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笔写字教育随笔三则

 莱阳好人 2012-06-14

硬 笔 写 字 教 育 随 笔 三 则

一、“用笔千古不易”

中国传统书法有一句话“用笔千古不易”,这句也适用于硬笔书写。教小朋友写硬笔字,教师常常强调结构,大概是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习字要求——“端正”之故吧。然而,“端正”是什么?怎样才能写“端正”?大概许多人把它理解为横平竖直,长短合度等。是吗?非也。翻开书法史,尤其是深入认识唐代书法教育,我们便能得到正确答案。练好八个基本笔画是写好字的基础与关键,重点又在于识记笔画形态,让学生能自觉应用“按行提顿”等用笔技巧使线条产生各种效果。结合八个基本笔画来训练各种用笔技巧,是唐代人关于书法基础教育的重大发现,“永字八法”在唐代基础书法教育中非常盛行,也是这个缘故。“笔法生发字法(结构)”,解决了笔法问题,就为解决结构问题作了铺垫。习字之初,人们常常强调结构的重要而忽视笔法基础性功能,这是不符合汉字书写规律的。“笔法生发字法(结构)”这句话讲了一千多年了,我们不能忽视它。古人有云:“用笔千古不易。”可见习字讲究用笔的重要性。学生书写不得“端正”,正是因为用笔方法没过关,不能准确表达汉字笔画的美。

二、近距离示范

教师要多在黑板示范运笔,学生明白“按行提顿”等动作要领;要常常坐到学生的座位上,用学生的纸笔示范书写,让学生近距离、亲眼看到各种用笔动作在纸上产生的效果,学生一下子就悟得了用笔的技巧,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从唐代开始,古人特别强调教学法之“口传手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举个例子:教学生写毛笔字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弄清用笔时笔毛的旋转情况,便在笔毛的一侧贴上一张白色的小纸条,并提醒学生看清笔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三、讲评具体、精微

评价学生的书写,多数老师用“端正”“美观”或“书写认真”这类词语。这类话语当然有鼓励作用,但太笼统,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某一个技巧却没有多大帮助。讲评学生习字稿,利用实物投影最好,因为可以尽量把字或笔画放大,让学生去深入观察。笔画一放大,运笔动作得失一目了然。讲评要正反两方面举例讲解。我常常这样评论学生:(1)你坐的姿势好,对啦,又足平放在地。你握笔很正确,大拇指可以再放松一点……(2)这一横左端“按”得好,右端可以再“顿”重一些,这一撇到了这儿应该慢慢“提”起来……(3)这一横左低右高,恰到好处(或右边再高一点儿就更好)

 

时佩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