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创作心理学》---品书感言

 优雅a 2012-06-09
《文学创作心理学》---品书感言

梅拉姆 教授、文艺理论家

文学创作心理学词条(苏简明百科全书)


文学创作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作家对现实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的心理特点,作为创造者的作者的个性心理,处于动态之中(从构思产生到作品完成)的艺术作品创作过程和普遍的和局部的规律。把创作看成是创造性的独特文化珍品的活动这种起初的总的理解是艺术创作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的基础,而这门科学所研究的问题又是根据创作活动的种类加以划分的。文学创作可以成为研究心理科学的客体,就这方面而言文学创作本身和人的其他种类的心理活动一起构成心理学研究的材料。创作心理学不同于一般心理学,它研究作家反映现实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在特殊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同时,它不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而且也运用文艺学、美学和其他邻近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所以创作心理学是在研究创作的主体及其活动产品的各种科学的交接点发展的。从理论上讲,创作心理学揭示创作过程的某些规律和创作实验室的秘密;从实践上讲,创作心理学提高作家的文学专业素养和技巧,帮助他们认识“创作战略”。163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创作心理学的深入研究是在其他学科──哲学、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等的范围内进行的。十九世纪后半期,特别是十九世纪末期,创作心理学问题成了独立学科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并同多种心理学派相联系。“精神病”的观点特别流行,这种观点把创作和“天才”的源泉视为病态、心理反常和变态。稍后在欧洲(部分在俄国),弗洛依德,而在二十世纪是荣格恩(瑞士心理学家)的心理分析理论得到广泛流传。在这些倾向于唯心主义的观点中,柏格森,稍后是克罗齐(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的直觉主义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创作的解释排除了严格的科学研究的可能性。165

第一章 文学创作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苏瓦廖夫 心理学家、教育学博士、教授 程正民 译
作为研究美的哲学科学中的美学,致力于揭示文学、美术、音乐创作最普遍的规律。美学的基本问题是艺术地认识现实的问题和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问题。艺术反映现实的相符性,艺术形象和现实生活的相适合,是美学感兴趣的课题。
文学理论主要研究艺术方法、风格和体裁等问题;文学史是根据书面和口头文献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作品及其诸因素;文艺批评则是分析和评价当代艺术作品。可见,文艺学主要是分析艺术创作的产品,也就是通过它们的各种形式和种类来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艺术创作心理学既研究作为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的艺术创作过程本身的规律性,又研究读者和听众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的规律性。换句话说,文学艺术创作心理学揭示作品构思的产生过程,酝酿作品的过程,最后是文学作品构思的文字体现过程。
研究创作过程必须全面研究作家的个性,其中包括个人感觉器官的特点、个人的才能、才能的组合和个人的态度,而后者则体现着个性的需求、兴趣、信念和趣味,以及影响着作家工作能力的感情──意志特点。3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殊类型的学说,在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心理学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恰好揭示了艺术反映现实的特殊性以及它同科学反映现实的区别。这种特殊类型学说揭示了个性内部组织的一个方面,个性影响到对现实的反映,它表现在人的动作、态度和活动之中,表现在人的才能的特点之中。6

第二章 文学创作是反映现实的特殊过程

屠格涅夫向青年同行们说道:“‘把手深入人类生活的深处吧’──我从我们共同的导师歌德的话说起吧。‘人人都在生活,但只有少数人熟悉生活,只要你能抓住它,它就会饶有趣味!’”屠格涅夫又说:“必须经常接触你要写的环境,需要真实,需要严酷的真实;需要自由……最后,还需要教养,需要知识!”
总之,屠格涅夫指出,创作活动的首要条件是深刻地认识生活,第二是具备才能,或者是抓住和把握生活的能力,而第三是真实。26-27
艺术家、作家的感受永远是有选择的,他们选择特别生动的东西,选择那些许多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这就是才能的威力。然而艺术家的分析服从于综合。他在概括个别事物(自然界的现象,性格的特点,语言的特点)时,也利用早先获得的印象来综合它,于是形成某个完整的、富于个性特点的、同时又富于一定类型特点的形象。
认识生活的完整性,这是艺术反映现实的第一个特点。
最大限度地积累感性材料,这是艺术反映现实的第二个特点。
……艺术家在把握和推测现象的本质时,则是贪婪地吸收和记下一切比较外表的、显露的、造型性的东西:姿态、习惯、外貌和语言反映的特点等等,因为这些感性的东西构成描写人物和他的行动的基本材料,艺术家利用这些基本材料来解释主人翁的内在品质和他的性格特点。29
别林斯基认为,不论是丰富的智慧,不论是感情的力量,不论是对自己信念的忠诚,甚至是出色的提炼技巧,都不能帮助那种不具有创造性想象,也就是不具有通过形象体现自己思想感情和概念的能力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诗的才能主要是所谓艺术幻想,他把艺术幻想理解成人的“改造和组合”的精神活动。32
巴甫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叫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叫语言条件反射系统,前者是艺术型的人,艺术感受力“比起思想家来要生动得多强烈得多”。后者是思想型的人,巴甫洛夫认为:“思想型同激情源泉和第一信号系统联系微弱,他是健全和片面发展的人。”属于中间型的是整个人群,艺术型和思想型的特点并存。44-45
第四章 文学的才能,文学才能的发展
什么是才能形成的过程,它用什么样的条件相联系呢?首先要发生感觉的敏感性转变为个性的综合过程,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艺术观察力,有了观察力,人就不仅能看到一切,鲜明地铭记一切,而且也显露出能看出特殊的、有特点的、符合美学趣味的事物的能力,并能发现那些有时其他人没有发现的事物。随着感觉敏锐性的发展和质的变化,想象也重新调整,它变得方向更明确、更强大。想象依靠高度的敏感性,开始完成对知觉的调节作用,使知觉服从已产生的艺术构思。想象越来越多地进入作家的感受世界,虚构出可能超出感受界限的事物。
其次,才能的发展是同人的成熟程度相联系的,人们身上形成的牢固的观点、信念和对待现实各个方面的态度,既保证他能深刻而有远见地认识现实,又帮助他理解现实的发展倾向。这种成熟性是在工作实践中,在同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形成的。
第三,在完整的文学创作形成的同作家的方法和风格相适应的技巧和语言,逐渐巩固和定型,成为作家禀赋的特点。在谈到这些作家时,人们正是根据他们描写的手法和作品的语言,而容易认出他们。作家具有独创性,具有自己的文学面貌和艺术个性。
所以,文学才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生活环境和全部活动的总和,是由个性的教育和自我教育造成的。110-111

第五章 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创作动机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心里向作家说:“自己的本性或者生命把活生生的心灵同天才结合起来的那些作家……应当珍惜自己身上这一心灵与思想的美好结合,是思想赋予天才以力量和意义、赋予他的作品以生命和美。他们应当意识到,他们的崇高心灵,他们的很有学问的头脑,在引导他们沿着笔直而唯一的道路走向光荣。”
……通过作家意识折射的社会利益,是唤起作家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动力。
……(托尔斯泰)直率地指出,引导作家创作的有两种不可遏止的力量,这就是内心的需要和人们的要求。冈察洛夫写道:“想象将永远是艺术家的手段,至于艺术家的目的,哪怕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或隐蔽的目的,都是追求某些理想,例如说,追求把他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改善,追求以最好的事物代替最坏的事物。”
“……艺术作品就是从意愿去创作,去写作什么东西而产生出来的,而不仅仅是由于他觉得应该去写作什么东西而产生出来的。艺术和科学的动机的区别就在这里。”(托尔斯泰)
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构思的产生、作品的形成和作品的文字体现
构思,这是通过形象提出的作品的主题。构思可能是生活现象的直接感受和观察;也可能如福尔什所说:“最初的创作动机常常不是书本赋予我的,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赋予我的。”其次,作家情绪激动的状态也可能是构思的动机。
所谓形象发展的“自身逻辑”不存在任何神秘的东西。这是反映现实生活规律的自觉过程。形象符合现实的发展当然取决于所观察到的生活素材的质量和丰富性,还取决于作家对生动的客体的感情和思索能力以及接踵而来的对发展中形象的鲜明的内在视觉。130
文字体现是创作活动中复杂、艰难而持久的阶段。在写初稿时,不应当去“关心用语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
作品内容的文字表现的准确性是直接依靠作家思想的鲜明性和形象的浮雕性的,托尔斯泰说:“人类的语言是复杂的精神和生理过程的一种成果。一种源源不绝的情绪、感情、思想以及随之而来的人体动作的激流,总是在人的大脑和躯体里流动着。”

第六章 文学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由于自己的特性(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概括生活现象),艺术文学比科学著作对读者的思想更积极的作用和更多方面的影响。它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唤起感情的想象,使意志变为行动,同时它还培养个性。问题在于,艺术作品的人物是以生动真实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些形象思考着、行动着、感受着,并通过语言和动作表现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文学凭什么而有力量呢?”高尔基问道,并回答说,“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巨大的说服力。”由于作品有形象──情感的内容,艺术文学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它使久远的事实,别种社会的生活成为读者感到亲切易懂的东西。140
文学唤起读者在先前的一切教育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思想和感情,使它们重新活跃起来,重新产生活生生的作用因而为实现个人活动和行为的计划创造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是在比感受文学形象之前更高的道德水平上得到实现的。可见,艺术形象加强了已形成的暂时联系,它使这种联系付诸实现,也就是造成行动的内心状态,唤起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唤起实践的积极性。可是,不能认为艺术形象只是复活和加强已有的联系,它们同时也形成新的联系、新的概念和新的思想感情。文学是作为形成人的个性力量出现的。147
想象,这就是一种保证复活文字描绘,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真实”画面的力量,这时应当看到,对艺术作品充分的感受不仅要有发达的再创造,而且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再现形象的读者创造这种想象。十分清楚,想象活动是在作品材料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同时也运用个人生活的材料。
在评论作品时,“思想家”常常细致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价值以及美学上的得失,揭示人物性格的特点和产生的条件。他们往往把作品的形象上升为概念认识,从中引出作品的思想正确或错误的结论。艺术型的人具有另外的特点。他们身上更多的表现出对待形象的个人感情,而且常常是以艺术描写的形式表现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