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夭休论命 修行在本人”——孙思邈的养生观

 ironpan 2012-06-07

“寿夭休论命    修行在本人”

——孙思邈的养生观

陕西社科院 张应超

    他 从道教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三个基本要素的人体观出发,告戒世人,暴怒则易损伤肝气,会导致大病发生;忧思过多则损神,是慢性致病的原因;费心劳 神,用过则疲困,形乃大伤;正气不足则会侵生疾病,悲欢过度均有害于健康;要求人们饮食应定时定量,同时特别强调要防止夜醉、晨怒。还指出人应在晚上9时至11时就寝,寝前应“呜天鼓”,即掌心扣耳,不断松压;早晨4时 左右即应起床,起后首先“漱玉津”,即鼓漱使口中唾液满口后咽下。孙思邈还提出了要节制食用刺激性过强的食物,要悦乐神安、保养真气,使人体气血调活等保 健要诀。在《养生铭》诗的最后,孙思邈概括性的总结说,人们如果能遵照这些道理和方法去做,健康长寿的愿望就完全可以实现。

    在《孙真人枕上记》碑中,孙思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养生长寿的方法,其中写道:

    侵晨一碗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

    艾火漫烧身,争如独自宿。坐卧莫当凤,频于暖处浴。

    饱食行百步,常以手摩腹。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7

    诗中“撞动景阳钟”,原意为早晚撞钟,此处指早晨和晚上;“艾火漫烧身”,指用艾火灸身上穴位保健;“莫食无鳞鱼”,孙思邈认为无鳞鱼有毒。此外,《孙真人保生铭》中所写的“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8)《孙真人卫生歌》中所写的“卫生(古人亦称养生曰卫生——引者)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正意诚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9)这些格言性的警句,均是孙思邈养生实践的总结,对世人的养生长寿,无疑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孙 思邈的养生思想非常丰富,他总结了导引、行气、存思、存神炼气、食疗药饵等多方面养生方面理论。还特别在《千金方?养生序》指出,“养生五难”是人们日常 最容易出现而又对身体危害颇大的五个方面:“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10)要避免这“五难”,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表达就是:首先要正确对待名利,不去斤斤计较;其次是不要狂喜与愤怒;三是不要沉溺于歌舞和女色;四是饮食要清淡,不要只知享用美昧佳肴,过多吃肉饮酒则引生百病,对肠胃与五脏尤其有害;五是要注意不宜过度思虑或精力过于分散。

    孙 思邈提出的“养生五难”理论用现今的科学观点来分析,也是很有道理的。他特别强调,要真正做到这些是有难度的。的确,即使在今日的现实生活中,这点也是说 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这些方面,孙思邈身体力行,以第一条为例,他对名利就看得很轻,北周时,杨坚以宰相辅政,征孙思邈为博士,他称病辞谢。唐太宗、高宗 时,两次请他做官,又被他辞谢。这在当时被许多人看来是飞黄腾达的难得时机,求之不得,孙恩思邈却毫不动心。再如第二条,孙思邈在《上唐太宗风药论》中精 辟地指出,“气不顺令人受病”,(11)这已为当今的医学所证实,而狂喜与暴怒均不能平和气顺,所以对身体大有伤害。孙思邈认为,上述五个方面是养生的大旨,人们如果能根据个人自身情况着意养炼,自然可以延年益寿,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旧 唐书》记载,有“初唐四杰”之誉的著名诗人卢照邻对孙思邈以师礼事之。卢患有难治之病,向孙请教医理,孙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 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此大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赃,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 来,流而营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 为喘乏,竭而为焦枯,诊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大地亦如之。故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孛慧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寒暑不时,天地之蒸否也;石 立土踊,天地之瘤赘也;山崩土陷,大地之痈疽也;奔风暴雨,天地之喘乏也;湖川渎涸,大地之焦枯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 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12)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善于谈论天的人,总是以人的身体情况相类比,而善于谈论人的人,又总是以天作为人之根本。天有春、夏、秋、冬、寒暑的变化和东、西、 南、北、中的方位,天气变化时,有风、雨、霜、雪等经常发生的现象,而人有四肢和五脏,也有睡眠、呼吸、气血循环、声音等经常的活动。天与人都有阴阳变化 的规律,这是共同之处,如果活动失调,人就会发生多种病症,而且从面部表现出来;天也会出现星辰错行,慧星飞流,狂风暴雨等反常的气候。但是,只要治疗处 理得当,人的疾病和天的灾祸都是可以消除的。

    人 与自然界的变化要协调适应,方能健康长寿,这方面的言论在孙思邈的著作中记述颇多。如: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篇中,孙思邈指出,春天三个月大地俱生, 万物以荣,人宜早起,外出散步,逆之则伤肝。夏天三个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亦应早起,毋厌于日,使气得泄,如所爱在外,逆之则伤心,秋冬将可能生病。秋 天三个月天气急,地气明,宜早睡早起,收敛神心,使肺气清新,逆之则伤肺。冬天三个月为闭藏之季,人宜早睡晚起,去寒就温,逆之则伤肾,来年春天可能有疾 病发生。他特别指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为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 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失度,生乃不固。人能依时摄养,故得免其夭折也。”(13)他认为,贪欲、忧虑、愁闷、忿怒均为健康长寿的大敌,告诫人们,“勿汲汲与所欲,无悁悁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14

    孙 思邈认为,夫妻性生活也是健康养生的重要方面。他在《干金翼方·养性禁忌第一》篇中写道:“日月薄蚀、大风、大雨、虹霓、地动、雷电、霹雳、大寒、大雾、 四时节变,不可阴阳交合,慎!凡夏至后丙丁日,冬至后庚辛日,皆不可合阴阳,大凶。凡大月十七日,小月十六日,此名毁败日,不可交合,犯之伤血脉。凡月二 日、三日、五日、九日、二十日,此生日也,交合令人无疾。凡新沐、远行及疲、饱食、醉酒、大喜、大悲、男女热病未差、女子月血、新产者,皆不可和阴阳。” (15)孙思邈的这些见解,有的 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有的尚需现代医学和生物、气象等科学的进一步验证,然而,天气及天体运行变化对人的健康、情绪方面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则是 可以肯定的。人的生理与心理是否正常,与夫妻的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甚至会影响到胎儿的智力、身体发育等等,已经成为被医学界认可的事实。

    在 孙思邈的著作中,不仅强调天人相通,而且强调人要敬天和广积善行。他在《孙真人卫生歌》、《福寿论》等著作中指出,天和神能明查人间善恶,并对人的善行与 恶迹进行监督,所以人必须敬天。《孙真人卫生歌》中写道:“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龟朝北和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 迅雷风雨大,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宜谨戒,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深恩,早暮焚香谢天地。”(16)在指出人应敬天的同时,孙思邈又多次强调人自身行为善恶的决定作用,他在《福寿论》中指出:“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官爵之非分者,崎岖而居之,贿赂而的之,德薄而执其位,躁求而窃其禄,使其躁求不强,强而取之,非份也,即有灾焉、疾焉、死焉。” 17

    孙 思邈告诫世人说,人若广积善行,鬼神亦不能为其祸;若作恶多端,鬼神亦不能为其福;恶贯满盈之人其所以丧命,全在于其本人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有钱财有 权势者,依仗其权势,轻而易举地掠夺财物,贫贱者以欺骗、盗窃等不正当手段得到财物,都是劣迹恶行。特别是当官居显位权贵者,如其官位是多方投机钻营或通 过贿赂而求得,德行浅薄却执掌大权,为了急于得到丰厚的利禄而不择手段,必然会有灾祸、有疾病乃至死去。从上述论述不难看出,孙思邈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下层 的百姓之中,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正的现实和丑恶现象,不但十分清楚,而且非常愤恨。基于强烈的正义感和中国社会长期流传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的传统观 念,孙思邈认为,天与神灵能监督并褒扬、惩处人间的善恶。希望以此来净化人的灵魂,规范人的行动,其出发点和愿望无疑是良好且难能可贵的。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孙思邈著作中的养生学说中也难免会有一些不够科学的地方。但综观其著作和养生实践,称他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