经济正处于年全球金融风暴后的后危机时代。在这一时期,人们在为是否会出现经济的二次探底争论不休。不过,按照本书的讨论,二次探底的描述并不十分准确。现阶段,人们对经济泡沫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索罗斯的修正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这一时期事态的可能发展情况。当然,这里挽救的是真正的衰退,而不是泡沫的破灭。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期,政府无疑会大力出手干预、挽救,但挽救措施需要付出代价,如财政赤字的扩大等。挽救措施使经济不至于面临惨重的崩溃,并可能出现复苏,但它并没有彻底解决所有问题,甚至还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如政府偿债能力下降等。

    因此,这样的经济依旧面临再次冲击边缘的风险。不过,如果挽救措施较为高明的话,很多严重的经济问题应该能够得以解决,挽救的代价应该小于所解决的问题,第二次经济下探的严重性将不如第一次。这样,后危机时代就可以描述为,经济在政府的挽救措施下出现复苏,但复苏后又面临一系列问题,出现再次下探,之后又复苏,每一次下探的严重性不断减弱,经济就在这样的反复震荡中实现长期的缓慢和艰难的复苏。

 

 

                                   新手市场模型

 

 

上面我们谈到,直接影响股票价格的是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影响投资者行为的是投资者的认识、预期和情绪。在美国大繁荣之前,美国市场上的股票基本上以10倍左右的市盈率出售。但之后,人们认为股票的价值取决于其未来现金流,投资者投资股票开始注重获取资本利得,人们开始看重公司的成长型、看重每股收益的增长率,市场上股票的市盈率开始出现千差万别,几十倍、上百倍的市盈率开始逐步浮现。显然,人们对股票价值认识的改变、对股票价值评估方法的转变改变了市场上股票的价格,即人们的认识转变改变了价格。投资者的认识既有理性成分又有非理性成分。理性成分是指投资者根据理论知识和自身经验对股市进行客观的分析,不受自身情绪等因素影响;而非理性因素是指,投资者受自身情绪、偏好等因素影响,有意无意地过分高估利好因素而忽略利空因素,甚至产生一些非常固执的主观偏见,表现出无逻辑性。人们倾向于对价格高的产品给予较高的估值,从而使得自身的认识与真实世界保持更加一致。这种倾向既有理性因素影响,也有非理性因素影响。如果采用固定的一种模型对产品进行估值, 或许能够大大降低这种倾向, 但模型参数和数据的选择上同样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从而导致这种倾向依旧比较严重。

用什么样的模型合理,以及用一个固定的模型对不同产品进行估值合理吗?显然这是一个严重的弊端。有意思的是,更严重的弊端在于,当人们有更多模型可以选择,对产品的估值更加模糊时,上述倾向将更加严重。一个投资品的价值越是难以确定,反馈机制越加起着重要作用。这样,即使基本面因素没有改变,股票价值没有改变,反馈机制导致投资者认识的变化同样可以推动价格不断上涨,也就是主流偏向与股票价格也同样存在相互加强的可能。即: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引起股票价格的上涨,上涨的股价有力地证明乐观者的正确与悲观者的错误,此时乐观者由于自身的判断受到事实的验证倾向于保持乐观预期,而悲观者由于自身的预期与事实不符不得不作出相应调整,这种变化导致主流偏向的加强,加强的主流偏向与股票价格就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中相互加强、循环反复。

    股价走势与投资者预期是很容易形成相互加强的。投资者的观点和看法是有缺陷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同样,包括读者和我在内,预测总是有可能出错。那么,通过什么来验证你的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呢?无疑股价的真实走势才是最真实的。这样,你就不得不经常性地利用股价走势的真实世界来检验自己的判断,并根据股价的真实走势调整自己的判断和预期。因而,股价走势势必会对你的观点造成影响。如股价长期持续性地上涨不断地证明你的悲观看法是错误的,那么,你倾向于转变自己的悲观看法。如果你预测,到这个月底股价会下跌20%,但到了月中,股价上涨了30%,那么,你还能坚持起初的判断吗?如果到最后几天,股价甚至上涨了一倍呢?你总不会再坚持最初的判断了吧?显然,股价的上扬会缓解你的悲观情绪,加深你的乐观情绪。当然,如果股价是短期性的快速上涨,你或许还可以坚持这只是短暂的反弹。而如果接下来拐头向下,那么,这样的走势可能会进一步强化你原先的悲观预期。经历了有惊无险的小小波折后,你或许对自己更有信心、心态反而可能变得更加稳定,但股价的长期持续上扬总是可以转变你的悲观预期的。

大篇幅探讨过上涨和下跌趋势中都存在正反馈机制, 但市场还存在另一种横盘震荡的情况,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判断呢?由于股票估值的模糊性,导致正反馈机制对价格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市场中,趋势行情甚至比横盘行情更加常见。因此,横盘行情一般持续时间不会很长,终将面临方向性选择。此时,最重要的可能是,横盘之后将选择怎样的突破方向?对这一点的准确判断将给我们带来财富。在这里我们不考虑基本面因素,单从走势图上看,至少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反馈作用和市场信息。横盘到底会打击多头还是空头呢?这要视当时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而定。市场走势与预期的偏离会对投资者形成打击,比如在上升趋势中过长时间的横盘滞涨,可能会对多头形成打击。因此,断定横盘形态处在市场周期的哪个阶段至关重要。是经历一段较快的趋势性行情之后,修复过大偏离值的横盘;还是大牛市中,乐观情绪高涨时出现的横盘滞涨;或者是经历反复大涨大跌之后,投资者不知方向、谨慎交易的横盘?

在第一种情况,可能是市场上涨一段时间,市场预期良好,但投资者还是比较谨慎,可能担心市场上涨过快、短期出现回调,即市场主流偏向为担心短期回调,之后的横盘调整反而可能有效消除这种担忧, 调整之后让投资者觉得更加踏实, 为未来的进一步上涨扫清障碍。第二种情况是在市场极度乐观,主流偏向预期未来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出现的横盘,这种人们预期大涨而真实情况不涨的滞涨现象会打击投资者的乐观情绪,而高涨后乐观情绪的下降将可能是危险的市场信号。最后一种情况,市场的反馈机制可能不会打击多头也不会打击空头,未来方向可能要视其他因素而定。图形分析除了可以获取反馈信息,同样也可以获取有关市场因素的信息,比如市场中交易资金状况如何等等。震荡中成交量的变化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比如震荡行情中,每次上涨阶段的成交量在一次次下降,这表明投资者做多动能在衰竭,可能是因为市场交易资金在减少,也可能是投资者预期在走坏,这两者都不是好现象。通过图形读取市场因素的状况、特别是内部因素,是更好地预测未来市场走势的基础。

    我们利用月下旬的上证指数走势作为例子, 如下图所示。当时市场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经历了一段大幅度的快速下跌。独立市场中,外界因素导致的快速下跌之后肯定存在很强的反弹需求。大幅快速下跌之后的市场预期肯定算不上好,但横盘震荡表明投资者的疯狂杀跌情绪有所缓解。横盘是止跌信号还是对过大偏离值的修复呢?应该说两者都有,独立市场中外界因素引起的快跌后的企稳,可能带来很好的反弹机会,但遗憾的是,欧债危机之前,上证指数已经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疲态,市场预期并不乐观,当然也还未进入很悲观的地步。这种状况下断定市场所处周期的阶段,可能并非易事。而横盘阶段成交量的萎缩十分明显,表明投资者短期做多意愿在衰竭。不过,成交量的萎缩不仅表现在上升阶段,而是一个整体的下降,表明交易资金显著缩减。当时,国债回购利率比前期有所上升,也表明市场流动性有所趋紧,市场流动性显然也会影响交易资金状况。这显然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可以成为预测后期破位下行的主要依据。当然,从后期走势来看,快速下跌之后的反弹需求依旧存在。市场破位下行之后出现了大幅反弹行情,上证指数最高点重新回到欧债危机前的水平,之后又重新进入下跌周期。当然,后期的反弹行情也是建立在成交量有所放大,市场交易资金好转的状况下发生的。

     言归正传, 当反馈机制发挥索罗斯模型中反身性的作用, “ 繁荣-萧条模型可转化为新手市场模型。新手是指:不清楚股票应该如何估值,基本面因素对预期的约束作用有限;不知道经济泡沫这一概念使得他们无所顾忌,并在泡沫破灭后的下跌阶段依旧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抱着股价还会疯狂上涨的幻想;忽视基本面因素后,支配投资者交易行为的是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和手中的交易资金状况。

根据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 结合 新手 参与者的特殊性, 可以勾勒出新手市场模型的大致演化模式:市场的悲观情绪开始缓和,乐观情绪逐步抬头,股价缓慢上升;之后股价走势与主流偏向进入相互加强阶段, 股价快速上扬; 直到市场上几乎所有投资者都看多,把自己大部分的可支配资金转化成了股票,股票总市值膨胀、后续推高股价的资金流入不足,市场泡沫受到资金的约束出现破裂;进入反向相互加强过程。这一模型的特点是,基本面因素对市场的约束和影响减弱了,人们可以无视基本面的约束疯狂推高股价。不过,即使没有基本面的约束,泡沫也依旧会破裂的。如果股价上涨速度远超过了物价上涨速度,那么民众手中股票资产的比率在不断上升,即使投资者对股市的乐观情绪不断膨胀,但投资于股市的财富总额也会受到总资产的限制。

比如,变得富裕的投资者需要从股市里取出现金购买消费品等。股价的上涨使得投资者的股票资产比率上升,即使依旧乐观, 也应从股市里抽出资金而不是追加。另外, 当总市值膨胀之后,推高市场同样涨幅所需的资金量也需增加。因此,市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后续流入股市以推高股价的资金终究会成为制约因素。这样,股价的上涨将会受到资金缺乏的影响而受阻,从而导致泡沫的破裂。当然,真实市场中,完全的新手市场并不存在,任何市场,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基本面因素的一些制约,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

 

 

                 新手市场模型与索罗斯的繁荣——萧条模型大致相同。

 

      有所区别的是:新手模型泡沫形成过程更快,泡沫程度更加严重,因为投资者缺乏根据基本因素对股票估值的知识,基本因素对泡沫的矫正效应减弱了; 泡沫破灭过程要相对缓慢和漫长一些, 因为在泡沫破灭过程中,投资者依旧无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抄底之声不绝于耳,处于严重泡沫的股票依旧能够长时期地维持高价,并经常性地出现大幅反弹,毕竟,个人的乐观情绪可能容易降温,整个市场高涨的乐观情绪并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消退的。中国A股市场熊市阶段出现的经典歌曲《死了都不卖》充分反应出新手市场投资者的心态。特别地,在泡沫破灭的初始阶段,下跌速度甚至比上涨速度还要缓慢很多,市场乐观情绪迟迟不能消退,并伴随有强劲反弹过程。不过反弹之后,反而可能导致多头力量的消耗和乐观情绪受到打击,继而放量快速下跌。

     下面两幅图中,上图是上证指数的走势图,下图是道琼斯指数的走势图。这两幅图形象地反映出成熟市场与新手市场繁荣与萧条周期性过程的差异性。新手市场泡沫的破裂过程要漫长得多,并伴随着多次强劲反弹,上涨过程要猛烈得多;成熟市场泡沫破裂要迅速得多,泡沫形成与破灭过程显示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泡沫的形成过程却要缓慢得多。如果把泡沫破灭的那个过程遮住的话,读者甚至很难看出泡沫正在形成。这显然与不同市场投资者不同的认识水平相对应的。在新手市场中,投资者任由自身的乐观情绪极度膨胀,毫无顾忌地追高杀入股市;而泡沫破裂时,依旧无所知晓,乐观情绪迟迟不能消退,牢牢抱住亏损头寸不肯放手,并且抄底之声不绝于耳。而在成熟市场中,泡沫只能以一种难于被发觉的方式形成,这要显得缓慢得多;而泡沫的破裂立即引起敏锐的投资者们迅速出逃,股价快速回落。可能有些读者并不认为美国股市当时也存在泡沫。的确, 美股的泡沫要隐蔽得多。

     年及之前,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严重的通货膨胀预示全球经济的过热与泡沫,特别是美国次贷市场的泡沫、中国房地产泡沫等等。同样,股票市场也与其他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相互作用,推进着泡沫的形成。也就是说,美国股市的泡沫是具有过热的经济这个基本面因素支撑的泡沫。这样,如果以上市公司业绩来评估股票价值就显得并不离谱,因此泡沫也相对隐蔽很多。但是,即使是具有基本面因素的支撑,也是一种泡沫,因为基本因素本身就存在泡沫。在索罗斯的繁荣-萧条模型中,泡沫的形成也是在主流偏向与基本因素相互加强下形成的,而不像新手市场模型中那样,单纯的由主流偏向的不断加强引起。所以,新手市场模型中,股票市场的泡沫可能使股票价格严重脱离基本面;而在成熟市场中,泡沫将显得隐蔽一些,可能是由于整个经济体的泡沫引起的,投资者的理智阻止了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的显著泡沫的形成。从这两者的区别中,我们或许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他更加隐蔽的泡沫也将可能被我们消灭在摇篮之中,最终我们将避免由泡沫破灭所带来的痛苦,特别是像经济危机这样的灾难性过程。

 

 

                                   交易模型的运用

 

 

    新手市场模型对技术分析的解释:M头。M头走势体现了市场上投资者的乐观情绪高涨,在市场出现反转时,乐观情绪依旧无法消退。当市场制约因素导致市场第一次下挫后,市场上的投资者依旧无法察觉问题的严重性,投资者的预期受到打击程度很小,乐观情绪能够导致市场再次回升,甚至达到前期高点附近。不过,制约因素依旧没有改变,它再次迫使市场下跌。这就形成了M头的走势。根据这样的分析,M头主要出现在新手市场中;这种情况的M头主要出现在代表市场整体行情的股票指数走势图中;意味着牛熊市的转换,是一种牛结束和熊市开始的信号,是一种大趋势的反转信号。其他市场环境下出现的M头,我们不做探讨。

    结合新手市场模型,市场严重膨胀的乐观情绪推高股价,后续资金的断裂导致大盘大幅下挫,但乐观情绪并没有立即消退,在市场下挫后依旧再次推高市场,并使之恢复到原先高点附近,由于市场资金状况实在无法维持如此高价,市场才不得以而下跌,走出M头的形态。市场意外下挫后的反抽过程,由于主要是乐观情绪导致,入场购买股票的资金已经非常有限,但乐观情绪主要导致股票持有者的惜售,导致股价再次走高。这导致第二次反抽过程成交量并没有放大,甚至有可能缩量。这也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出现M头反转的验证指标。而经过两次上攻后的回落,市场乐观情绪才得以一定程度的抑制。M头经常在日K线中表现得更为明显。M头做成之后也不会直接大幅度下跌,下跌到一个相对低位的平台时容易获得支撑,并维持相当长时间,之后可能伴随有反弹过程。市场在反复反弹受挫的过程中,乐观情绪才得以慢慢消退,多头被逐步消磨掉,支持了市场进一步下跌的开始。

    M头比W底出现的频率要高一些。新手市场熊市阶段的成交量要比牛市阶段小。另外,牛熊市的转换往往是由于市场因素发生了重大改变才导致的,这种重大改变必然会在市场上表现出来,也会在股价走势图中表现出来。在牛熊市的转换阶段,市场往往出现不止一个信号,有时甚至是多个信号显示牛市已经结束、熊市即将开始,只是广大投资者被乐观情绪冲昏了头脑、忽略了它们的存在。不过,这正好给有志于战胜市场的读者们留下大量的机会和空间。

     在下面的图形中,除了M头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是创下最高点的两天前,市场出现了意外的大幅下挫过程,这反映了市场上资金的断裂, 只是市场的乐观情绪再次推高价格。而且在最后一段上涨过程中,就有两天出现严重缩量的上涨情形。根据新手市场模型,在牛市的最后阶段,市场后续资金缺乏,价格的上涨过分依赖于市场的乐观情绪,因此容易出现无量上涨和意外大幅下挫过程(一旦卖盘有所增加时就缺乏接盘资金)。

当然,市场出现一定幅度下跌之后,投资者往往会向政府施压,要求救市。或者是经济学家、政客们开始当心股市下跌预示未来经济走弱。此时,政策面可能会出台利好消息,促使市场下跌后还能大幅反弹。这样, 市场走势就会类似出现索罗斯的 边缘模型 , 出现多个头部。另外,一般的市场都会受到其他关联市场的影响。如果一个市场下跌一段幅度后,受到其他关联市场上涨提振,或其他利好因素,也同样可能再次大幅反弹,从而形成多个头部的市场走势,而不一定是双头。

     在前面章节中,笔者对技术分析者的建议是,认清技术分析背后的形成机理。在上面的部分笔者利用了新手市场模型和投资者心理分析,推断出了一些技术判断指标,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简单的范例。不过,主要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投机市场是个博弈市场,如果你的水平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就有可能战胜市场,从而夺取别人口袋中的金银财富。从这一点看,战胜市场似乎并不是特别困难。但在很多市场中,特别是中国的A股市场,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为代表的投资收益可能还远不够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中交易活动所缴纳的交易费用。长期来看,这将导致市场上盈利的投资者占极少数,而大多数投资者都将面临亏损。这也就是股市里一条被普遍认可的原理:少数赢家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很多投资者崇尚逆向思维的投资思路。也就是在市场乐观情绪高涨时出局,在大家普遍悲观、恐慌时入场。

    根据模型,在牛市的末尾处,市场乐观情绪处于顶峰,而在熊市末尾处,悲观情绪占据顶峰。根据市场周期的特征,市场情绪最为乐观之时,也是市场点位最高之日。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在乐观和悲观情绪十分严重时逆向思维的操作,确实能够帮助投资者在高点离场和在低点入场。不过,逆向思维也可以结合本书的理论知识做更好地运用。毕竟,股价的上涨需要投资者的买盘推动,也就是需要市场的乐观情绪推动,这似乎与逆向思维有所矛盾。其实,一般情况下,股价变动与市场乐观情绪变动往往存在正相关。即市场乐观情绪开始上升时,股价也出现上涨。特别地,在市场下跌一定幅度后,市场上原本悲观的投资者开始谨慎时,市场往往会走出止跌回升,之后强劲反弹的过程。逆向思维之所以经常有效,是因为乐观情绪与股价高低存在正关联,当乐观情绪高涨时,往往意味着价格处在高位。但读者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推高价格也需要市场的乐观情绪,如果处在高位的乐观情绪能够进一步高涨或持续维持,价格依旧可能进一步攀升。

      至此, 理论部分基本已经结束。简单地讲, 影响股票价格的是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促使投资者买入股票需要哪些条件呢?首先需要投资者看好这只股票,其次还要有钱购买。投资者是否看好一只股票的观点可以总称为投资者认知结构,它可以分解为投资者的预期(长期和短期预期)、投资者的偏好(偏爱小盘股还是绩优股、看好哪些题材的个股、偏好哪些板块的个股或偏安具有哪些特征的个股等等)、投资者的知识水平(包括投资者采用哪些知识分析股票,对信息的解读方式等等)、投资者自身的经验等。投资者认知的改变是投资者付出交易行为的重要原因。影响投资者认知改变的因素有:经济基本面因素,包括国家货币、财政、产业政策,经济增长状况和预期,外围国家经济状况和国家政策等;市场历史走势,通过反馈机制改变投资者认知;以及投资者情绪、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投资者是否有钱购买股票可以用投资者交易资金状况描述,那么,影响投资者交易资金状况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投资者的股票仓位吗?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说,仓位可能决定了你还有多少闲钱来购买其他股票,但对于整体市场来说,任何投资者卖出股票获得现金的同时,总有其他投资者利用现金购买股票,因此市场平均仓位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参与股市交易资金总量的改变需要社会其他领域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这与投资者对未来股市的预期及社会总体流动性水平有关。另外,投资者的交易活跃度也是影响交易资金状况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影响投资者交易频率的是市场信心指数和乐观情绪,而影响信心指数的是市场的赚钱效应。

     在对具体市场进行分析时,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上面提到的一系列市场因素。特别的,你至少要知道当时的市场预期、市场偏好、投资者经验和交易资金状况。比如国家治理化工厂污染、关闭不合格的化工厂,导致化工产品大涨及相关个股暴涨,这让许多投资者记忆犹新,并获得了国家关闭工厂、提高行业门槛对相关上市公司有利的经验总结。于是,之后当国家开始治理铅蓄电池的污染问题时,相关个股也出现大涨。

    不同的市场因素对市场的影响程度与投资者的认知结构有关,在不同市场中存在差异,简单地,我们用市场独立性来描述。另外,由于反身性和正反馈机制的重要影响,导致市场会有规律地经历繁荣和萧条的市场周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