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祖慧能大师

 佛学禅宗藏密馆 2012-06-09

六祖文化——新兴禅宗

西江月

六祖文化序

    六祖慧能大师,俗姓卢氏,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生。三岁丧父,稍长即以砍柴为生养母。24岁闻《金刚经》开悟而辞母北上湖北黄梅谒五祖弘忍。

    后弘忍大师为选法嗣,令众弟子作偈。上座师神秀先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听后,请人代笔作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深得五祖赞许,密授禅法衣钵,成为中国禅宗六祖。

    佛学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从此发展为中国的禅,六祖无愧于中国禅的始祖。

    本站开此栏目,接六祖遗志于网络之中,开佛家正道于众生脚下,以浅近的语言,阐述无上妙理,扫除佛教末学,度有缘之士,以谢祖师度世之婆心。

   西江月序     

丙戌年二月二十四日子时于新兴之窗

自性

   人之初,真性居于体内,真性清静,如青天朗月,一尘不染。人渐成长,凡心用事,此心受烦恼欲望牵引,蒙蔽真性,如青天之下乌云密布。

  真性好生,而凡心欲置人于死地。真性本来有灵气,却受制于凡心,不得发现。修炼就是去凡心全真性。

诵经

  佛法如一阵清风,荡尽蒙蔽真性的乌云。乌云荡尽,清风去留自便。故学佛道之理,须得其意,忘其言。若不得要领,虽日诵千经,满口真言,心迷于道,不过是口头禅而已。

  诵经为了劝心,若心为经所累,则不如不诵,执着于经之相,是妄想,妄想则有悖于道。

   修者,修其破损,修其不正也。人心迷于尘事,有深有浅,根源不同。佛法如良药,修练者需对症下药,但不必每一种药都用上。持诵佛经,不须遍读每部佛经、每句经文。

度己

  诸佛度人,欲普而度之,奈何人不自度。佛祖度人,晓之以理,是否成佛在于自己,如给病者施药,而不能代其服药。故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佛在自心,悟者自度。常言“归依我佛”,而不言“归依他佛”,即此理也。

  僧人化缘,常信口开河,说你有佛缘。其实,佛缘人人皆有,在于你是否珍惜。自心无滞即佛缘,捐赠施舍非佛缘。是故,佛缘在我心中。

上乘

  佛法有三乘之分,三乘者,诸佛权宜之道也,最终同归一乘。六祖曰:“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佛法被分三乘,学佛者因各自根器利顿,分为渐修和顿悟两种,即循序渐进与一步到位之别。因此,学佛不必三乘都学,应取法乎上。六祖说:“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

  六祖与神秀一顿一渐,从他们对戒定慧的理解可以看出:

  神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六祖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打坐

 六祖曰:“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和尚打坐者,乃形式,外在打坐也。真坐者,十二时辰,行住坐卧,心无妄念,不追逐外景。修佛在心,不拘坐立。

降心

  人心喜纵放,生种种见识,似智实愚,是为妄心,难以降服降心即炼己,炼己即制服妄想,妄想制服即现自性,自性即佛性,人人具备。妄心伤人性命。自性益人性命。

    日常生活中,要面对种种事物,修炼者不应持逃避的心态,事来心应,事去心止,事过无痕,在应物之中识破种种迷惑,不去追逐。要持平等心,对众生以不生不灭心,布而施之,所谓布施者,布即普即平等,施即化,化即度,布施于我心,行为布施是修福德,自心布施是修功德修善。修福德是宗教,修善是自心,有功可成佛。我心至善至妙,离如来不远矣。

   六祖不识字,是他的优势,字有相,故不泥于字;空亦是相,故不执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自性清静,心境至虚,一尘不染,即是佛性。仙佛也是凡人做,仙凡只是一念之差。六祖闻《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悟佛性。生无住之心即离一切相,若人心有一点相,则不可见如来。如来者,若来若去,若无来去也。如者仿佛也,既是仿佛,即不真实,既不真实,即要识破,能识破者,是为真如,真如之性,即是先天。因此,古人用此“如”字很有深意。

  降心至虚静境界,须防止顽空。修佛要定慧双修,有定无慧是顽空。道家以定为水,以慧为火,奉为上品丹法,佛家与道家清修派异曲同工。

  初习定者通常判断“我心是否已静”,不停追究自己,此乃通病。降心须用本能,本能逐渐养成。若以心降心,则无异于以雾驱云,天依然是蒙蔽的天。

忏悔

  六祖坛经曰: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六祖教人忏悔,知不善因,杜不善行,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宗教亦常有忏悔之说,然学者易受误导,执着于前愆后过。却不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罪业凡尘一笔勾销。

  吾奉一偈语:前愆非本性,善恶是心魔。如今即菩提,何需悔后过?

脱俗

  强调自己非庸俗,他人庸俗,则与佛道相悖。

  高为因低为缘,盈为因亏为缘,长为因短为缘。阴阳是相比较而存,你和某甲比,你属雅,与某乙相比,你可能俗。你欲离俗,有何标准?如何才算离尽?

  生庸俗观,则着于相,佛祖教人心不取相,我不生庸者相,不生非庸者相。若能如此,是真离俗。形式上的离俗,是逃避;在庸俗的大炉中丝毫无损,更见功夫。

出家

  出家者,言心地也。僧人出家,身虽离俗,尘心尤在,如此出家,不如在家。

  修行在于一心,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比如,人在寒风中,虽有得病之患,但知防范手段。出家人远居山林,虽容易入定,一旦回到花花世界中,便心猿意马,前功尽弃。

  古今不少居士在家中尽人道,身在凡尘而心在圣境,喧闹之中见功夫,最终修行有成。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尘心妨道,家室妻儿不伤于道。  

佛道

  佛教不同于佛家,宗教假禅理,实迷信,终日点烛烧香,总不能度己度人;而佛家修练,明心见性,以性入命。道家以命入性,以双修派尤为显著,清修派虽强调性功,也不离以命制性,佛道殊途同归,道即佛,佛即道也。

  至于后来佛道互相争执,乃不肖之徒,互不理解,执着于门派尊严,各持末学,一决雌雄。如此,佛非真佛,道无真道矣。

 

六祖偈语注解

菩提本无树

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悟。

菩提树原名毕钵罗树,原产于古印度,树型高大,树干上节疤状似人目,观照众生。当年释迦牟尼树下打坐六日六夜,顿悟成佛。树因佛而得名,虽名菩提,实非菩提,是名菩提,人人皆有,在于一心,何来树哉?

明镜亦非台

神秀大师曰“心如明镜台”,常人心系尘事,如明镜蒙尘,须时刻劝之勉之,持之以恒,自见天性,指出修炼途径,如渡江河之有船,为求性之法。而六祖此言,直指天性,是顿超彼岸之门。

以上两句提示人们,不要着于形相之树,也不可执于明镜之妄想。

且听偈语:种种譬如当识破,菩提在我是觉悟,心如明镜不是台,是台是树扰自性!

本来无一物

即无一切相。

老君《常清静经》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音:chen)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何处惹尘埃

我心于无何有之境,一尘不染。工夫至此,了却生死烦恼,与道合一。

 

后序

  上述佛理,以六祖所传佛学为本,再参道家理论,不伦不类,但有中国现代特色,因六祖与我同属新兴人,故强名为新兴禅宗。虽名新兴禅宗,实无宗派之意。新者不执着于旧学,兴者不衰也。

  不同朝代各有不同的语言色彩。道学,以中国传统文化讲述无上真理;佛学,则以古印度人最易接受的方式阐述佛理。因此,学佛者,不求正宗佛语,但求正宗佛法。

  佛经长篇大论,欲细细叮咛,乃诸佛慈悲,恐后人无力省悟,而反复劝说也。佛理至简至易,寥寥几句足矣,赘述有累人心智之弊。故简之又简,总全文之精华,成偈语三首,以契戒定慧之数:

聚宝成山岳,到老弃他乡;如今知彼岸,轻舟载夕阳。

菩提在此心,自性是如来;藕根扎尘土,不觉莲花开。

五蕴空垂照,定慧在其中;识破千般假,无色亦无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