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知州徐州期间功绩述评

 VV美丽人生正无限VV 2012-06-08
2012-03-11 9:37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开一代词风新气,对后世影响深远。《宋史.苏轼传》中形容他:“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不仅称赞其才气文章,亦肯定其政治才能。苏轼在政治上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中的过激之处,遭到拥护新法人物的排挤而贬黜地方。苏轼贬黜地方期间,游历山水以泄胸中忿气,所经之处墨宝点点,留下许多学林佳话,目前已成为人文景观名胜,诸如浙江杭州西湖苏堤,山东诸城超然台,徐州黄楼,无锡惠山漪澜堂,苏州定慧寺苏公祠等。

  熙宁十年(公元1077)四月,苏轼由密州知州调任知徐州。在知徐州时期,苏轼勤于为民做事,屡次兴建工程,并亲允其中,乐此不疲,充分展示了苏轼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官政思想。正如文史专家田秉锷所说,“作为一个诗人,一位文学家,对于政务并非生而知之,在徐州的两年,苏轼与百姓一起抗洪祈雨找煤……,现实的历练使苏轼开始走向成熟,他开始更多的关心民间疾苦,更多的触及社会现实。苏轼是徐州人民心中的丰碑,徐州是苏轼功绩的辉煌地。古彭州官何其多,千古怀念唯苏公!” [1]苏轼知徐州期间,能够广施仁政,造福徐州一方百姓,获取时人及后人的一致评价。本文拟对其治徐功绩试作说明,以待方家。

一、  抗洪水,建黄楼

  苏轼初知徐州,就面临突发洪水的严峻考验,危急关头苏轼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亲赴抗洪一线,与彭城父老筑堤抗洪,经过苏轼的精心布置与多方协调,徐州终得保全,为此苏轼与徐州百姓还建筑黄楼以表纪念。体现了作为地方官的苏轼忠心事民、一心向民的为官原则。
  熙宁十年七月十七日(公元1077年),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曹村决口,“澶渊北流断绝,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分为二派,一合于南清河入于淮,一合于北清河入于海,凡灌郡县四十五,而濮、齐、郓、徐尤甚,坏田逾三十万顷。” [2]八月二十一日,洪水抵徐州,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并且水势凶猛,即“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 [3]形势迫在眉睫,苏轼立即派出救济人员,让习水性的人驾舟船散发干粮,“得脱者无数”。当时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被浸坏,必会殃及一城百姓,而且城内早已人心惶惶,不少富裕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一面忙着修固城墙,一方面还要忙着稳定民心,即“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4],并把这批人又赶回城中。苏轼又亲赴军营,动员禁军参加抗洪。按宋代制度,知州无权调动禁军,禁军由皇上直接指挥。苏轼对卒长说:“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5]禁军为太守的精神所感动,“太守犹不避涂潦”,愿意与之并肩作战。苏轼率领兵卒拿着畚锸出去,筑起了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长达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抗洪期间,苏轼布衣草履,结庐城上,三过家门不入。他抱着“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 [6]的决心 ,打算与徐州共存亡。终于,十月初五,黄河回到旧水道,被洪水包围了45天的徐州终得解脱,百姓欢声雷动,朝廷颁赐重奖。
  此外,洪水退后苏轼上书朝廷,请求免除徐州赋税,増筑“外小城”,以加固内城。次年二月,朝廷拨与苏轼三万贯,一千八百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用于城防建设。为纪念此次抗水经历,又于城东门建筑高楼,涂上黄土,名之曰“黄楼”,意以黄色代表五行中的土,土能吸水,水来无患,并题名“黄楼”以志纪念。黄楼举行落成仪式时,全城万人空巷,苏轼感慨良多,随即写下《九日黄楼作》,以记录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々。诗人猛士杂龙虎,(坐客三十余人,多知名之士。楚舞吴歌乱鹅鸭。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7]其弟苏辙也寄来千言《黄楼赋》,盛赞苏轼治水经过及黄楼壮观景色。如今,黄楼巍立,银波萦绕,不仅成为纪念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抗洪胜利的历史标记,同时也成为富含历史深蕴的名胜古迹。

二、  祈雨劝农,抗春旱

  北宋神宗时期,徐州灾害不断,熙宁十年发过大水,次年即元丰元年又遇旱灾,徐州百姓再次经受严峻考验。苏轼悯民悲苦,不仅祈雨于民,为民请命于天,还兴修水库、劝课农桑,通过实际行动来切实缓解旱情。两次大灾,苏轼皆与徐州百姓同心协力共同应对,苏轼在徐州百姓心中的位置更加重要了。
  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春天,徐州遭遇旱灾,对于此次旱情,苏轼在《徐州祈雨青词》中有所描述,“水未落而旱已成,冬无雪而春不雨,烟尘蓬勃,草木焦枯。今者麦已过期,获不偿种;禾未入土,忧及明年。”并写道:“臣等恭循旧章,并走群望。意水旱之有数,非鬼神之得专。是用稽首告哀,吁天请命。若其赋政多辟,以谪见于阴阳;事神不恭,以获戾于上下,臣实有罪,罚其敢辞。小民无知,大命近止。愿下雷霆之诏,分敕山川之神。朝阶齐寸云,暮洽千里。使岁得中熟,则民犹小康。” [8]祈求神灵可怜百姓处境,及时布云下雨,使来年收成有望,并遵照朝廷旨意和百姓愿望,率民至城东十里的石潭求雨。关于石潭的具体位置目前存有二说,一说认为石潭在今徐州铜山县大庙镇附近的龙潭山上,又名“老龙潭”,旁边竖有一碑,石碑正面题有苏轼所书“霖雨苍生”四字,背面则介绍石潭地理位置及周围景观。一说认为苏轼求雨之地在今徐州金山桥经济开发区的龙虎潭。尽管目前对石潭具体位置尚无确论,但苏轼为徐州百姓祈雨事迹确为后人广为诵传,苏轼的《起伏龙行》亦详载其事,即“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至今颅骨带霜牙,尚作四海毛虫祖。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上欹苍石拥岩窦,下应清河通水府。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尔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喑不吐。赤龙白虎战明日,(是月丙辰,明日庚寅)倒卷黄河作飞雨。嗟吾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 [9]苏轼亲自点燃香烛祭祀山神与龙王,并大声朗读亲笔所写祈雨文章,其文并非一味向诸神乞情,而是痛斥诸神熟视无睹百姓疾苦,陷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无动于衷的愤懑之情,体现了苏轼为民请命不惜得罪神灵的自我牺牲精神。
  然而,苏轼并非一味迷信,在祈雨同时,亦因地制宜,踏看水源,征集民夫,修筑池塘、水库,用自我救赎的方法来解决日益严重的旱情问题。在苏轼与徐州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此后不久又下了一场雨,徐州旱情有了很大缓解,作物长势喜人,百姓丰收在望。针对这次抗旱后的农业大丰收,苏轼喜不自胜,满怀深情地写下五篇《浣溪沙》,来描绘这幅仲夏丰收的场景。如其一“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瞧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其二“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其三“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其四“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其五“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10]在这组诗中,我们看到一幅幅田园丰收的画面,苏轼的喜悦之情,在“丽日”、“碧溪”、“游鱼”、“黄童”、“白叟”、“麋鹿”、“猿猱”等字里行间跳跃。这种感情的自然流露,恰恰反映了苏轼爱民如子以及与民众同甘共苦的真实心境。
   三、查石炭,利国铁  苏轼知徐州期间,不仅在徐州发现煤田,帮助百姓解决冬季的燃料之需,同时还致力于徐州冶铁业的发展,通过利用煤炭为燃料以提高炉温,进而生产出优良的武器和工具,这皆反映了苏轼的民本思想与爱国情怀。  北宋时期徐州虽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却无人知晓,更谈不上开发利用。而徐州冬季大雪过后,往往柴薪奇缺,出现“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11]的局面。解决徐州居民冬季的烧柴困难,一直萦绕于苏轼的心头。经过反复考察后,他根据徐州地理环境和已掌握的线索,派人四处找石炭,经过一番细致勘探后,终于在白土镇孤山勘探到到石炭,即“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为此徐州百姓欣喜不已,“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解决了民众的冬季燃料问题,民众无忧,苏轼亦高兴的写下《石炭并引》,以记录这一史实,“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徐州四周诸山盘踞,自古为产铁之区,地处徐州东北的利国驿当时就有三十六冶之称,但燃料问题很困难。诗中“北山顽矿”即指利国铁矿,苏轼发现石炭之后,北山的铁矿也可以用本地的煤炭作为燃料冶炼,这对于提高冶铁质量,进而制造优质武器,以战胜北方边境来犯敌人具有重要意义。苏轼在《徐州上皇帝书》中专门谈到利国的铁矿业,“州之东北七十余里,即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而兵卫寡弱,有同儿戏。臣中夜以思,即为寒心。使剧贼致死者十余人,白昼入市,则守者皆弃而走耳。地既产精铁,而民皆善锻,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12]可见利国监兵器生产能力之强,利用煤炭为燃料进行冶铁,可以有效增高炉温,进而锻造锋利兵器,来保家卫国,深刻体现了苏轼的爱国情怀。   四、医病囚,治军政 苏轼任徐州知府其间,天灾人祸致使盗贼猖炽,监狱里人满为患,犯人处境恶劣,苏轼通过改善监狱的卫生条件,采取措施医治病囚,改革监狱陋规,扭转了徐州不良的社会风气,稳定了徐州的社会治安。
  公元1078年由于连年灾荒,“饥寒顿仆于沟坑,盗贼充盈於犴狱。”各地囹圄皆满,苏轼在《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中说道:“今中民以下,举皆阙食,冒法而为盗则死,畏法而不盗则饥,饥寒之与弃市,均是死亡,而赊死之与忍饥,祸有迟速。相率为盗,正理之常。”[13]正确揭示了平民百姓沦为盗贼的原因,实在是由于连年灾荒和官府横征暴敛所致。徐州死于饥寒者无数,苏轼哀痛不已,专门作《徐州祭枯骨文》:“嗟尔亡者,昔惟何人。兵耶、氓耶?谁其子孙。虽不可知,孰非吾民。暴骨累累,见之酸辛。为卜广宅,陶穴宽温。相从归安,各反其真。”[14]监狱里更是人满为患,虐待囚犯,不给医药致死的情况很常见,“囚以掠笞死者法甚重,惟病死者无法,官吏上下莫有任其责者。苟以时言上,检视无他,故虽累百人不坐。其饮食失时,药不当病而死者,何可胜数?”[15]苏轼上书皇帝,要求追究迫害囚犯的狱吏及县令的责任,“狱者,民命之所系也。比闻有司岁考天下之奏,而瘐死者甚多。窃惧乎狱吏与犯法者旁缘为奸,检视或有不明,使吾元元横罹其害,良可悯焉。《书》不云乎:‘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具为今后诸处军巡院、州司理院所禁罪人,一岁内在狱病死及两人者,推司狱子并从杖六十科罪,每增一名,加罪一等,至杖一百止。如系五县以上州,每院岁死及三人,开封府府司军巡院岁死及七人,即依上项死两人法科罪,加等亦如之。典狱之官推狱经两犯即坐本官,仍从违制失入,其县狱亦依上条。若三万户以上,即依五县以上州军条。其有养疗不依条贯者,自依本法。仍仰开封府及诸路提点刑狱,每至岁终,会聚死者之数以闻,委中书门下点检。或死者过多,官吏虽已行罚,当议更加黜责。”[16]以加强对狱吏的管束和惩办,间接减轻对囚犯的压迫,保护囚犯的生命和健康。  对于病囚,苏轼也很关心,他提出了一个医疗病囚的具体方法。“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臣愚欲乞军巡院及天下州司理院各选差衙前一名,医人一名,每县各选差曹司一名,医人一名,专掌医疗病囚,不得更充他役,以一周年为界。量本州县囚系多少,立定佣钱,以免役宽剩钱或坊场钱充,仍于三分中先给其一,俟界满比较,除罪人拒捕及斗致死者不计数外,每十人失一以上为上等,失二为中等,失三为下等,失四以上为下下。上等全支,中等支二分,下等不支,下下科罪,自杖六十至杖一百止,仍不分首从。其上中等医人界满,愿再管勾者听。人给历子以书等第。若医博士助教有阙,则比较累岁等第最优者补充。如此,则人人用心,若疗治其家人,缘此得活者必众。且人命至重,朝廷所甚惜,而宽剩役钱与坊场钱,所在山积,其费甚微,而可以全活无辜之人,至不可胜数,感人心,合天意,无善于此者矣。”犯人的家属万分感激,苏轼同情啼饥号寒的黎民,哀怜走投无路而触犯刑律的囚徒,表现出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苏轼还改革陋规,整治地方军政。当时朝廷有一条法令,低级军士因公出差,官家不发差旅费,为筹备盘缠只能借高利贷,回来后还得连本加息偿还,以致上下效仿,克扣军饷,造成军政不修,有的成为逃兵,甚至论文盗匪,逃兵结伙为盗。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京东恶盗,多出逃军。逃军为盗,民则望风畏之,何也?技精而法重也。技精则难敌,法重则致死,其势然也。”[17]苏轼为肃清盗匪,便从官费中省下几百串钱,专做公差补助金,同时严禁军营赌博酗酒,整治军纪,加强训练,“臣自至徐,即取不系省钱百余千别储之。当部送者,量远近裁取,以三月刻纳,不取其息。将吏有敢贷息钱者,痛以法治之。然后严军政,禁酒博,比期年,士皆饱暖,练熟技艺,等第为诸郡之冠,陛下遣敕使按阅,所具见也。臣愿下其法诸郡,推此行之,则军政修而逃者衰,亦去盗之一端也。”[18]   五、兴旅游,弘文化 苏轼知州徐州期间,不仅留下许多诗词丰富了徐州文化,更留下不少文物古迹,为今天徐州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影响延续至今。
  知徐州期间,苏轼闲暇之余,亦饱览了徐州的山水风物,如云龙山、桓山、百步洪、戏马台、台头寺、燕子楼……处处留有苏轼登临凭吊的足迹。苏轼的此番游历,不仅使其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同时还提出了一个保护徐州名胜古迹的计划。时至今日,苏轼的这些游迹与文章,不仅成为徐州人民缅怀他的寄托,同时也发展成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对当今徐州的文化建设实有助益。徐州有关苏轼文化的风景区建设主要集中在两块:一个是云龙山,一个是故黄河。云龙山是徐州的风景名胜之处,更是苏北名山。山海拔142米,山上树木繁茂,翠叶成阴,挺拔天地,粲然四季。远山常常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犹如仙境。云龙山上有众多苏轼遗迹:放鹤亭,苏步桥,墨迹“曲港跳鱼”,东坡石床,招鹤亭……放鹤亭位于云龙山之巅,是张天骥所建。张天骥为北宋人士,深受道家思想影响,隐居云龙山。苏轼早年曾受道家思想影响,因此和他相处十分融洽,苏轼常常带着宾客、僚吏甚至歌伎到放鹤亭来饮酒。元丰元年十一月,苏轼写了一篇《放鹤亭记》,现立碑文于放鹤亭南侧,这篇文章脍炙人口,使放鹤亭与云龙山闻名于世。苏步桥,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于1999年重建。因苏轼任徐州太守时,经常到云龙山游玩,曾经不慎掉入这桥下的水沟中,后人在此架起了“苏步桥”。东坡石床位于云龙山西麓,相传苏轼曾醉卧此处,上面刻有苏轼《登云龙山》诗:“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清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跋文有:“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十九日张天骥、苏轼、颜复、王巩始登此山”。如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东坡石床,修建了一座醉石亭。在20世纪末,还专门雕刻了前面的这尊苏轼石雕像。可以说,云龙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苏轼而享誉四方,驰名中外。故黄河是徐州人民的母亲河,故黄河从1855年改道北徙山东之前,在徐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淌了600余年,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苏轼有关的景区有:黄楼、显红岛、百步洪。黄楼在前文已提到,是由苏轼建造。显红岛位于百步洪南,相传苏轼带领州民抗洪时,苏姑为救满城百姓献身黄河,徐州百姓在沙洲上捞得苏姑红袍,因此后人将此沙洲命名为显红岛。苏轼没有女儿也没有妹妹,因此对于苏小妹这个传说很多人不太相信,但徐州人民“言之凿凿,信不谬也”,著名的苏轼研究学者龙吟先生经过严密的考证认为苏小妹是苏老先生的义女。总之,不管传说的真实性如何,徐州人民对显红岛的感情确实来自于苏轼,显红岛的建立也是为了纪念那次抗洪胜利。百步洪,又叫徐州洪,在今徐州市东南二里,有百余步,所以叫百步洪。元丰元年(1078)秋,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曾与诗僧参寥游船到此,写下两首诗:“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19]这些名篇佳作,成为徐州人民珍爱的文化遗产。  苏轼在任时曾有修葺保护徐州古迹的打算,他在《答李昭玘书》中说:“徐州城外有王陵母、刘子政二坟,向欲为作祠堂,竟不暇,此为遗恨。近以告莘老,不知有意作否?若果作,当有记文。莘老若不自作者,足下当为作也。” [20]当时苏轼已奉命调离徐州,还托人对徐州古迹加以保护,精神十分珍贵。  知徐期间,苏轼与百姓患难与共,进而结下不解之缘。在离开徐州之时,苏轼写下《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描述他离任时徐州百姓与其惜别场景,“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 [21]徐州百姓对苏轼的厚爱,亦使他感慨不已,他在《江城子 别徐州》一文中,深切地表达了对徐州百姓的眷念之情,即“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离徐后,苏轼亦经常想起他的第二故乡——徐州,并有终老于此的想法,正如他在《灵壁张氏园亭记》中所言,“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这一切都充分表明苏轼对徐州以及徐州百姓的深情厚谊。
结语:

  苏轼知州徐州的期限是短暂的,然而在这两年时间里,他勤政爱民,事必躬亲,多次挽救彭城于危难之中,可谓功绩卓著:抗洪水,筑苏堤,解除水患;救春旱,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找煤田,利国铁,富国强兵两手抓;医病囚,改弊政,始终把自己与君国百姓联系在一起;兴旅游,弘文化,保存文物古迹。在当时促进了徐州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祥和局面。现如今苏轼文化已成为徐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人民恢复建设了三十余处苏公遗迹,云龙山,百步洪,苏步桥,燕子楼……这些苏轼文化景区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给徐州的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可以说至今苏轼仍对徐州的发展功不可没。

注释:

(1)田秉锷  《徐州人民情感血脉里的苏东坡》  国际日报   2007年8月2日版
(2)(元)脱脱等撰  《宋史.河渠志》卷九十二志四十五  第2284页  中华书局  1985年版
(3)(6)《答吕梁仲屯田》  《苏轼诗集合注》第十五卷  第753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
(4)(5)脱脱等撰  《宋史.苏轼传》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  第10801页  中华书局  1985年版  
(7)《九日黄楼作》  《苏轼诗集合注》卷十七  第840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
(8)《徐州祈雨青词》  《苏轼全集》第1992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9)《起伏龙行》  《苏轼诗集合注》卷十六  第785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
(10)《浣溪沙》  《苏轼全集》  第588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11)《石炭(并引)》  《苏轼诗集合注》卷十七  第878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
(12)《徐州上皇帝书》  《苏轼全集》  第1151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13)《论河北京东盗贼状》  《苏轼全集》  第1147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14)《徐州祭枯骨文》   《苏轼全集》  第2033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15)(16)《乞医疗病囚状》  《苏轼全集》  第1154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17)(18)《上神宗皇帝书》  《苏轼全集》  第1133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19)《百步洪二首(并叙)》  《苏轼诗集合注》卷十七  第860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
(20)徐永年主编  《答李昭玘书》  《东坡选集》第531页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1)《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苏轼全集》  第218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